袁枚这首诗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也能活得精彩

一个人生活在世人总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所以面对这些挫折和困难时,一定要勇敢地去面对,只要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才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会明白生命的意义。毕竟我们是凡夫俗子,生活中的那些挫折和困难那也是在所难免,这就要看自己的毅力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战胜它。而有的时候可能我们还需要引导,如果身边没有人能够帮助你时,也可以去读一读古人的作品,从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勇气;其实古诗词里就有很多有哲理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看上去平淡无奇,可是只要细细品来,则是会发现里面充满了哲理,只要读懂了,那也是会受益终生。

袁枚这首诗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也能活得精彩

那么笔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荐清朝诗人袁枚这首《苔》,这首诗也是一首很典型的哲理诗,通篇描写得极为生动有趣,同时也是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也能活得很精彩。所以对于这样的作品,那自然是不容错过,只要能够真正地理解这首诗,一定是能够从中学会更多的东西,进而明白更多的道理,这也正是此诗最伟大的一个地方。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这首诗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也能活得精彩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清朝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诗人、思念家、美食家等等,作为那个时代的才子,袁枚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还在少年时代他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从而也是写过了无数的经典名篇佳作;另外他与当时的黄景仁、龚自珍、郑桥桥等人齐名,也是清朝最著名的诗人;他的很多诗都是别具一格,往往可能只是描写一些看似普通的风景,以及普通的事物,可是又通过一种极为细腻的描写,从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美,以及深刻的哲理。

袁枚这首诗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也能活得精彩

虽然后世的评论家对于诗歌偏向哲理一直是持批评的态度,认为诗歌正是由于蕴含了哲理,才使得诗歌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不像唐诗它完全是以抒情为主,更具有感染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宋诗,它一直偏向于哲理,但是很显然并没有获得唐诗的高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明清两朝,很多的诗人要么学习唐诗的抒情,要么就学习宋诗的哲理,很显然袁枚的作品大多都是比较有哲理,从而也就比较偏向于宋诗。

袁枚这首诗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也能活得精彩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只要能够读懂诗作中的那份哲理,对于自己也是会有帮助,因此也不必去排斥这些作品,毕竟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从那些唯美的诗句中明白很多道理,而袁枚这首诗也正是通过对于苔花的描写,从而摆出事实,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即使是再渺小,那也不要轻看了自己,只要努力同样能够活得轰轰烈烈。

袁枚这首诗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也能活得精彩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这开篇的两句就写得很有趣,同时也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春天和煦的阳光,那是很难照到背阴的地方,这也使得那个地方的植物生长的不太好,但即使是这样,那里的生命依旧在蓬勃生长,尤其是苔藓这种植物,它依旧长得郁郁葱葱,并且还开出了细小的白色花朵,尽管看上去不起眼,但是同样很艳丽。

袁枚这首诗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很渺小,但也能活得精彩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最后这两句极为深刻,诗人也是高度赞美了苔花身上那种独特的品格,虽然苔花开得很细小,只有米粒一般大小,可是它也学牡丹一样绽放,长得极为优雅,看上去同样很高贵。这两句也正是高度赞美了苔花,同时也是告诉了世人,苔花尽管很渺小,可是它也依旧想要绽放,希望可以和牡丹一较高低。

袁枚这首《苔》通篇写得极为唯美,也很是有趣,整首诗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而我们从这样的一首诗作中,最是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从而通过对于苔花的描写告诉世人,一个人身处在这个人世非常的渺小,可是我们能够做的,那就是让自己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