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居然有這麼多好吃的?你吃過嗎?

榆林市位於陝西省的最北部,陝北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該地有羊雜碎、炸豆奶、拼三鮮等多種小吃。

羊雜碎是由羊的心、肝、肺、胃、腸等原料混合燴制的。製作羊雜碎還講究“三料”、“三湯”、“三味”。“雜碎三料”又分主料和副料,正宗的全羊雜碎之主料(又叫三紅)是心、肝、肺,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三副料(又叫三白)是腸(生油的)、肚(生味的)、頭蹄肉(架碗充數的),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一碗羊雜碎,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陝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居然有這麼多好吃的?你吃過嗎?

榆林的羊雜碎量大且實惠,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羊雜碎店鋪,這也可以說是榆林的一大特產了 ,在這裡旅遊觀光的人都要嚐嚐,然後會說“今天可真有口福啊,從來還沒有吃過這麼好的雜碎呢!”有的遊客甚至讓店老闆無論如何要幫他想辦法,讓自己可以帶幾份回去,好讓他的家人也嚐嚐這榆林的雜碎,所以許多店老闆就想了辦法,給他們打包,把雜碎的左料放在一個袋子裡面,然後把材料另裝起,這樣很方便拿回家的,很好的滿足了遊客,而且也方便了榆林人的食用,這樣即使是在大冬天也不用擔心雜碎回家涼了,你只要拿回家用開水一衝就可以享用了。方便又美味!

陝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居然有這麼多好吃的?你吃過嗎?

炸豆奶,以濃豆漿為主料,配雞蛋、白糖、澱粉、麵粉、豬油,燒沸,冷凝,油炸而成。色澤金黃,外脆裡嫩,味道甘美。陝西榆林傳統風味小吃。以豆漿,雞蛋,綠豆澱粉為原料,經炸至而成。其做法是:取濃豆漿置碗中,磕入雞蛋,再將綠豆澱粉糊加入,攪打均勻,即成雞蛋豆漿。炒鍋置火上加豆漿,白糖,用旺火燒開,緩緩加入制好的雞蛋豆漿,邊倒邊用手勺在鍋底輕輕攪動,見豆漿已成糊狀時起鍋,倒入方瓷盤內,使其冷卻成凍狀,即成豆奶。案板上撒一層白乾麵粉,將冷凝的豆奶扣翻在麵粉上,再撒上一層面粉,切成4釐米的寬條,放入麵粉中裹勻。炒鍋置火上,放入熟豬油,逐個下入豆奶條,炸至漂浮油麵,呈金黃色時撈出裝盤,撒上白糖即成。其特點是:外焦裡嫩,香甜適口,味道甘醇。現有一家的產品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陝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居然有這麼多好吃的?你吃過嗎?

榆林拼三鮮“燴”進了南北菜系的元素並不為怪。在悠悠歷史長河中,榆林曾有幾十個民族的人在此雜居、融合、通婚。也有朝廷大員回鄉省親,帶來其他地方的美食製作方法。因而榆林飲食文化在吸納各民族、各地區優秀傳統飲食元素的基礎上,不斷改良、翻新,從而優化出品種花色繁多,口味風格各異,烹飪技法多樣,逐步形成獨到特性,充分突顯其包容性很強的陝北飲食文化。拼三鮮則為最具代表性的一道大餐被人喜愛,常食不厭也在情理之中了。

陝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居然有這麼多好吃的?你吃過嗎?

拼三鮮是陝北美食裡的一道特大菜,說它特大原因有四。一是它大名外揚,據說乾隆皇帝私訪榆林時,曾吃過此菜,讚不絕口。後來被帶入宮中,作為招待外國使臣的壓軸菜。也有人說清康熙皇帝征討北疆叛匪,凱旋來到榆林後,有位名廚特獻此菜得到讚賞,後命宮中御廚把此菜列入滿漢全席菜系。因而只要到陝北,去榆林的人如果不吃拼三鮮,也可以說失去了一次品嚐宮廷菜的機會。二是它濃縮了陝北菜系的精華,有葷有素,稠稀相間,色香味形俱全。三是它製作工序繁雜,需要配料眾多,非一般廚師敢誇口能做好。四是它如同宮廷盛宴“滿漢全席”一樣,有許多秘而不宣的細節在裡面,即使兩位大廚都可以做出拼三鮮來,一嘗味道也可能是大相徑庭。所以要說哪家正宗,哪家不正宗,只有你自己去品味而定了。

陝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居然有這麼多好吃的?你吃過嗎?

馳名中外的榆林豆腐具有白嫩細膩、味香可口、營養豐富、價廉物美的特點,是榆林地方第一名菜。遠方來客,都以品嚐榆林豆腐為佳趣。榆林豆腐吃法也比較多樣,有燴豆腐、炸豆腐、炒豆腐、清蒸豆腐等。特別是炸豆腐奶,色黃、皮脆、肉嫩、味香,真是色、香、味俱全,入口不膩,百吃不厭,是豆腐菜中的上品,為灑席上款待嘉賓的上等名菜。“豆腐宴”更是中外美食家的歡迎。

陝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居然有這麼多好吃的?你吃過嗎?

榆林還有哪些好吃的呢?評論區告訴我喲!關注我,每天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