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行數字幣 落地 深圳蘇州!四大行,三大運營商,華為參與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會死掉嗎?據《財經》記者瞭解,由人民銀行牽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共同參與的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試點項目有望在深圳、蘇州等地落地。華為提供至關重要的“華為雲”技術與5G通信技術,在2019年底完成最後的測試後,會在2020年在大灣區全面展開。(本文來自《財經》雜誌12月9日封面文章)

重磅!央行數字幣 落地 深圳蘇州!四大行,三大運營商,華為參與

11月28日,中國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出席“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時表示,目前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下一步將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場景和服務範圍,穩妥推進數字化形態法定貨幣出臺應用。

本次試點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試點將走出央行系統,進入交通、教育、醫療等實實在在的服務場景,觸達C端用戶,產生頻繁應用,試點銀行可根據自身優勢進行場景選擇。

上述接近試點項目組人士表示,本次試點(深圳法定數字貨幣試點)計劃分為兩個階段,今年底是一個階段,在小範圍場景封閉試點,明年為第二個階段,在深圳大範圍推廣。

大行競戰

《財經》記者瞭解,早在11月初,監管部門就曾召集試點銀行在深圳召開會議,並對應用場景的選擇和細化方面進行了深入溝通,試點銀行則從自身優勢進行場景選擇,上報央行。

“在自願的前提下,各家銀行在深圳選擇場景先行先試,未來哪家行試行好,不排除直接採用該模式。”某接近試點項目的人士透露,這就是央行推的賽馬模式。

在競賽的方式下,試點銀行選擇的合作模式並不相同。據《財經》記者瞭解,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以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已共同入局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試點。在具體試點合作模式的選擇上,有的銀行傾向於與電信運營商合作,有的銀行則傾向於自己獨立試點。

由於試點合作主體不同,DCEP的開發模型也不一致,某商業銀行人士介紹,選擇獨立試點的銀行傾向選擇錢包APP方式;與運營商合作的模式下,運營商傾向推行他們自己的錢包,與SIM卡結合。“字符串可以存在APP裡,也可以存在SIM卡里。”

為此,商業銀行需要做好多項服務工作,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浙商銀行原行長劉曉春向《財經》記者表示,

一是,要進行科技投入,建設自己的數字錢包(相當於現鈔的金庫)和數字貨幣運行系統與央行數字貨幣發行系統對接、與客戶的數字錢包對接;

二是,確保數字貨幣與記賬貨幣、紙幣、硬幣的兌換,在賬戶方面,在現金賬之外要增加數字貨幣賬;

三是、代理央行做好數字貨幣對社會的發行工作和管理工作,包括數字貨幣的回籠;

四是,為客戶製作數字錢包。這個可能是數字貨幣與現金的最大區別,使用現金,客戶是自備錢包或保險櫃,個人也可以直接塞口袋裡。數字貨幣必須有專門的數字錢包,這錢包只能由央行發,或央行委託商業銀行發。

目前來看,交通、教育、醫療以及消費等領域,將成為DCEP試點銀行的重點選擇場景。據《財經》記者瞭解,為了能夠做好數字貨幣試點工作,幾家大行不僅深入研究深圳場景選擇,在北京均有選址,設立封閉開發項目組。

場景不完全取決於技術,更與人們的習慣、文化、利益、隱私意識等有關。“試點銀行都在選擇可行的場景,同時儲備一些重點領域場景,做好隨時上線準備,並希望在跑馬圈地中佔據優勢。”某商業銀行人士坦言。本次試點場景要考慮B-C兩端需求,涉及母錢包、子錢包和個人錢包概念。

據瞭解,四大行以外的銀行暫時還未參與DCEP試點,不過,有個別試點銀行已經考慮尋找優秀的中小銀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上述資深技術解決方案人士也進一步指出,目前,僅僅只有區塊鏈技術還滿足不了中國數字貨幣場景的應用要求,除非未來發生一些很大的變化。不過,他也承認,區塊鏈儘管不是完美的技術,但是目前是他所看到唯一的比較全面、必要的技術。

“央行不會干預商業機構的技術路線選擇,商業機構對老百姓兌換數字貨幣的時候,用什麼技術來兌換?是用區塊鏈,還是用傳統賬戶體系?是用電子支付工具,還是用移動支付工具?無論採取哪種技術路線,央行這個層面都能適應。”穆長春在上述課程中說,我們的出發點就是要充分調動市場力量,通過競爭選優來實現系統優化,共同開發、共同運營,有利於整合資源,也有利於促進創新。“當然,雙層運營體系還有別的考慮,一個是可以避免金融脫媒,同時,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用市場機制來實現資源配置,調動商業銀行和商業機構的積極性。

中國央行發行DCEP後的貨幣流通形式則是 “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開戶,按照百分之百全額繳納準備金,個人和企業通過商業銀行或商業機構開立數字錢包。”穆長春介紹,對於用戶來說,不需要跑到商業銀行,只要下載、註冊一個App,便可使用。

據瞭解,與取現金一樣,未來商業銀行對DCEP也會按照現行的現金管理規定,設置一定的門檻,以防在特殊情況下發生擠兌危機。

支付衝擊

儘管激進的金融科技倡導者將中國央行DCEP看作是數字貨幣的保守路線。即便如此,有分析認為,DCEP的一小步也將帶來鉅變,尤其是支付清算市場。

支付領域的去現金緣起於貨幣電子化,而數字貨幣作為貨幣電子化的迭代者,被視為現金(紙幣、硬幣)支付的終結者。

此前,某互聯網金融從業者表達了自己對現金的觀點:現金不應只包括紙質現金,還應包括央行認可的所有支付機構發行的支付工具。央行公佈的最新金融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流通中貨幣(M0)餘額7.34萬億元,同比增長4.7%,當月淨回籠現金734億元。

重磅!央行數字幣 落地 深圳蘇州!四大行,三大運營商,華為參與


2016年二維碼支付合規化後,支付寶、微信支付兩大巨頭開始力推線下掃碼支付,逐漸取代現金交易,進而壟斷線下移動支付市場。近日,艾瑞諮詢發佈了2019年上半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數據發佈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約1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3.76%,增速相較2018年有所放緩。

其中,支付寶、財付通仍保持絕對壟斷,兩巨頭佔據約93%市場份額,其他機構搶佔不到7%的市場份額。

未來,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能否改變當前的支付格局?

有一種激進的聲音認為,法定數字貨幣將造就唯一可以幹掉支付寶、微信的機會。不過,在個別巨頭企業人士看來,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並不會對現有的支付格局產生影響。據《財經》記者瞭解,兩大支付巨頭與監管部門就相關事宜進行密切溝通,意欲進入法定數字貨幣實驗場。


“微信和支付寶在法律地位、安全性上,沒有達到和紙鈔同樣的水平。”穆長春解釋說,理論上講,商業銀行都可能會破產,所以這些年人民銀行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但假設微信破產了,微信錢包裡的錢沒有存款保險,就只能參加它的破產清算,比如你之前有100塊錢,現在只能還你1毛錢,你也只能接受,它不受央行最後貸款人的保護。“當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你不能完全排除。”

央行數字貨幣的另一大優點還體現在自然災害發生之時,穆舉例,比如大的地震切斷通信,進而阻斷電子支付,就只剩兩種支付手段:一個是紙鈔,一個是央行數字貨幣——不需要網絡的“雙離線支付”。


“有支付巨頭人士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將不遵守商業規則。”某接近項目組人士坦言。法定數字貨幣的目的是替代現金與零錢,但並沒有支付寶、微信靈活,也沒有現金方便。“用的可能性不會太大,在代替零錢使用方面,微信和支付寶已經很好了。儘管不可以拒收法定數字貨幣,但是客戶有是否使用的權利。”

比較來看,現在私營的支付機構或平臺,一般會設置支付壁壘,例如微信與支付寶不能互相掃碼。但是,對於央行數字貨幣而言,使用電子支付的地方,就必須接受央行的數字貨幣。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二者真的產生競爭,還要看誰能真正贏得客戶的喜愛。

劉曉春認為,央行數字貨幣會對現有支付格局產生什麼影響,要看央行數字貨幣在現實中受歡迎到什麼程度,在哪些領域或場景更適合使用。實際上,數字貨幣並不是在需求基礎上產生的,這和支付寶不同。雖然中本聰最初的目的是想為網上交易提供一種像現金一樣的支付手段,但比特幣從產生之初就偏離了這個初心。這之後所有關於數字貨幣的設想,都是從技術本身推演的。


重磅!央行數字幣 落地 深圳蘇州!四大行,三大運營商,華為參與

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人士認為,長遠來看,紙幣的消失是必然的趨勢,至於什麼時間能將數字貨幣整套基礎設施完善得與銀行支付一樣成熟,還需要實踐驗證。

(實習生馬紫涵、楊皓靜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文首刊於2019年12月9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