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却唱哭亿万观众的诗歌

卑微,却唱哭亿万观众的诗歌

[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300年前这首鲜为人知的诗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上突然火了。

《苔》

这是支教老师梁俊带着贵州山区孩子们的演唱。歌声质朴无华,却如天籁之音,唱哭了评委,更唱到了亿万观众心里,我看了也深深被感动了。

这首诗的意思是:

春天明亮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照常在蓬蓬勃勃的生长,即使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一点也不自暴自弃,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依然象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卑微,却唱哭亿万观众的诗歌

就像这群来自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他们出生在这片中国最穷地方之一的土地上,家中有酗酒的父亲,有外出的母亲,有疾病缠身的爷爷奶奶……

没有网络,没有洁净的水,大半年时间都被大雾笼罩,充满霉臭味和跳蚤的被子……

梁老师刚来支教的时候,见到的是一群怯懦、胆小、自卑的孩子,连话都不敢说。

卑微,却唱哭亿万观众的诗歌

在梁老师倾尽全心教育和关爱下,他们会触景写诗,五分钟写出诗来,还投稿杂志拿到稿费,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快乐的笑容。

他们竟是在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却长出绿意来。

他们如苔花,细小低微,自是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却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绽放着生命的芬芳。

卑微,却唱哭亿万观众的诗歌

也许我们中很多人都是这样:没有显赫身世,没有惊人才智,相貌泯然于众,默默无闻,平凡庸碌。

但是他们“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总是辛勤、隐忍地活着。

在物欲横流,重名重利的社会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自己的信念,坚强地应对着生活中的艰辛困苦。

他们从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而是保持着一颗善良纯朴的心,坚守着灵魂的纯净和淡然。

他们卑微平凡的外表掩饰了不凡的生命的光环与生存的荣耀。

也许,这就是他们生命的哲学。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农少芳(ID:fangxinxiao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