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山東西三府為哪三個府,府治分別是哪裡?

“府”為我國古代行政區劃,作為行政區最早出現於唐,級別與州相同,但地位要高於州,唐朝僅設於國都、陪都及皇帝駐蹕之地,到兩宋時府漸多,但仍十分少見,有的路(兩宋一級行政區,相當於現在的省)甚至一個府也沒有。元朝時我國行省制度的開端,府、路、直隸州均直屬於各行省,併為二級行政區。

明朝時期,山東西三府為哪三個府,府治分別是哪裡?

明初改路為府,府、直隸州直屬於省(後為承宣布政使司),而府成為主要的二級行政區,地位也要高於直隸州,府轄有散州、縣,而直隸州僅轄縣,如明朝時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僅轄有六個府,並未設直隸州。山東一詞最早為地理區域,指的是崤山或太行山以東,金佔北方後改北宋京東東、西二路為山東東、西二路,山東始成為行政區。

明朝時期,山東西三府為哪三個府,府治分別是哪裡?

明初山東正式設省,建省之初山東政區變化較為頻繁,最初以青州為省會,洪武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後遷布政使司衙門到濟南,濟南自此為山東省會,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降濟寧府為濟寧州,兗州升為兗州府後,山東共轄濟南、東昌、兗州、青州、萊州、登州等六個府,直至明末。其中,濟南府、東昌府、兗州府並稱為“西三府”。

明朝時期,山東西三府為哪三個府,府治分別是哪裡?

濟南府最早設於北宋,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齊州為濟南府,為京東東路唯一一個府,金時屬山東東路,元為濟南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改濟南路為濟南府。明朝時期,濟南府轄地廣大,僅散州就有泰安州、德州、武定州、濱州四個,共轄4州26縣(州轄縣11個),府治為歷城縣。

明朝時期,山東西三府為哪三個府,府治分別是哪裡?

歷城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就為齊國曆下邑,西漢初置歷城縣,西晉時成為濟南郡郡治,此後歷為齊州、濟南府、濟南路等治所,明清時山東、濟南府同治歷城。民國時,歷城縣城及近郊析出設濟南市,1948年濟南解放後為濟南特別市,後為山東省會,歷城縣在建國後先後為泰山專區、泰安專區、濟南市所轄,1987年撤銷建制設濟南市歷城區。

明朝時期,山東西三府為哪三個府,府治分別是哪裡?

東昌府為明初改元朝東昌路所設,共轄3州15縣(其中含7個散州轄縣),大致為今聊城大部及德州西部,河南濮陽冠縣、臺前,河北邯鄲臨西、邱縣、館陶等地,府治聊城縣。戰國時,齊國於此設聊城邑,秦設聊城縣,秦時於此置博州,元改為東昌路,明為東昌府,現在聊城為山東省地級市,有市轄區東昌府區。

明朝時期,山東西三府為哪三個府,府治分別是哪裡?

兗州為我國“古九州”之一,漢武帝時劃全國為十三刺史部,兗州刺史部為其一,兗州也逐漸由地理名詞演變為行政區。今兗州春秋為魯國負瑕邑,秦置瑕丘縣,南北朝時於瑕丘置兗州,始以兗州為名。北宋時改瑕丘為瑕縣,後升兗州為襲慶府,仍治瑕縣,金時復為兗州且改瑕縣為嵫陽縣。

明朝時期,山東西三府為哪三個府,府治分別是哪裡?

明初,兗州為濟寧府所轄散州,洪武十八年兗州升為兗州府,而濟寧府降為兗州府所轄散州。明朝的兗州府轄有整個魯西南,共轄4州23縣(含12個州轄縣),四個散州分別為濟寧州(治今濟寧市)、東平州(治今泰安東平縣)、曹州(治今地級菏澤市)、沂州(治今地級臨沂市)。嵫陽縣為兗州府府治,1471年改稱滋陽。建國初曾於滋陽設尼山專區,尼山專區撤銷後,滋陽縣後屬滕縣專區、濟寧專區等,1958年併入曲阜縣,1962年復設後改稱兗州縣,1983年屬地級濟寧市,1987年改為縣級兗州市,2013年撤縣為濟寧市兗州區。

明朝時期,山東西三府為哪三個府,府治分別是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