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喜歡“網購”,實體店還有“掙大錢”的機會嗎?

提及開店,最關注的兩點無非是“成本”和“利潤”,成功的投資往往是以低成本、高利潤為標準,趁著全國商業氛圍濃厚之際,不少人投入到個體開店中來,

一方面開店門檻相對高科技領域來說門檻更低,另一方面開店的經濟效益更加直觀清晰。

目前市場上存在兩類開店人群:一種以線上“網絡銷售”為主,另一種以線下“實體銷售”為主,兩者出發點相同,針對人群與運作方式卻有很大區別,線上商家與線下商家既存在合作又有著競爭關係,特別是飽受互聯網“衝擊”的實體店來說,網購在特定產品上是實體店的“死敵”!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市場環境下,網購佔據大片市場,特別是零售行業,消費者大多選擇線上購買,平時在辦公室,見到快遞員的次數比接待客戶還要多。

越來越多人喜歡“網購”,實體店還有“掙大錢”的機會嗎?

反觀零售類實體店,即使是節假日也不如過去“火爆”,許多實體店老闆陷入深深“沉思”:自己的產品並沒有網上價格貴,為何每天業績如此慘淡呢?商鋪租金比網店更高,銷量卻遠不及網店,是否意味著實體店“落寞”了?

為什麼人們寧可“網購”也不願意去“實體店”購物?

首先實體店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獨佔”消費者市場,商品價格因店面所處的城市不同而差別較大,網店針對消費者來說全國價格統一,給消費者足夠的“公平感”!例如10年前買一件衣服主要在當地服裝店內購買,相比在大城市來說價格更加昂貴,那個時期的服裝廠大部分聚集在沿海城市,比一般內陸經濟發達,經銷商從廠家進貨後再轉運到縣鎮中來,從中獲取高額利潤,記得在2005年至2010年期間,一個朋友家親戚通過開服裝店年入20萬,在當地鎮上來說可謂是一筆很高的收入,那時的實體店做得“風生水起”!可是好景不長,自從網購走入人們生活後,其價格優勢逐漸明朗,誰都希望花更少的成本買到相同品質的商鋪。

越來越多人喜歡“網購”,實體店還有“掙大錢”的機會嗎?

其次是趕上智能化設備的普及,通過手機、電腦下單購買更加便利,在時間成本方面與實體店形成鮮明對比。記得在2012年擁有第一部諾基亞智能手機,剛接觸網購是從電視上購物,中間插播的廣告就是我們網購時間,目前這種模式已經被淘汰,卻為後續接觸網購埋下“伏筆”。平時不住在城鎮的人群想要網購還得專程坐車才能實現購買,在實體店中購物所花的時間更多,隨著手機智能化,筆記本電腦越來越“輕便”,足不出戶即可滿足日常購物需求,除了一些特定的需求(例如用餐、健身、體驗類項目)必須去實體店外,大部分都通過網上購買,雖然網購加重了商品運輸壓力,但是為社會增加了更多就業機會,個體商戶逐漸增多。

越來越多人喜歡“網購”,實體店還有“掙大錢”的機會嗎?

最後人們因習慣成自然,即使實體店與網店商品價格等價也“不自覺”在網上購物,雖然某些實體店老闆聲稱產品不在線上銷售,對消費者而言也沒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在於實體店承擔的商鋪租金成本更高,最終都會核算到商品售價中;另一方面質量相同的商品,品牌不再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攀比心理愈發少見,人們更加追求“性價比”!例如最近筆者所在的城市就有一家購物中心開業,裡面的零售店生意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觀,除了開業期間人氣稍多一點,其餘時間商場內少有人閒逛,許多服裝品牌都聲稱只在實體店中銷售,一件普通衣服就標價上千,或許針對的是“高端”消費群體,所以很少看到顧客特地去購買這些服裝!

由此可見,網購模式得以持續下去,主要原因在於存在較大市場需求量,一味的追求高端而不務實不符合“大眾化”市場,好比在過去非常昂貴的“寶馬”品牌汽車如今也開始滲入“大眾”消費群體,畢竟有錢人數量有限,眾多的“普通消費者”不見得其總消費力低於“高端消費者”。

越來越多人喜歡“網購”,實體店還有“掙大錢”的機會嗎?

除了“網店”競爭因素,實體店還面臨哪些挑戰?

  1. 實體店數量多,同質化現象嚴重,商家之間競爭較大。這個現象也是目前很多商家頭疼的問題,每個小區樓下基本都有小區圍繞,社區商業位於小區底下兩層,其中二樓最難出租,一樓相對來說更受商家歡迎,除了社區商業,購物中心和商業街也遍地開花,城市佈局中購物中心雖有區域限制,但是也存在“輕資產模式”類購物中心形成市場競爭。另外實體店行業方面,以餐飲、便利店、休閒飲品店為主體,在於這些實體店投資成本相對較小,門檻較低,使得更多人往這幾類行業投資,特別是餐飲店,民以食為天,餐飲行業作為民間實體經濟的支柱產業,有這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同類商家數量增多,消費者群體數量有限,商家之間的競爭便越來越大。
  2. 商鋪租金高,分化了商家投資比例,變相降低了自身裝修以及經營成本。例如去年到成都,途經春熙路附近,看到不少臨街商鋪空置現象,當地人介紹因為租金過高商家難以接受,不同城市間的商鋪租金差異較大,有的城市高達1000元/平方米/月,曾經一位資深美食店老闆曾表示,從事餐飲行業的租金最好不要超過150元/平方米/月,因為餐飲行業的利潤有限,除去外賣平臺提成扣點,到手的利潤少之又少,所以不少人從一二線城市轉移到地級市中來,與其跟有錢人比“資本”,還不如另闢一塊競爭相對較小的市場,商鋪租金成本太高的實體店勢必會影響到裝修檔次,經營起來直接影響到後續收益。
  3. 物價成本、人工成本較高。從長遠來看,貨幣存在通貨膨脹,商品價格上漲數量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商品價格上漲對銷售量有著抑制作用,特別是在消費者具有的消費力尚未得到提升的情況之下,勢必會減少這方面產品的消費。商品價格上漲源於物價成本、人工成本不斷提高。例如豬肉較上半年上漲一倍,對餐飲店來說,菜品不漲價的情況下只會減少份量,對消費者而言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意味著伙食費用支出增加。所以在物價上漲、人工成本上漲之時,商家往往選擇象徵性上漲價格,自身的利潤空間也存在縮減,對商家而言也是一道“難題”!
越來越多人喜歡“網購”,實體店還有“掙大錢”的機會嗎?

實體店投資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投資實體店該注意什麼呢?

第一、嚴格控制租金成本支出,儘量避免盲目跟風,根據自身實體店業態選擇合適開店區域。例如某些餐飲老闆盲目跟風入駐購物中心,商業性質不同,針對的消費人群也有所不同,關鍵看自己所投資的實體店最適合哪部分消費者。

第二、選址方面優選臨街商鋪,次選二樓以上樓層,其中臨街商鋪中優選十字路口轉角鋪或者小區轉角鋪。這兩類商鋪的曝光率更高,流動人群最大,可增加進店消費的概率,但是這類商鋪的租金相對較高,源於業主購買時單價較高,在業主眼中,投資商鋪需有穩定且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往往高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越來越多人喜歡“網購”,實體店還有“掙大錢”的機會嗎?

第三、投資實體店應有線上與線下結合銷售的理念,是未來經商行之有效的模式。一方面線上流量普遍高於線下客流量;另一方面兩者結合恰好互補。事實證明,實體店銷售未來越來越依耐於線上,從同質化競爭就可以看出,整合線上資源才能讓自己所投資的實體店提升市場佔有率。

綜上所述!實體店投資存在“機遇”與“挑戰”,能否將一個實體店做好不僅需要做好前期的選址、裝修工作,還要學會結合線上資源增加持續銷售“輸出”,多學習實體店投資秘訣,“跑贏”市場才能不至於被市場所“淘汰”!

瞭解更多實體店投資秘訣,可直接在今日頭條app內搜索“實體店投資秘訣”!知名大咖視頻分享投資心得!

越來越多人喜歡“網購”,實體店還有“掙大錢”的機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