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投資先要穩信心!看青島西海岸新區投資“穩”中有“進”的內生動力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如何讓企業和項目主心甘情願掏出真金白銀?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回答是,先要“穩信心”!

自貿區青島片區首批總投資約30億元的項目、董家口經濟區總投資108億元的10個項目、古鎮口融合區總投資108億元的11個項目、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總投資110億元的10個項目、靈山灣文化區總投資176億元的6個項目……今年10月份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迎來大面積項目開工潮。

稳投资先要稳信心!看青岛西海岸新区投资“稳”中有“进”的内生动力

青島市初芯產業500億基金項目,科大訊飛“A.I.+”產業加速中心,總投資10.7億歐元的10個德資項目,金地集團總投資300億元的科技體育城、國際醫療健康城和橋頭堡國際商務區配套項目,青島海洋活力區總投資360億元的10個總部經濟項目……一大批高端優質項目簽約落子。

數字能說明一切:今年1至10月,西海岸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5%。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2.8%,對全市工業投資增長貢獻率達65.1%。

一個更加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西海岸,民間投資佔了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一半左右,前10月同比增長40.7%,增速居全市首位。

“民間投資持續加碼且保持較快增長,恰恰反映出企業在西海岸興業投資的信心比較足。”青島西海岸新區發展改革局固定資產投資科負責人張新坡告訴記者。

稳投资先要稳信心!看青岛西海岸新区投资“稳”中有“进”的内生动力

信心從何而來?政策紅利是一大主因:今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用足用活自貿區政策優勢,出臺促進“雙招雙引”二十條新政,對全區已制定出臺的相關產業發展政策進行梳理整合……有效地調動了投資積極性。“我們對全區已制定出臺的相關產業發展政策進行梳理整合,對內容交叉重複、獎勵資金錶述含糊、標準計算複雜的政策條款予以精簡整合,對操作性不強、長期無企業兌現的條款予以廢除,打通政策傳導中的堵點,力求簡潔、清楚、好用。”青島西海岸新區發展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許淼表示。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也是“穩信心”的“源動力”。無論是項目從落地到開工到投產的縱向鏈條,還是輻射項目周邊的橫向保障,西海岸的營商環境都讓項目方豎起了大拇指。

董家口經濟區西莊村舊址,總投資超200億元的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不久前,該項目遇到了一隻“攔路虎”,項目在建的90萬噸丙烷脫氫核心裝置載荷較大,需採用220千伏安高壓電直供,此前,省內尚無一家民營企業獲批建設220千伏安用戶站。“得知這一情況後,區政府主要領導親力協調,成功取得了國網批覆。同時,政府超常規推進,用最短時間完成了線路路由批准、線路改造核准等手續。”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辦公室主任劉華雪說,“常規辦理需要兩三年,現在預計半年內就會送電入戶,建成後,我們企業每年可節省電費3000多萬元。”

稳投资先要稳信心!看青岛西海岸新区投资“稳”中有“进”的内生动力

而在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國內首個CIDM集成電路項目—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也在穩步推進。“西海岸地方政府實實在在地為我們解決了子女入學、人才住房、外籍人員就近備案等多項難題,這讓我們能夠心無旁騖地幹事創業。”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資財處處長尚青生對西海岸的營商環境感觸頗深,截至目前,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已為項目解決了手續審批、徵地清場、道路配套等9大類50多項問題。

激活投資動力,堅定投資信心,西海岸還注重做好“有效”文章。技術改造投資是讓製造業企業在短期內“老樹發新芽”的有效手段,具有投入少、產出多、週期短、效益高等特徵。

今年前10個月,西海岸新區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0%,對於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為西海岸新區蓄積起了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後勁。

在雙星集團“工業4.0”輪胎工廠,自動導引運輸車在車間裡有序穿梭,機器人在生產線上完成生產工序,“通過持續的智能化技術改造,我們淘汰了90%以上的落後產能和產品,對於未來的發展,我們充滿信心和底氣。”雙星集團董家口輪胎基地總經理邢金平說。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忠德 宋弢 通訊員 李濤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