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芯”開始,龍芯打造自主生態圈,拒絕軟件“卡脖子”

國產處理器上一直是國內很多行業的“芯"病,很多號稱”國產“的芯片很多時候都有一些使用外國授權的情況,而且製造也是需要委託其他地區的晶圓加工廠來完成,實際上還是會被人卡脖子的。


從“芯”開始,龍芯打造自主生態圈,拒絕軟件“卡脖子”


但是國內確實有這樣一款,從底層微架構設計到流片製造全部在自主可控範圍內的處理器,那就是龍芯!

一說到龍芯,那可真是褒貶不一了,龍芯是目前來說國內研發最早,投入資金最多,自主性最高的處理器,但是龍芯自從誕生之初就不是一帆風順的。


從“芯”開始,龍芯打造自主生態圈,拒絕軟件“卡脖子”


艱難起步

首先芯片這種高科技產業是非常“燒錢”的,對於這方面官方對此有這非常巨大的資金投入,從2001年開始龍芯就進入持續的研發工作,由於缺乏自主技術積累,研發速度可以說是非常緩慢,但是研發人員逐漸獲得了大量的經驗積累,經過不斷的發展在2005年製造出性能和奔騰4相當,足夠進行實際應用的處理器。


從“芯”開始,龍芯打造自主生態圈,拒絕軟件“卡脖子”


造假風雲

正是在這個時候,“漢芯”造假事件爆發,漢芯用一塊打磨過表面的摩托羅拉處理器印上漢芯的標誌後,便自稱研發出了全新的自主芯片,這一行為被曝光後,對於芯片產業的影響是災難性的,尤其是對於龍芯,龍芯一方面不得不面對相關調查,也要面對不瞭解實情的民眾對於芯片產業造假的憤慨,在當年的互聯網上很多人拋出“龍芯,漢芯都是假芯,黑芯”的言論進行攻擊。

由於龍芯缺乏配套主板,早期龍芯都是使用的改造過的AMD主板,也經過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加工描繪之下,很多人認為龍芯也是造假芯片,而龍芯當時為了對接中芯國際的65nm製成根本沒有時間來闢謠,直到中國航天發文證實龍芯為自主處理器並已經用於航空航天領域,這才使得網上對龍芯的攻擊少了一些。


從“芯”開始,龍芯打造自主生態圈,拒絕軟件“卡脖子”


燒錢低能?

而在2012年,龍芯3b流片後,有人爆出龍芯十年研發經費高達100億人民幣,而intel最開始的十年的研發經費不過60億,但是卻研發出了劃時代的8086處理器,在當初那個“全網自卑”的年代,龍芯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但是很多人不知道intel那60億的單位是美元,而intel的最初10年則是1968年到1978年當年一千美金的實際購買力相當於2萬人民幣,可見芯片行業是多麼燒錢。

不過龍芯還是挺過來了,面多壓力和不理解,在2015年龍芯已經投入在各種領域,營收超過1億,過上了自己養活自己的日子,而且隨著龍芯性能的增強,以及高度自主的LoongISA架構,在很多可以說和不可以說的領域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從“芯”開始,龍芯打造自主生態圈,拒絕軟件“卡脖子”


從“芯”開始

如今,就在昨天,龍芯發佈了全新的3A4000處理器不僅僅將單核性能上是龍芯3A3000的兩倍,在功耗控制上可以讓同樣電池容量的設備待機時間比3A3000多出6~8小時。

世界上大部分電腦都逃不出兩套體系,“x86-64+windows”,"ARM+android“而龍芯正在完善圍繞這顆純本土自主處理器的軟件生態圈,當這套體系完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說

我們的芯片,從內到外,沒人可以”卡脖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