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溫州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探索創新反詐的“溫州經驗”


訪溫州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探索創新反詐的“溫州經驗”

“溫州反詐中心,你們打擾我賺錢了……”日前,浙江省溫州市反詐中心竟然被“騙子”盯上了,不斷接到電信網絡詐騙分子從境外打來的“投訴”電話,電詐分子不間斷呼叫報警電話,甚至故意將網絡電話改號為溫州市公安局領導的座機號碼,進行電話“轟炸”。

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為何做出如此“瘋狂”之舉?帶著這樣的疑問,11月30日,記者來到了溫州市反詐中心採訪。“近期我們嚴防死守、窮追猛打,斷了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的‘財路’,他們才氣急敗壞打電話‘轟炸’,企圖干擾我們正常的辦公辦案秩序。”溫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市反詐中心副主任柯海鷗告訴記者,“特別是最近我們幫助一位留學生避免了一起電信詐騙,更是引來電詐分子的瘋狂報復。”

2015年12月7日成立的溫州市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是公安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八大研判中心之一。它是集接警處置、技術反制、研判打擊為一體的專業應對電信網絡詐騙的綜合實戰中心,按照“事前預警、事中阻斷、事後打擊”的工作要求,依託溫州市公安局合成作戰體系,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鬥智鬥勇,在綜合防範、技術反制、實戰打擊、創新機制等方面形成了反詐“溫州經驗”,電詐打處數連續三年居全省第一。

以打促防 防範為先

11月12日,溫州市反詐中心通過系統預警,發現一名溫州籍留學北美學生尤某疑似正在遭遇電信詐騙。由於尤某身在北美,無法及時聯繫上,民警立即聯繫其在國內的父親,通過其父親聯繫尤某。經證實,尤某近期在波士頓接到冒充廣州市公安局的詐騙電話,犯罪嫌疑人還多次威脅要將其引渡回國,這給尤某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你無論在何地,在哪裡讀書,你都要相信中國警察,你後方還有一個強大的中國給你做後盾!”溫州市反詐中心民警在電話裡對深陷“公檢法”詐騙的尤某說。

面對同一時間出現的真假公安,該相信誰?為儘早消除尤某的疑惑,民警通過電話勸阻、微信發送預警信息等方式,最終讓尤某從騙局中醒悟。

近年來,溫州市反詐中心始終堅持“以打促防、防範為先”,不斷提升反詐能力、升級反制手段。目前,共有8套反制系統在線運行,日均預警4200餘人次。

溫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林內樂介紹:“電詐分子也有日程表,他們一般在工作日的下午開始行騙,發案多集中在晚上6時至8時,由於此時銀行已經下班,案件處置難度增大,所以我們必須和電詐分子‘搶時間’。”

為了提升反詐能力,溫州市反詐中心建立了“三級聯防”回訪機制,通過組建一級文職人工回訪、二級運營商通話干預、三級民警指派指令落地的模式,發現被騙人員手機佔線的就“強制踢線”,發現被洗腦後呼叫轉移至他人手機的就取消呼轉,發現被騙關機的就想方設法尋找軌跡,指令民警上門勸阻,甚至凍結受害人的銀行卡等。

溫州市反詐中心成立以來,日均人工回訪近1000人次,共回訪疑似受害人15.6萬人次,阻止案件5800餘起,勸阻攔截金額近億元,有效遏制了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態勢。

創新戰法 跨境打擊

在溫州市公安局合成作戰中心,牆上“跨界聯動、以快制快、源頭阻斷、合成處置”16個字格外醒目,開放式的辦公區域,合成會商區、專案作戰區、反詐作戰區、核心作戰區、視頻作戰區、信息作戰區有序分佈……

採訪當天正值週末,溫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市反詐中心主任張傑爾正和6名民警圍坐在一起進行案件研判。研判結束後,他第一時間和我們分享了多年來參與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感受。

“多年前,溫州曾發生一起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我們確定了詐騙窩點在肯尼亞,但當時無法出境打擊,只能‘望洋興嘆’。”張傑爾告訴記者。

2016年,溫州市公安局實施“雲上公安、在線警務”戰略,建立了“打擊主導、警種主建、合成主戰”的合成作戰體系,核心戰鬥力大幅提升。

在偵辦“2016·6·25”柬埔寨專案中,溫州警方從到境外押解39名犯罪嫌疑人入手,經過數據分析、調查取證,實現了對該詐騙團伙的全鏈條打擊,先後抓獲嫌疑人115名,破案135起,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

“近兩年,我們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實踐中認真總結、大膽創新,提煉形成‘人員流’技戰法,收到了較好的實戰成效。”溫州市公安局副局長王造介紹。

實戰中,溫州警方發現,境外詐騙窩點特別是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多數話務員都是從中國招募出境的,其籍貫、出境次數、境外停留時間、出境口岸等具有一定的特徵。對此,溫州警方提煉這類詐騙人員的特徵,形成了“人員流”研判戰法,開展同類數據分析建庫,計算出疑似出境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在鎖定出境詐騙人員名單後,民警只需等待這些人員回到國內,就可以成熟一批收網一批,實現“境外詐騙、境內打擊”。

“針對中緬邊境電信網絡犯罪突出且出境打擊難、帶人難的現狀,我們通過研究‘人員流’戰法的新應用,初步找到發現和打擊網絡賭博、‘殺豬盤’等詐騙犯罪的新路子。”王造表示,特別是今年以來,溫州連續發生多起金額較大的以婚戀誘導受害人賭博或者投資理財詐騙的案件(統稱“殺豬盤”),線索指向中緬邊境的詐騙窩點。11月初開始,溫州警方升級“人員流”戰法用於境外殺豬盤實戰,成功鎖定數百名犯罪嫌疑人。12月12日,在公安部和浙江省公安廳的直接指揮下,溫州市公安局對迴流犯罪嫌疑人開展集群打擊,在全國10餘個省市開展統一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102名,破獲案件150餘起,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

為百姓接種“反詐在線疫苗”

如何防範詐騙案件,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柯海鷗給出了答案——宣傳。

“如何為百姓種上‘反詐在線疫苗’?我們不斷思考、嘗試。”柯海鷗說,反詐中心根據不斷變化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態,做強宣傳主體、拓展宣傳媒介、調優宣傳方法,務求將防騙意識牢牢根植在每一名群眾的心中。

溫州管轄的每個縣(市、區)都成立一個反詐分中心、一支反詐宣傳隊伍,每個網格、派出所指定一名反詐教員,每個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指定一名反詐宣傳員,這是溫州“四位一體”的反詐宣傳格局。此外,發動鄉鎮、街道、社區(村)、網格、警企協作單位、民間團體、行業協會等力量,開展反詐專項宣傳,形成了溫州“全民反詐”的濃厚氛圍。

在紮實做好傳統宣傳的同時,溫州市反詐中心向“線上”防控發展,不斷強化新媒體矩陣建設。目前,溫州市反詐中心“研製”出了以“溫州防詐騙”微信號和“溫州反詐中心”抖音號為代表的七大“在線疫苗”,其中“溫州防詐騙”微信號關注數235萬、“溫州反詐中心”抖音號關注數達217萬。

此外,溫州市反詐中心強調“心防”,推出了具有溫州特色的入戶、入企、入校、入群、入場所“心防五入”宣傳活動;宣傳範圍上,實現了從“本地”到“境外”,針對在外華僑華人被騙時有發生的現狀,開展遠程宣講、在重點僑鄉進行宣傳。

(中國警察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