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炎

面神經炎

面神經炎俗稱面神經麻痺(paralysisofthefacialnerve)會引起面部肌肉運動功能喪失稱為面神經癱瘓,又稱面癱、歪嘴巴、吊線風。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受年齡限制.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面神經炎

面神經炎分為兩大類:

即中樞性和周圍性。面神經核以上大腦皮質病變引起面肌麻痺者謂中樞性。面神經核及其以下面神經各段病變引起面肌麻痺者謂周圍性。單側周圍性面癱表現為單側面部表情肌完全性麻痺,而中樞性為非完全性面部表情肌麻痺。中樞性面癱多見於腦栓塞、腦出血、腦腫瘤、腦內炎症。周圍性面癱遠多於中樞性面癱,而周圍性面癱又以顳骨段病變最多見。

面神經炎

面神經炎的症狀

一般症狀:

患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歪向健側,患側不能做皺額、提眉、閉目、吹氣和噘嘴等動作。閉目時,眼球轉向上、外方露出角膜下緣的鞏膜,稱為貝爾現象。鼓頰和吹口哨時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於患側的齒頰間隙內,並常有口水自該側流涎,流淚。患側的眼輪匝肌反射減弱或消失。

面神經炎

根據面神經在面神經管中的累及部位不同而出現一些其他症狀:

面神經受損在莖乳突孔以上而影響鼓索神經時,有患側舌前2/3味覺障礙。在發出鐙骨肌分支以上處遭受損害,有味覺損害和聽覺過敏。膝狀神經節被累及時,除有面神經麻痺、聽覺過敏和舌前2/3的味覺障礙外,有患側乳突部疼痛,以及耳廓部和外耳道感覺遲鈍,外耳道或鼓膜出現皰疹,構成Hunt綜合徵。膝狀神經節以上損害時巖淺大神經受侵,出現Hunt綜合徵,此時無耳道內或鼓膜上的皰疹,有患側的淚液分泌減少,患側面部出汗障礙。

面神經炎

面神經麻痺的後遺症表現:

主要有面肌攣縮和聯帶運動等。面肌攣縮表現為患側鼻唇溝加深、眼裂縮小,易將健側誤為患側,若讓患者作主動運動,如露齒時,即可發現攣縮側的面肌並不收縮,而健側面肌收縮正常。聯帶運動是當患者瞬目時即發生病例上唇輕微顫動,露齒時患側眼睛就不自主閉合,或試圖閉目時,患側額肌收縮,更有在進食咀嚼時(尤其是濃味食物),即有患側眼淚流下(鱷淚徵),或出現顳部皮膚潮紅、局部發熱、汗液分泌等現象(耳顳綜合徵)。這些情況大約是由於病損後神經軸索再生,長入鄰近屬於其他功能的神經雪旺氏細胞膜管道中所致。

面神經炎

面神經麻痺的分級:

採用面神經分級系統可以量化面癱程度,以利於不同治療方法療效的比較。目前有多種面神經分級系統,常用的為House和Brackmann分級系統。

Bell麻痺:

是一種最多見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痺。病因可能是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受風寒刺激而發生痙攣,導致面神經缺血、水腫而引起。也可能與局部感染有關。通常呈急性起病,20~40歲最為多見,男性較多於女性。絕大多數為單側,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幾小時內達到頂峰。Bell麻痺最常見,但必須排除外傷、感染和新生物等病因。

面神經炎

面神經炎日常護理

生活護理:

指導患者保持口腔清潔,飯後及時漱口,清除口腔患側滯留的食物;眼瞼不能閉合者予以眼罩及眼藥等保護;外出時可戴口罩、圍巾或使用其他改善自身形象的恰當修飾。

面神經炎

功能訓練:

指導患者儘早開始面肌的主動與被動運動。只要患側面部能活動,就應進行面肌功能訓練,可對著鏡子做皺眉、舉額、閉眼、露齒、鼓腮和吹口哨等動作,每日數次,每次5~15min,並輔以面肌按摩,促進早日康復。

心理護理:

觀察患者有無心理異常的表現,鼓勵患者表達對面部形象改變的自身感受和對疾病預後擔心的真實想法,告知患者本病大多預後良好,並提供患有本病現在已經治癒的病例,指導他們克服急躁情緒和害羞心理,正確對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同時護士在與患者談話時應語音柔和、態度親切,避免傷害患者自尊的言行。

面神經炎

健康教育:

  1. (1)告知患者本病的康復治療知識和自我護理方法,如每天面肌功能訓練,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眼部併發症等。
  2. (2)指導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
  3. (3)指導患者防止受涼、感冒,注意保暖和適當修飾。
  4. (4)告知患者避免接觸兒童或未出過水痘或帶狀皰疹的人群。
面神經炎

根據不同的病因,採用不同治療措施。主要採取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使水腫、炎症的消退,促進面神經功能的恢復,保護患側暴露的角膜等。

針灸、理療和推拿按摩:

面神經炎分為三型:單純性、貝爾氏、亨特氏。針刺療法以祛風、通經絡、調氣血為原則。理療和推拿按摩有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水腫,減輕局部疼痛症狀。

單純性面神經炎的症狀較輕,不針灸也會好轉。而貝爾氏和亨特氏面神經炎,不針灸肯定好不了。貝爾氏面神經炎,兩到六個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會治癒,但有百分之十會相對較緩慢。亨特氏面癱主要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其針灸療效不是很好。

面神經炎

面神經炎早期首選的藥物為糖皮質激素,常用的有地塞米松和潑尼松,該藥一般用藥兩週時間,長期大量應用時副作用較大,可能會引起應激性潰瘍,也可能會引起患者血糖和血壓升高或者骨質疏鬆等等。也可以應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臨床上一般應用b族維生素,常用的藥物有甲鈷胺、腺苷鈷胺、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再應用一些改善血循環的藥物,常用的有疏血通、舒血寧,也可以口服丹參、紅花和三七等等。如果患者發病一週後可以考慮針灸治療、理療和康復治療,多數患者經積極正確治療後可以臨床治癒。

  1. (1)激素治療:使用類固醇激素治療貝爾面癱。因為缺乏足夠強的Ⅰ類研究,仍不能明確肯定激素治療對貝爾面癱有益。早期阿昔洛韋與潑尼松聯合用藥,可能有效改善面肌功能(C級水平)。
  2. (2)維生素B1、維生素B12、地巴唑。
  3. (3)神經營養藥物,一些營養神經的生物製劑可能有效。
面神經炎

  1. (1)面副神經或面膈神經吻合術:將面神經的遠端與副神經或膈神經的近端吻合,使副神經或膈神經的纖維長入面神經遠端及其支配的肌肉,以恢復面肌功能。手術需犧牲副神經、膈神經的功能。
  2. (2)面神經管減壓術:可用於顱底骨折後,面神經管破壞,面神經受壓的病例。對Bell面癱的療效不肯定。
  3. (3)遊離神經移植:採用耳大神經、腓腸神經,或頸叢皮神經,行遊離神經纖維吻合移植,效果一般均較差。
  4. (4)帶血管神經肌肉瓣移植術:效果不肯定。
面神經炎

保護角膜:

用眼罩、滴眼藥水、塗眼藥膏等。長期不能恢復者可行眼瞼縫合術。

根據病情情況可能有效。

最後對面神經炎相比你已經有所瞭解了,注意對疾病的預防。瞭解病症才能更好的面對它。作為患者自身,需要認真瞭解疾病的因素,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避免病情復發或者加重,注意日常的護理,出門不要被冷空氣刺激,如果患者自身感覺有任何異常,立即到醫院進行救治。

面神經炎

溫馨提示:如果您還有面神經炎方面病情的相關疑問,可以留言評論,面神經炎治療不同於其他疾病的治療,切不可有病亂投醫,一定要到大型專業的醫院,聽取專科醫生的指導,準確檢測、科學治療。祝患者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