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名單實時都在更新,但能佔據首富位置的屈指可數,

過去三十多年,全球僅誕生過 7 位首富

大概可以總結出這樣的規律:1995 年前的首富都是搞房地產的,而隨著上世紀末信息化浪潮席捲全球,之後的首富,不是像比爾蓋茨這樣做軟件的,就是巴菲特這種搞金融的。NEXTTECH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將他們的成功,總結為順勢而為的結果。

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但偏偏也有逆潮流而上的例子。比如,過去 4 年間五度登頂富豪榜首的阿曼西奧·奧爾特加(Amancio Ortega),他最知名的身份是快時尚帝國 Inditex(Zara 母公司)創始人,賣衣服的

對於奧爾特加,《福布斯》曾給出一個有趣的評價:“這是傳統服裝業與科技大佬漫長 PK 道路上的首次逆襲。”

但事實上,無論奧爾特加本人還是他的時尚帝國,都與科技圈有著很深的淵源。

科技圈最大“房東”

先說奧爾特加本人。作為白手起家的頂級富豪,除了主要服裝產業 Inditex 外,他還有許多投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炒房”

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雖然幹得風生水起,但在這項副業上,奧爾特加本人一向低調。因此,直到上個月他買下位於西雅圖的 Facebook 第二總部時,藉助 Facebook 這位“房客”的名聲,人們才得知這位服裝大佬的另一重身份——頂級科技公司們的房東。

說具體點,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 5 家科技公司中,有 3 家都是奧爾特加的房客

除了 Facebook,今年 4 月,奧爾特加買下了亞馬遜的西雅圖總部大樓;在此之前的 2012-2014 年間,他累計耗資超 2.6 億美元,收購了位於巴塞羅那、瓦倫西亞以及巴黎的三家蘋果旗艦店物業。

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奧爾特加對地產的熱愛,始於 2001 年 Inditex 集團上市。為了分散資本市場的風險,他創辦了一家投資公司 Pontegadea,並開始源源不斷地將 Zara 掙得錢投入到地產行業中。

相比普通的民用住宅,奧爾特加更偏好辦公室、商場以及酒店這樣的商業地產項目。

根據彭博社統計的數據,過去 18 年,奧爾特加從 Inditex 收回的分紅,幾乎全部被置換成了各大城市黃金地段的房產,資產總額 97.67 億歐元(約合 108 億美元),每年租金收入就有約 4 億歐元

頗為有趣的是,Pontegadea 的大部分物業,都租給了自家的服裝品牌,而且收取著不菲的房租。

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在奧爾特加目前的財富中,地產投資功不可沒。而之所以無法將他簡單定義為“一個賣衣服的”,更深層的原因則在於“賣衣服”這件事本身。

Zara: 一個物流奇蹟的誕生

作為時尚行業的顛覆者,包裹在服裝外殼下的 Zara,本質上更像一個快時尚行業的亞馬遜,核心講的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的以供應鏈、物流體系取勝的故事。

所謂“快時尚”,“唯快不破”幾乎是唯一的叢林法則,而 Zara 則在“快”這件事上做到了極致。

在 Zara 之前,時尚圈的玩法是這樣的:服裝品牌提前預測一年後的流行趨勢,將樣衣交付生產,再鋪到全球店面中,要花去小半年的時間。

而到了 Zara 這裡,每一件從設計到擺進店鋪,只要短短兩週時間,這就保證了市面上的流行趨勢,能最快地反應在 Zara 的設計裡。

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這背後折射出的,是對時間效率的關注。在 Zara 的邏輯中,速度和響應能力甚至比成本更加重要。不同於大部分時裝公司,Zara 在東南亞生產的服裝比例相當有限,近一半的流水線被保留在西班牙和鄰國。

甚至,在總部大樓附近方圓 200 英里的範圍內,Zara 斥巨資設立了 20 個高度自動化的染色、裁剪中心;此外,周邊還有近 500 個家庭作坊。在一個很小的輻射範圍內集成了設計、染色、裁剪、縫製等功能,實現無縫生產。

而在這 200 平方英里的地下,是一套高速運轉的傳輸網絡,所有工廠都被傳輸帶與總部緊密連接。衣服通過傳送帶到達它們對應的箱子裡,並迅速被髮往全球各地的店鋪,在 48 小時後同時出現在全球的店鋪中。

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而且,早在 2017 年,Zara 就普及了 RFID 射頻識別技術,從工廠到銷售終端均可實行追蹤,並且能夠實時報告庫存情況。

龐大供應鏈體系加持下,Zara 的生產成本往往會比競爭對手高出 15%-20%,但對於小批量生產快時尚,則可以做到對市場的最快響應,如果某件產品熱銷,補貨週期也不會超過 10 天。

在時尚潮流轉瞬即逝的互聯網時代,Zara 的速度最大程度滿足了人們的迫切情緒:秀場上看到的東西,轉天就能 po 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再加上飢餓營銷,更增強了人們剁手的衝動。

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試錯、迭代,被高度“互聯網化”的服裝品牌

在設計思路方面,Zara 更像被互聯網思維主導的產物:試錯、迭代、注重與用戶的互動

Zara 的設計,一改此前服裝品牌以設計師為主導的思路。每年 1.2 萬個款式的衣服中,只有 65% 是計劃生產,其中大部分都是基本款,而剩下的 35% 則根據當下潮流隨機調整。

之前,這 35% 的靈感主要依靠遍佈全世界的買手來提供。而現在,買手不但會從時尚達人們的社交媒體中採集靈感,也更貼近普通用戶。Zara 還有 24 小時運轉的數據庫,追蹤人們想要的東西。每半個月,Zara 門店的經理就會根據店內的銷量、試穿量等,向總部發送反饋數據,作為設計要素選擇的重要依據。

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同時,產品設計思路也在經歷快速迭代,併力求在社交媒體上製造聲浪。

從 2017 年,Zara 推出了 TIMELESS 系列,請來了年齡 40+ 的模特試穿,試圖打破快時尚與年輕人的綁定;之後,又在官網上增加了“無性別”這一標籤,來響應人們對於性別的開放態度。此外,隨著“力量美”代替“骨感美”成為新的潮流,Zara 也加入了生產運動裝的隊伍。

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這些更像是一些試錯性的探索,比如,因為涉及與基本款趨同,“無性別”系列的市場反饋並不理想,此後 Zara 將該系列下架。

這個層面上,比起傳統服裝品牌,Zara 更像快速迭代的手機 APP,你的喜歡與不喜歡,Zara 全都聽進去了,你的意見會直接影響它的下一波設計。

因此,在快時尚集體遇冷的當下,2019 年上半年,Zara 母公司 Inditex 仍能以淨銷售額增長 7% 的成績傲視群雄。

賣衣服的Zara, 怎麼就成了硅谷最強“包租婆”?

緊跟潮流、款式多、上新快、價格低,這是過去 20 年 Zara 崛起的關鍵詞。但現在,面對更加“短平快”的淘寶店和直播帶貨,Zara 精密的供應鏈體系似乎終於顯示出了一些老態龍鍾的跡象。

在快時尚行業,Zara 跑贏了所有競爭對手,但在新的戰場上,可以肯定的是,Zara 無法再憑藉經驗複製出從前的勝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