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處於三期疊加,春節前以防禦戰為主


A股處於三期疊加,春節前以防禦戰為主

作為一個投資者而言,有時候其實就像是一隻候鳥,多是市場中的被動者,在全球經濟氣候與資產的波浪中起伏,愚者隨波逐流,智者則如候鳥尋暖而飛。

當前國內的證券市場處於三期疊加週期,既擴容期、再估值期與外資資產再配置期。看清了這三個重點,投資者才會更準確理解2020年A股市場的冷暖環境,才會更好地做出投資決策。

就擴容而言,我前面已經在多篇文章中例舉了詳細的數據,這裡就不再重複了。而從2020年的擴容與解禁潮等情況來看,預期2020年的股市還是一個擴容與套現的週期,其擴容規模與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套現的規模比2019 年恐怕只高不低。

在中國經濟逐漸轉入中速增長週期以及A股市場規模快速膨脹週期中,股票的質地與資本的流入規模決定了A股市場進入到了再估值週期,供求關係決定了A股的總體估值水平在下降,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股票破發乃至破淨。預期這個整體估值水平要比以往的估值水平普遍下移近10%左右,譬如過去認為中國市場的合理估值應該在20倍市盈率的水平,但是目前這個估值大概在18倍左右。

另外,鑑於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敞口在不斷擴大,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國際資本在跨國與跨市場資產配置中會主要選擇中國市場進行投資,這使A股市場會得到國際資本的長期流入支持,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國內股市的下行風險。

所以從當前的市場資金情況來看,總體並不悲觀,但是也不算樂觀,在市場流動性與擴容、套現之間沒有完全打破平衡之前,市場會維持震盪市,而主力會在這樣的行情中主要尋求優質個股波段性操作,嚴格來講這樣的市場對於多數投資者不利,因為選股確實是一項比較艱難的工作,而行情的窄幅波動又會限制ETF指數基金收益率的擴張。

A股當前的技術線性有抬頭趨勢,北向資金不斷添磚加瓦,但是在春節之前,A股投資還是應側重於防禦,這是由明年初的解禁潮所決定的,寒潮將至,投資者還是“貓冬”為好,莫要在解禁潮來臨前主動出擊,以造成明年投資的整體被動。

2020年1月,有167只個股解禁,股數538.99億股,解禁市值高達6557.88億元,創下2015年6月以來的單月新高,也是2020年全年解禁的最高峰值。因此適當規避這一解禁潮是有必要的。

限售股的解禁會加速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套現過程,尤其是在比較疲弱的市場中會對市場的心理與資金面帶來新的壓力。近十年來,A股市場中產業資本的減持超一半以上來自限購股解禁,因此限售股解禁對市場的資金面會帶來比較明顯的負面影響,會帶來新的套現潮,這對A股市場的流動性會再形成吸血效應。

11月18日,中國人保曾迎來首個解禁日,當日股價既跌停,市值蒸發超300億元。這些現象說明投資者需要對一些近期將要解禁股票加以注意,以免踩雷。譬如對順豐控股、中油資本、中國銀河、五礦資本、視源股份等解禁市值較高的股票要適當規避,待解禁潮過後視情況再做投資。所以投資者需要仔細查閱一下這167只股票的名單,做一個仔細甄別,以加強風控。


A股處於三期疊加,春節前以防禦戰為主

滬指周線圖

從上面滬指周線圖可以清晰地看到,滬指目前依然處在窄幅震盪行情之中,在周軌道線縮口過程中,股指在上下軌道之間比較標準地運行,這說明A股還沒有出現明顯變盤的跡象,所以當前的行情依然是箱體震盪格局,有些投資者喜歡在這樣的行情中短線操作,其實意義並不大。

由於當前是整體行情是由左側交易逐漸向右側交易的變更期,因此在投資策略上要尊重未來右側交易的特點,要始終保持一定的倉位,目前我建議的倉位在50%,在春節前第一波解禁潮過去以後,要適度加一點倉位,以保證未來行情進入右側交易後的收益率,所以在這樣的階段做短線,容易造成明年投資的失誤。

就目前來說長短線資金配置一定要合理,尤其是短線倉位要明確降低,當前的投資重點依然放在防禦上,在規避明年一月的風險之後,再逐漸調整投資組合更為合理。

當前一些銀行股破淨的比較多,這對於防禦市來說是一件好事,作為最能賺錢的上市公司,而且又是上市公司中股息率的最高的行業,當前選擇一些破淨的優質銀行股也可以說機會難得,未來進可攻退可守。作為國家的金融的核心,作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作為全球最穩健的銀行體系,從中長期來看,銀行股的估值都是偏低的,這對於穩健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一旦未來行情轉勢,也可以再伺機更換投資組合。

(本文系馨月說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頭條號馨月說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