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塢,蘇州的世外桃源

桃花塢,蘇州的世外桃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說到桃花塢,蘇州人定然是不陌生的。

據記載,“桃花塢”這名字最早見於唐朝詩人杜荀鶴所作《閶門泛槎》中的“桃塢論今昔”,而唐伯虎在《桃花庵歌》中的描述的瀟灑生活,更是讓這裡染上了閒適的詩意。

現在的人知道桃花塢大多是因為唐伯虎與木刻年畫。但對蘇州人來說,桃花塢還是兒時的記憶,是市井的生活,是老蘇州的生活百態。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NO.1

桃花塢大街上

住著滿滿蘇州市井氣

據說以前桃花塢裡住的都是大戶人家。據說是因為蘇城有錢人都喜歡住西北角,迷信西北角可以聚財。

小編在午後時分來到了這裡。桃花塢大街上來往行人較少,雖然不復舊時繁華但也十分閒適。大街兩側開滿了零零碎碎的小店,五金店、雜貨鋪、水果店,承載著這裡居民的衣食住行。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越往小巷深處走,生活氣息就越濃。斑駁的牆面映襯著歲月的印記,房簷矮矮的,門面也小小的,看上去都有些年頭了。

一方煙雜店撐起了居民的日常需求,雷打不動開張的點心鋪每天準時香飄滿街。在巷子里長大的孩子應該比住在高樓大廈裡的孩子更懂蘇州,因為被抱在父母臂彎裡時,就見識到了蘇州最樸實的煙火氣。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再往大街裡面走,便可以看到桃花河了。

鼎盛時期的桃花河西北種滿了桃樹,每至春天來臨,桃花繁盛,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客。現在的桃花河已沒有了往日的景象了,剛清完淤的河流緩緩流淌,歲月沉澱後的沉靜感油然而生。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NO.2

桃花塢木刻年畫

細膩的姑蘇寶藏

說起桃花塢,不得不說說久負盛名的木刻年畫。清雍正、乾隆年間,桃花塢年畫進入鼎盛時期。最興盛時從山塘街到閶門足有兩百多家畫鋪,數百名畫工和印刷工匠的努力,使桃花塢年畫年產量達到百萬張以上。

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內容也非常豐富,飽含著水鄉姑蘇的溫婉柔情。祈福迎祥、驅兇避邪、時事風俗、戲曲故事......大戶人家喜好風雅、飽讀詩書,對年畫取材很是講究。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本想在桃花塢當代藝術館一睹年畫的風采,可惜小編那天去的時候,桃花塢當代藝術館已經關閉了。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現在桃花塢的街道兩側,很少能看到年畫鋪。雖然當年的鼎盛已不復存在,但這些工藝細膩、風格清新的桃花塢木版年畫還能以藝術品的形式保存下來,也是一份姑蘇的記憶啊。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NO.3

桃花塢裡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塢中歷史文化痕跡眾多,唐寅祠的大名你一定聽說過。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唐寅科舉失意後便想寄情於生活,他用賣畫和借來的錢修建了這個亭閣,栽種自己喜歡的桃樹,取名為“桃花庵”, 並自稱是“桃花庵主”。

之後他長期定居於姑蘇城這個桃花庵裡,《桃花庵歌》也就是在此時誕生的。“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也許桃花塢中悠閒歲月徹底撫慰了他官場的起起落落吧。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因為還在整修的關係,唐寅祠已不能隨便進入了,但是隻要看到桃花塢裡還有這麼一棟建築佇立著,這裡發生過的故事就會永遠流傳下去。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NO.4

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

重拾老蘇州的文化記憶

曾經繁榮的桃花塢如今歸於安靜未必是件壞事,但桃花塢中沉澱下的文化記憶可不能因此低調下去。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為讓大家重新關注桃花塢,目前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正在按計劃火熱改造中,雖然暫未對外開放,但飛簷翹角、粉牆黛瓦的設計感已讓小編心動不已。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小編去桃花塢時,很多建築都正在修建改造過程中,雖不能見到桃花塢最完美的樣子,但小橋流水中真實的淡雅與素靜也已讓人心滿意足。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幾百年來,桃花塢的青石板上踏過不少名人,也誕生出不少藝術。

如今的桃花塢似乎逐漸失去了盛名,但曾在桃花塢居住過的蘇州人都是最幸福的——小店、老巷、舊童年,每每想起都會感慨一句:在桃花塢大街上走街串巷的日子,真是令人懷念啊。

桃花塢文化歷史片區正在建設中,建成後定會迎來一大批打卡觀賞的人們。那麼在此之前,對桃花塢有著獨特情感的你,要不要再去那裡走一遭呢?

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桃花坞,苏州的世外桃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