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融媒體中心】不讓“病根”變“窮根”——區衛生健康委為貧困戶築牢“七道醫療保障線”

“眼睛看不到,癱瘓了手腳也不方便,但特病卡要到城裡才能辦理,所以一直沒有去辦。”近日,家住大興鎮的貧困戶胡先財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患有慢特病的他原本想為自己辦理一張特病卡節約一筆看病支出,但因辦理點較遠,自己腿腳不便只能無奈作罷。

今年來,區衛生健康委在走訪調研中發現,有500多名像胡先財一樣患有慢特病的貧困群眾,因辦理特病卡必須到城區定點醫院進行確診檢查,導致困難群眾辦證率低、看病不方便。

為此,區衛生健康委組織特殊疾病鑑定專家成立評審小組,在10月28日至31日期間,分階段、分病種上門進行現場檢查、診斷、確診,對符合條件的患者辦理特病檔案。

“回去之後,我們立即對檢測結果進行了診斷,並將特病檔案送至醫保部門審核,在15個工作日內,把特病卡送到了他們的手中。”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避免貧困戶多跑路、跑遠路,保障建檔立卡貧困戶患了慢性病能夠及時得到醫療救治,工作人員將特病卡直接送到了貧困戶家中,讓符合條件的貧困戶每年可節約1000元的門診費。

“這個卡辦下來了,每年可以節約1000元錢,對我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拿到特病卡後的胡先財高興地說。

近年來,我區在不斷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的同時,探索實施系列健康扶貧惠民政策,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扶貧濟困基金、健康扶貧醫療基金、精準脫貧保、財政兜底等七道醫療保障線,為貧困戶建立分類救治臺賬,實現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為因病致貧家庭撐起堅實的保護傘。

健康扶貧,看病費用是困難群眾最關心關注的問題。伴隨著“健康扶貧”理念的提出,我區把看不起病轉變為先看病後結算。通過區衛生健康委正式實施的“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服務制度,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到轄區內所有醫保定點醫院住院,患者可不繳納押金,出院只繳納個人自付費用。貧困人口住院合規費用和慢特病等門診合規費用報銷比例分別不低於90%和80%。

該負責人介紹,今年1月至10月,全區共有5633人次農村貧困人口在區內醫療機構就診,97人次區外醫療機構就診,建卡貧困患者住院合規醫療費用自付比例為8.81%,慢病重特大疾病門診合規醫療費用自付比例僅為12.04%。

“此外,我們還針對困難群眾開展了千家萬戶送健康活動。”該負責人介紹,為避免“病根”變“窮根”,衛生健康委組織147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對全區400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戶,1700餘名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每年進行1次免費健康體檢。同時,還免費開展“兩癌篩查”和65週歲老人健康體檢。

隨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深入開展,不論貧困群眾身在何處,都能保證“送醫上門、送檢上門”,使得家庭醫生真正成為了健康的“守護人”。

“下一步,我們還將不斷完善區、鎮街、村社三級衛生服務體系,推進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為基層醫療機構配備必要的儀器設備,以及合格的全科醫生、鄉村醫生,讓群眾有地方看病、能看好病。”該負責人表示。

(轉自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