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公元1082年,寒食節,黃州。

綿綿細雨悠然而至,端坐書桌前的詩詞大豪蘇軾有感而發,鋪開紙墨,揮筆寫下《寒食帖》。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寒食帖》

他不會想到,這隨手寫下的書帖,會成為享譽世界的天下第三行書;更不會料到,這份行書,竟和自己一樣,半生漂泊,命途多舛。

01 我從前年辭帝京,謫居躬耕黃州城

公元1056年,20歲的蘇軾和弟弟一舉中第,名動京師。一時之間,蘇氏父子風光無兩。原以為大展宏圖,生活順遂,殊不知,命運的陰謀正在伺機而動。

公元1067年,年輕的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實行改革,力圖自強。

王安石認為,一切行動要以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為出發點,強調變法要快速高效。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兩種惡劣的情況出現:

對於政府官員來說,變法使得一些心術不正的官員混進變法權力中心,企圖在變法中為個人謀取私利。朝廷官員也因此以支持變法與否而分裂成兩派,兩派之間,互相爭鬥,內耗式的黨爭愈演愈烈;

對於老百姓來說,變法加深了官僚對社會下層民眾的盤剝,加重了農民的賦稅負擔,造成民不聊生的慘狀。

熱血青年蘇軾見狀,極力上書朝廷,建議改革要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我們一直誤以為,蘇軾是反對變法的,其實,他只是反對變法速度太快,反對這種一刀切的變法方式。)

但崇尚法家思想的宋神宗不予理睬,他把蘇軾下放到地方上為官,免的他在朝廷上煽動人心。

當其他官員或在兩派之間搖擺不定,或陷於無謂的意氣之爭,或趁亂謀取個人利益,蘇軾輾轉杭州、密州、徐州,十年之間,在遠離朝廷的地方,實實在在為百姓辦事。

他在杭州修水井,在密州捕殺蝗蟲,在徐州抗洪搶險。他把滿肚子的不滿,化作為民服務的幹勁,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他的這些功績被人上傳到朝廷,得到了皇帝的嘉獎。這讓他的政敵妒火中燒,他們開始密謀如何拔掉這根眼中刺。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蘇軾

1079年4月,蘇軾調任湖州太守。他在《湖州謝上表》中,不禁再次對改革的弊端發了通牢騷。

那些政敵,立馬撈住機會,彈劾蘇軾在謝表中大放厥詞,愚弄朝廷。他們找出蘇軾在杭州為官時所做的諷刺暴政詩,隨意編排蘇軾戲謔皇帝,譏諷朝政。

迫於改革派的壓力,宋神宗不得不降旨逮捕蘇軾。7月,蘇軾入獄御史臺。最後定了“諷刺政事”之罪,流放黃州。

原本被看好的宰相之才,頃刻之間淪落為偏遠地區的犯官一名。雲泥之別,讓人來不及倒抽一口涼氣。

蘇軾就是在這種鬱悶、委屈、不解的心境下,到達黃州。初來黃州的蘇軾茫然無措。他既不知道如何擺脫烏臺詩案的夢魘,也不知道如何開始新的生活。

還是他的朋友為他向太守借了一塊無名高地,位於城東,蘇軾便以“東坡”命名,自稱“東坡居士”。他曾有過辭官為農的念頭,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之下,被迫成為了一個農夫。

第三年的寒食節,黃州天氣驟然由暖轉寒。到黃昏時分,細雨中竟夾雜著冰雹霹靂吧啦地從天而降。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蘇軾立於窗前,望向不遠處的麥穗,眼看它起萌芽,眼看它青轉黃,眼看它就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冰雹雨打得七零八碎。一種無力感頓時油然而生,又回想起自己如何落到這種田地,憤從中來,提筆寫下: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寒食帖》全文

滿紙惆悵言,一把辛酸淚!

02 妙手偶得如太白,筆酣墨飽如悍馬

文辭之美:

自古以來,人們往往驚歎於《寒食帖》的書法技藝,卻往往忽略了它的文辭魅力。要知道,蘇軾先是詩詞大家,爾後才是書法家。

上文我已介紹蘇軾是在官場失意、生活潦倒的境遇下,即興創作此詩。整個詩呈現一種蒼涼、酸楚之調。

上半首: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須已白。

3年時間裡,我日日盼春歸,然日日春不歸。誠如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今年又苦雨悽風,平添了幾分荒涼。恐怕只有那海棠花稍慰我心。然夜深雨大,海棠花還是慘遭摧折。就像我一樣,未老先衰,艱難苦恨繁霜鬢。

此處著重剖析一下“海棠花”這個意象。海棠是蘇軾家鄉蜀地盛產的名花,蘇軾曾專門為其作詩:“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可見,其對海棠的喜愛。如今,借用“海棠”表示自身和海棠,都是形影相弔,孤芳自賞,深感前途迷茫,身心俱疲。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海棠

下半首: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山雨已來,倒灌入戶。我的小屋啊,就像一葉扁舟,在這滿山風雨中,搖搖欲墜。而我只有寒食果腹,單衣裹身。我哪知道竟是寒食節啊,我只傷感,朝廷不能回,家鄉不便回,能做的恐怕就是學學阮籍他老人家窮途痛哭罷了。

這裡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將屋內的窘狀一一描繪出來,又推物及人,聯想到自己“身世浮沉雨打萍”,不免悲從中來,長歌當哭。又藉由阮籍的典故,合理化自己“窮途痛哭”的行為,實則是對壓抑已久的心情的一種宣洩。

可以說,全詩一改此前蘇詩的樂觀、灑脫,將抑鬱、矛盾、委屈、苦澀的情愫全付諸筆端。

黃庭堅曾評價此詩:“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

確乎,李白也曾懷才不遇,但畢竟人生未曾經歷像蘇軾這樣大起大落,過得也是“五花馬,千金裘”的生活,最不濟還有賀知章這樣的大貴人“金龜換酒”,何其意氣風發。此處黃庭堅所言,乃是表示,此詩頗有李太白風範,然李太白也寫不出這種沉鬱頓挫、三複嘆息的情調。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李白

書法之美:

《寒食帖》橫34.2釐米,縱18.9釐米。細看之,作品變化多端,可用“跌宕起伏、氣勢雄渾”8字來概括,真為世間珍寶。

從筆法來看,筆鋒偏左,129字,字字大小不一,短長肥瘦,各具特色。

書法界有個不成文的共識,同一幅作品中,相同的字,越是筆法不同,越顯書寫者之水平。《寒食帖》中有好幾個相同字,挨個對比,果真不同。

比如,“年”字,詩中出現4處,重疊一處用點代替外,就是3次,次次筆法各異。第一處是第2行“年年欲惜春”的“年”字,四橫清楚明瞭,長懸針直下,劃破前行的平靜;第二處是在第3行,字形緊湊,四橫幾乎黏在一起,給人一種緊張壓抑之感;第三處是在第7行,方筆為主,短粗有力,收筆利索。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從章法來看,開篇筆墨清淡,字形偏小,越往後,字越寫越大,越寫越重,似乎心中的委屈也越來越大;又好像與窗外驟然變大的雨勢形成二重奏。

我上篇文章寫顏真卿《祭侄文稿》談到,最上乘的書法作品,無外乎都是摻雜著強烈的情感於其中,才使書法有了生命力和人性力。《寒食帖》此篇亦然。

《東圖玄覽編》中就評論此帖說:“即坡亦不知其手之所以至,與生平所作大殊絕。

言下之意,東坡所寫,全是跟著內心所走,筆隨情遷。心中憤懣,於筆下,就是那一個個的字好似萬馬奔騰,呼嘯而來。

03 漂泊東瀛七百載,從此餘生歸故里

經年之後,朝廷一紙詔書,又將蘇軾調到常州。倉促之間,蘇軾將《寒食帖》落在了黃州衙門,被衙內的一名雜役暗中收藏。後被趕來尋求蘇軾墨寶的、河南永安縣令張浩,高價收購。

說起這個張浩,雖在文辭方面,一文不名。然獨具眼光,喜好收藏大家之作,尤愛蘇軾詩、詞、書。他聽說蘇軾被貶黃州,前來求字,不想還是來晚一步。幸運的是,把這《寒食帖》收入囊中。這大概是他此趟最大的收穫了。

從此,《寒食帖》藏於張浩老家江原祖宅善頌堂,莫說不示外人,就是家族子孫也無法得見真容。

寒來暑往,歲月更迭,《寒食帖》在張氏幾代人的守護下,歷久彌香。然江山易變,蒙古鐵騎的到來,終究摧毀了這份平靜。

公元1266年,蒙古鐵騎踏平四川,《寒食帖》作為戰利品,被送入大都城。元文宗為附庸風雅,蠻橫地在《寒食帖》上蓋上自己的印章“天曆之寶”。

滿人定鼎中原後,大詞人納蘭性德打聽到《寒食帖》下落,花重金購得,珍愛異常,每天手不釋卷。納蘭性德歿後,《寒食帖》被內府收藏,重新裝裱後置於紫禁城樂壽堂內。

眾所周知,乾隆帝向來喜歡在書畫字帖上添加一二,《寒食帖》也未能倖免。乾隆十三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於隔水處御題:

東坡書豪宕秀逸,為顏、楊以後一人。此卷乃謫黃州日所書,後有山谷跋,傾倒已極,所謂無意於佳乃佳者。……

題畢,乾隆帝仍嫌不過癮,又專門用上好的仿澄心堂花箋紙,在卷首題上“雪堂餘韻”四字,方才滿意收筆。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然,伴隨著清王朝的腐朽沒落,《寒食帖》也開始了其顛沛流離的生涯。

清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燬。帖中一角被燒過的痕跡,被認為是此時留下來的。

之後,《寒食帖》從宮中流出,遺落民間。先後被廣東人馮展雲、北京國子監祭酒盛昱密藏。盛昱去世後,又被書畫鑑定家完顏景賢購得,價格也由五百金一路飆升至12000元。民國六年,完顏景賢將此帖在北京書畫展覽會上展出,頗為轟動。民國七年,此帖轉流到收藏家顏世清手中。

4年後,顏世清攜此帖暢遊日本,以60000元高價,售賣給日本大收藏家菊池晉(字惺堂)先生。期間,《寒食帖》歷經日本關東大地震、二次世界大戰……次次險遭毀壞,次次化險為夷。

二戰結束後,《寒食帖》為日本書法大家西川寧收藏。時日本戰敗,百廢待興,此帖被國民政府外交部部長王世傑先生低價收購。至此,這件國寶終於結束了它長達766年的異鄉漂泊。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歷經滄桑,文脈得存。世人方有機會,一睹這件劫後餘生的藝術瑰寶,體味900年前那個愁雲慘淡的蘇東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