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輝煌茶事 雅茶茗聲遠揚

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簡單而又深遠。

茶葉,自古以來就在我市農業發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新中國成立70年來,更是在我市農業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一片葉子到一個產業,茶葉產品越來越豐富,茶葉品牌越來越響亮,茶葉效益越來越好。從傳統茶葉到現代茶業,茶葉科研越來越深入,茶旅融合快速升級,茶業發展越來越壯大。

如果用一個座標軸來展示我市茶產業70年的發展歷程,橫軸代表70年,縱軸代表我市茶產業發展成就,那麼,兩者的交集所呈現出的曲線一定令人驚歎:雅茶產業,從落後到崛起,在去年底實現鮮葉總收入35.05億元,綜合產值170億元。

70年來,雅茶產業走過了艱難起步、曲折前進、迅猛發展的歷程,繪就了一幅蒸蒸日上、蓬勃發展的美麗畫卷。

“扛起川茶振興大旗,擦亮‘蒙頂山茶’金字招牌”,這是省委、省政府對雅茶產業提出的發展要求。為此,我市提出,力爭2022年底,全市優質茶葉面積穩定在100萬畝,茶葉總產量達10萬噸以上,農業(鮮葉)產值38億元以上,綜合產值超過200億元以上,茶葉面積、產量、產值穩居全省前列;培育15家以上年產值超過1億元、5家以上年產值超過5億元、2家以上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龍頭企業;努力把“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培育成國際知名品牌,將雅安建成中國綠色茶產業基地、中國茶葉全產業鏈發展高地、國際茶文化旅遊勝地。

70年辉煌茶事 雅茶茗声远扬

採茶女採茶忙

起步 一片茶葉華麗蛻變

70年來,從產業基礎薄弱到成為世界最大產茶國,茶在我國的豐富內涵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如果把茶產業這70年的發展歷程進行階段性劃分,那麼,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則是第一個階段。

據《名山縣誌》和《名山茶業志》記載:1949年,名山共有茶園451.2公頃(約6768畝),茶葉總產量296.5噸,其中名優茶2.8噸,細茶32.2噸,邊茶61.5噸;總產值10.01萬元,“茶園基本兼營農業,茶樹常與豆、麥、玉米間種”。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鼓勵和促進措施,使老茶區很快得到鞏固和發展,新茶區不斷擴大。

1950年,當時的名山縣政府為恢復農業生產,採取休養生息政策,幫助茶農墾複荒茶。1952年,茶農從土地改革中獲得經營茶地自主權,在生產逐漸恢復的基礎上,一面墾荒播種,更新衰老茶樹,一面開展深耕、除草、施肥措施,加強管理。4年時間,復墾荒蕪茶地1230畝。到1957年,名山茶園面積發展到9102畝,茶葉總產量584.6噸,總產值達到了37.99萬元。

1958年成都會議後,時任省委書記的李井泉專程到名山視察,傳達毛澤東主席的重要指示:“蒙山茶要發展,要和群眾見面,要和國際友人見面。”

不僅如此,當年毛澤東主席還親臨茶區視察,向全國發出了“今後要在山坡上多多開闢茶園”的重要指示。

因此,名山縣委號召組織了800多人上蒙頂山,開荒種茶。歷經半年共開荒1129畝,復墾皇茶、新種茶地338畝。

伴隨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茶產業的發展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1978年開始的生產體制改革,把茶園分包到戶,充分調動了茶農的積極性。1985年開始的流通體制改革,讓茶葉作為商品,流通更加活躍,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茶產業的發展。

在我市,茶園面積得到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還在於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

1999年,國家出臺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四川、陝西、甘肅3省率先開展了退耕還林試點,由此拉開了我國退耕還林的序幕。

僅以名山為例,1978年的茶園面積為2.5萬畝,茶葉總產量74萬公斤。在各項政策和經濟效益的驅動下,農民開始大面積種茶。到2005年,名山擁有茶園面積23萬畝,茶葉總產量1.71萬噸。

這一階段,包括名山在內,我市大力發展茶產業,茶園面積得到進一步擴大。到2011年底,全市茶園面積達到65萬畝,茶葉總產量達到5.96萬噸。

黨的十八大,開啟了茶產業發展的又一個新階段:茶業發展要抓市場、抓科技、抓文化,使茶產品迴歸大眾,加快農民致富。

在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茶產業有很多文章可做,包括茶葉深度開發、茶文化和旅遊結合等,要積極探索,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2014年,我市抓住川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茶產業強省機遇,圍繞“振興雅茶產業,打造世界茶源”的發展思路,全力推進雅茶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從茶葉資源大市向茶產業強市跨越。隨後,我市還出臺了《關於全面推進雅茶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等相關政策。與此同時,我市抓住“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重建的機遇,對茶產業進行了全新、全面、上檔升級的規劃和建設。截至去年底,全市茶園面積穩定在100萬畝,茶葉總產量9.18萬噸。

70年辉煌茶事 雅茶茗声远扬

一對新人正在雅安市現代茶業科技中心茶園內拍攝婚紗照

前行 一個產業破繭成蝶

儘管擁有貢茶光環,但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為代表的雅茶產業依然在曲折中前行,努力成為真正的強勢產業。

2002年,我市獲得了“2004年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的舉辦權。隨後的兩年時間裡,我市為舉辦這一次“茶界奧林匹克”盛會傾注了大量精力。

2004年9月19日,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蒙頂山國際茶文化旅遊節開幕。這一天,2800餘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茶人聚首雅安,共祭茶祖、朝拜聖山。這次會議,確立了蒙頂山世界茶文化聖山的歷史地位,讓蒙頂山茶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依託厚重的茶文化歷史,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水平,加強質量管理,雅茶產業踐行著“走出去、請進來”的發展戰略思路,品牌認可度逐年提升。

2008年,全國茶館專業委員會2008年年會暨第四屆蒙頂山國際茶文化旅遊節的舉辦,再一次為雅安茶產業發展寫下了大大的驚歎號。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雅安“中國藏茶之鄉”的美譽。這一年,雅安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馨香千載的茶韻。

2012年12月,第六屆全國茶學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我市舉行,來自全國的150餘名茶學專家齊聚雅安,暢談茶學及相關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2013年,“4·20”蘆山強烈地震讓我市50萬茶農受災。災難面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以愛之名,幫助蒙頂山茶產業重建。同年11月21日,藉助廣州秋季茶博會的平臺,我市舉辦了“千秋蒙頂·茶香天下——雅安蒙頂山茶感恩推介會”。

2015年,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雅安“中國茶都”稱號,打破了“中國茶都”稱號具有唯一性的歷史格局。

2016年,全國首個國家茶葉主題公園——蒙頂山國家茶葉公園落戶我市。同時,我市還榮獲“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十大最美茶鄉”“全國特色茶旅資源區”等榮譽稱號。

一年後,我市被授予“中國茶文化之都”,蒙頂山茶文化獲“全國農業文化遺產”稱號。同年,“蒙頂山茶”品牌入選“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蒙頂山茶”榮獲中國品牌最高獎——“中華品牌博覽會金獎”。

去年,“蒙頂山茶”商標取得首張國際商標註冊證。這標誌著蒙頂山茶正式有了行走國際的身份標識。

在茶企發展方面,從零星作坊到村村冒煙,從小廠房到大公司,我市茶企數量曾一度達到上千家。近兩年,我市加大了淘汰燃煤小鍋爐汙染和落後產能的力度,實施茶葉初制廠提升工程,鼓勵企業採用清潔能源生產,推動茶產業綠色發展、轉型升級。淘汰燃煤鍋爐,著手“煤改電”和“煤改氣”改造,安裝除塵降噪設備。近兩年,全市關停“小、亂、差”茶企600餘家。截至去年底,全市工商註冊茶企462家、個體經營戶1286家,擁有中國茶行業百強企業4家,省級(茶葉)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27家,為全省市州最多;市級(茶葉)龍頭企業21家,規模以上茶企32家,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以上6家。這場“革命”不僅成就了我市綠色發展的初衷,也滿足了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近年來,我市在茶園基地建設上下功夫、在品牌打造上做文章、在市場建設上想辦法,始終圍繞“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兩大區域公用品牌,大力實施科技興茶、龍頭興茶、市場興茶、品牌興茶、文化興茶“五大戰略”和資源換證、機器換人、品牌換市“三換行動”,充分發揮茶產業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帶動作用,實現雅茶產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

70年辉煌茶事 雅茶茗声远扬

到今年上半年,全市茶園面積穩定在100萬畝,茶葉總產量5.14萬噸,綜合產值110億元。同時,“蒙頂山茶”品牌於2017年入選“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品牌價值在今年達到了33.65億元,全國排第8位,品牌強度排第3位;“雅安藏茶”品牌價值在今年達到18.61億元,名列全國黑茶第3位,品牌強度排第6位。

70年辉煌茶事 雅茶茗声远扬

發展 一片葉子托起脫貧夢想

樂英鄉愛國村是天全縣36個貧困村之一,長期以來受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等制約,一直處在貧困落後狀態。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1戶153人。

愛國村海拔680米至1800米,溫度適宜、降水豐沛,茶葉種植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茶葉是愛國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2015年底,雅安農耕時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參與愛國村脫貧工作,“社+企”合作模式,促進愛國村產業升級、農民致富。

2016年,愛國村已如期完成“人脫貧、村退出”的工作目標。

2017年2月28日上午11時,愛國村4組原村小裡響起鞭炮聲。隨後,場地上響起發動機的轟鳴,一輛挖掘機在這裡破土動工。當天開工建設的是愛國村茶葉加工廠,主要進行烏茶粗加工和綠茶精加工。越來越好的發展勢頭,讓村民對增收致富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氣。

無獨有偶,在滎經縣民建彝族鄉,連綿起伏的茶海讓人神往,而金魚村就是這片茶海中一顆耀眼的明珠。然而很難想象,在沒有發展茶產業的歲月裡,金魚村曾何等困苦。

山高路遠,村裡曾經幾乎見不到樓房,甚至還有群眾以籬笆房為居所。人們雖辛勤耕耘,但生活依舊過得緊巴巴的。

2016年9月,民建彝族鄉脫貧攻堅項目金雅茶廠投產,一批批鮮葉在經過整套生產流程之後,變成一包包色香味俱全的茶葉。看著家門口的茶廠投運,村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茶廠建成了,大家在家門口就把茶賣了,價格有保障,很方便,還能解決一部分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脫貧致富有了‘定心丸’”。

之後,金魚村還以茶葉基地為依託,成立民建茶葉專業合作社,再以合作社為平臺,成立專合黨支部,引導精細化產業發展。通過“加工廠+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讓村民種茶不愁技術、售茶不愁銷路,讓生態茶產業成為持續富民的支柱。

近年來,除了愛國村和金魚村,蘆山縣寶盛鄉中壩村、寶興縣大溪鄉曹家村、名山區蒙陽鎮上瓦村……依託茶產業,將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實現了脫貧致富,闊步邁向小康。

此外,茶鄉生態優美,這給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契機。

早春二月,茶園新翠、雲霧繚繞。在我市各大茶園,遊人與採茶人一道採茶、製茶,品嚐新茶,茶鄉風情體驗遊已成為我市旅遊的新亮點。

伴隨我市茶旅融合的不斷髮展和上檔升級,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越來越多的人從事著與茶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茶成為他們收入的主要來源。除了蒙頂山,牛碾坪、紅草坪、合江絲茶小鎮、中國藏茶村……一個個以茶為主題的旅遊景區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以名山區為例,2018年,全區茶園面積達35.5萬畝,人均1.5畝,茶葉產量4.99萬噸,鮮葉產值19.63億元,綜合產值超過50億元;全年接待遊客52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0億元;茶農人均純收入超過7000元,佔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2元的50%以上。在蒙頂山茶產業的帶動下,全區75%的人口都在從事與茶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農民人均擁有茶園面積居全國第一,茶葉產量穩居全國第二,發展綜合實力在全國264個主產縣(區)中排名第四、四川第一。茶產業的發展,有力促進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全國、全省非常具有代表性。

70年辉煌茶事 雅茶茗声远扬

雅安市現代茶業科技中心內騎遊參觀的遊人

未來 一杯好茶香飄世界

中國是茶的故鄉,四川是茶的搖籃,而雅安則是世界茶文化發源地。“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家喻戶曉。茶,成為我市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的橋樑紐帶。

據相關資料記載,公元5世紀,通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中國茶及茶文化流傳到世界各地;19世紀初期,首批中國茶農跨越千山萬水到巴西等拉美國家種茶授藝;到了19世紀中後期,中國茶葉已經傳遍全球。

數據顯示,目前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億人鍾情於飲茶,全球貿易量超過200萬噸。茶早已跨越國界、跨越語言,成為全世界共同的寶貴財富。

放眼全國,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央就設立了中茶公司,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研發、銷售於一體,是當年出口創匯的一個重要窗口。伴隨著茶產業全面發展,這片神奇的樹葉再次給世界帶來了嫋嫋茶香。

1915年,“蒙頂山茶”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得大獎,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一百年後的2015年,“蒙頂山茶”獲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再次登上了國際性舞臺,大放異彩。

2018年3月20日至21日,來自國際茶葉委員會,以及俄羅斯、英國、德國等10多個國家茶葉組織的20多名嘉賓齊聚雅安、齊聚蒙頂山,參加由名山區主辦、蒙頂山茶業公司承辦的蒙頂山茶國際品鑑交流會。活動期間,蒙頂山國家茶葉公園、蒙頂山茶史博物館、甘露井、皇茶園……所到之處,都讓與會嘉賓讚歎不已,並授予了名山區“世界最美茶鄉”的榮譽。

千百年來,蒙頂山茶作為貢茶,鑄就了中國茶史上的歷史佳話。蒙頂山茶文化引領了人類飲茶史,承載了世界茶文明,推動了茶產業,也把蒙頂山推向了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和世界茶文化聖山的至尊地位。而雅安藏茶則作為藏漢情誼的橋樑和紐帶,被載入史冊。

近年來,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不斷登陸央視各大節目,還先後出現在了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摩洛哥、哈薩克斯坦、毛里求斯等國家的展會舞臺和銷售市場,其知名度一路上升,為雅茶走向國際堅定了信心。

千年雅茶沉澱,70年厚積薄發。

如今,隨著產業基礎提升、龍頭企業培育、藏茶突破發展、產業招商延鏈、品牌宣傳推廣、茶旅融合發展等一系列措施的不斷實施,雅茶產業再次實現轉型升級,成為“千億川茶產業”的排頭兵,為川茶振興當尖兵、打頭陣,努力扛起川茶振興發展的大旗。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已經鋪展開的“一帶一路”倡議下,雅茶故事將越來越精彩。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李春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