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風喪膽or欲罷不能,這道“英式滷煮”何以成為蘇格蘭名吃

蘇格蘭名菜哈吉斯(Haggis),吃貨“內臟黨”的珍饈。

做法很傳統,或者說很原始:把羊胃掏空,塞進剁碎的心肝肺,拌入燕麥、洋蔥、羊油、高湯,紮成口袋,水煮至鼓脹而成。

哈吉斯是道下酒菜,切成黏糊糊的扁片,就著土豆泥、蕪菁甘藍泥配著威士忌一起嚥下去。

闻风丧胆or欲罢不能,这道“英式卤煮”何以成为苏格兰名吃

蘇格蘭名菜羊肚雜碎布丁,哈吉斯。

口感是內臟的綿軟細膩,兼具羊油羶香,又有浸滿肉汁的麥香主食……這種神奇組合讓愛之者甘之如飴,恨之者唯恐避之不及。

這種“羊雜碎”如果說起源於蘇格蘭,頗不符合史實。不過,如非要跟蘇格蘭人說哈吉斯並非當地特色美食,那蘇格蘭人一定會生氣跳腳。

溯源中華小吃往往藉助傳奇,“李世民患病落難”“乾隆下江南”“慈禧西狩”等等,這些故事很難考證。類似的是,哈吉斯溯源也比較艱難,歷史學家給出了多種解釋:

一說是由羅馬人進入不列顛時帶來的烹飪方法。羅馬時期,獵人打到野豬或是其他動物,內臟不好保存,一下又吃不掉,便發明了這種方法。內臟切碎加鹽塞到豬肚裡,還有的塞到豬網油裡,過個幾周還能吃,不浪費。灌香腸也是這個貯存食物的套路。

二說是由維京人8世紀和13世紀傳入不列顛。這一說法是從語言學上考證,哈吉斯這個菜名(Haggis)與古代北歐語言中的“剁”(haggw或是hoggva)詞源相近。

三說是來源於法國。18世紀末蘇格蘭著名歷史小說家及詩人沃爾特·斯科特認為,法語中也有與哈吉斯類似發音的動詞hacher,也是“剁”“切碎”的意思。考慮到歷史上法國與蘇格蘭關係緊密,曾經一同對抗英格蘭人,哈吉斯又或是法國人的發明。

闻风丧胆or欲罢不能,这道“英式卤煮”何以成为苏格兰名吃

蘇格蘭名菜羊肚雜碎布丁,哈吉斯。

幾種說法總而言之,哈吉斯不是蘇格蘭人發明的。那麼哈吉斯又怎麼成為今日蘇格蘭“當家菜”的呢?

英國華威大學文藝復興歷史中心研究員亞歷山大·李認為,17世紀末由於技術進步,英國農業生產力大幅上升,內臟作為食品主角在餐桌上減少。哈吉斯從市民的日常食品轉變為貧困階層的食品。

還有一層政治上的原因更為重要。蘇格蘭原是獨立王國,不受其“南方鄰居”英格蘭統治。1707年,兩國合二為一。合併後不久,蘇格蘭在1745年爆發詹姆斯黨叛亂,叛亂雖最終被英格蘭鎮壓,但蘇格蘭人給英格蘭人留下的印象是“不守規矩”“彪悍野蠻”。

闻风丧胆or欲罢不能,这道“英式卤煮”何以成为苏格兰名吃

現代人模仿古代蘇格蘭人的作戰場景。

這就給了英格蘭“地圖炮”發揮的空間,用食物鄙視蘇格蘭人成為時興談資。

例如,英國詩人、文學家塞繆爾·約翰遜出版的字典中,“燕麥”的詞義解釋是:“一種穀物,英格蘭用於餵馬,但卻是蘇格蘭人的糧食。”

哈吉斯,這種“下水做的吃食”也在這段時間被英格蘭人描繪成蘇格蘭人的食物。小說、新聞中多見蘇格蘭人吃這種“原始”食物的場景。

可以說,原來英倫三島都吃的哈吉斯,是英格蘭人為了“矮化”蘇格蘭人,把哈吉斯打上了蘇格蘭的標籤。

闻风丧胆or欲罢不能,这道“英式卤煮”何以成为苏格兰名吃

蘇格蘭高地博物館出售的英國陸軍奧爾巴尼公爵的瑟福斯高地團繪畫。蘇格蘭人驍勇善戰,一些英國部隊兵源主要為蘇格蘭人。

英格蘭人滿滿的惡意,卻正中蘇格蘭人下懷。不滿合併的蘇格蘭人正愁尋不到英、蘇兩個民族的差異,欣然承認哈吉斯就是自己的食物。英格蘭人不吃我們吃,所以我們和你們不一樣。

吃哈吉斯又怎麼了?吃白麵包、吃法餐就比我們高貴?

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曾特意寫過一篇“致哈吉斯”。彭斯認為,食物和民族性格是有某種聯繫的:

哈吉斯是“真男人”的食物,吃了哈吉斯走路錚錚有聲,戰士砍下敵人的頭如擰花蕊一般容易。英格蘭人可以笑話我們,但是他們碰見蘇格蘭人要小心了。

闻风丧胆or欲罢不能,这道“英式卤煮”何以成为苏格兰名吃

英王喬治四世身著蘇格蘭裙的畫像。

1822年,英王喬治四世訪問愛丁堡,有意緩和兩個民族的敵對關係,穿上了蘇格蘭裙,宴會上特意安排了一道哈吉斯。

貴如英王,也須嚐嚐這下水的滋味。

今日行走英倫三島,供應哈吉斯的酒館、餐館眾多,許多攻略遊記也把哈吉斯列為英倫三島必吃的特色料理之一。

試想彼時蘇格蘭人如果出於面子考慮,改吃精糧細菜,今日這個民族或許失去一種勇武的身份色彩:吃最糙的下水,喝最烈的酒,蘇格蘭人就是這樣的漢子。

闻风丧胆or欲罢不能,这道“英式卤煮”何以成为苏格兰名吃

蘇格蘭另一特產是威士忌。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喜愛威士忌。“面對親吻美女和打開一瓶威士忌的機會時,永遠不要猶豫”。(記者:張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