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4日,他,在老山战斗中牺牲!迟浩田专门为他题词……

1985年12月4日,他,在老山战斗中牺牲!迟浩田专门为他题词……

(济南陆军学校实战见习学员队队长安绍连为烈士王光华送行)

不忘记历史,不忘记英雄,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34年前,1985年12月4日,大名鼎鼎的济南军区“二级英模”,随济南陆军学校赴老山轮战部队67军实战见习学员队的排长王光华,在老山662.6方向的140阵地上,在与偷袭越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王光华烈士的牺牲,我非常的悲痛。这里面有两个因素: 第一,王光华是牺牲在我的阵地上(我所在的140高地,包括左1、140、左2,共3个阵地),那时的我,任598团3连副连长,是140高地的最高指挥员,他主动要求到140阵地参战,并给我送了几包“大重九”的香烟,“贿赂”我同意,才上的最危险的140阵地2号哨位。所以,对于王光华的不幸中弹身亡,我感到既内疚,又痛心! 第二,王光华是济南陆军学校这批实习的100名学员中,唯一牺牲的一个。带领1985年王光华他们这批毕业见习学员的,是1983年我们这批大学生入军校后的的恩师、济南陆军学校七队学员队长安绍连。王光华牺牲时,他们这批实习学员还有7天时间就要下阵地了。 所以,对王光华的牺牲,安绍连队长也是非常的惋惜、难过。如此说来,王光华是牺牲在我的阵地上,又是我的老队长的学员,因这些缘故,我们是痛上加痛。 虽然,战争就会有伤亡,但是,王光华的地位特殊,所以,对他的牺牲,就像是我的区队长王继洲说的“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种对王光华烈士的纠结、惋惜,一直持续到现在!

2019年11月23日-24日,原济南陆军学校第一届大学生队在老队长安绍连的统筹策划下,组织了一次毕业35周年后的大聚会! 这次聚会其中的一个内容,就是参观当时的陆军学校旧址--济南西郊腊山。在参观期间,我们登上了腊山南麓的东侧,突然见到了为王光华烈士专门修建的亭子。 突然间,看到为王光华烈士修的亭子,我是大为感慨! 安绍连队长说,这是1990年,他任训练大队大队长(正师级)时,发动学校的机关领导干部,包括部分学员捐款修造的。据安队长说,当时的工资才百多元,安队长自己就捐出了200元,相当于现在局级干部两个月的工资。 触景伤情,安队长叫我把王光华烈士的战斗事迹给大家讲一讲(见视频)。 02:38这时,同学马玉宝说,王光华是他所在部队46军138师走出来的优秀指挥员,于是,他把王光华当兵时的模范行为给大家一一介绍。 以下是我在作品集《书剑飘香》中,对王光华感人事迹的记述和对当年战友的怀念! 军区的二级英模、见习排长王光华,在老山662.6方向的140高地的140阵地,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头部,抢救无效牺牲的。 说起王光华,那可颇有影响、济南军区赫赫有名的人物。 1983年8月,王光华与我们同时进入济南陆军学校,他编在学员一队,学制二年。我分在学员七队(大学生队),学制一年。在我到军校后不久的全校学员思想教育大会上,他就给我们新学员们做过报告。他的事迹也非常感人:他参军后先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父母陆续患重病死亡,家里仅剩幼小的弟弟,但他忍着双亲离世的重大人生不幸,舍小家顾大家,像雷锋那样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他爱军习武,志在军营建功立业,在上级举行的一系列军事训练和比武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被军区树为“二级英模”,成为全区指战员学习的榜样,并保送到军校深造。 67军在中越边境参战期间,恰逢军委选拔第二批应届毕业学员到轮战部队实习。在王光华的积极要求下,上级同意他到前线见习并分到我们团。

1985年12月4日,他,在老山战斗中牺牲!迟浩田专门为他题词……

(济南陆军学校首批大学生学员七队的安绍连队长)

由于那时光华已是军区的英模人物,且家里还有未成年的弟弟,在各级三番五次的打招呼照顾下,他被分配在营部任排长,只负责警卫营首长的安全。虽然光华再三要求到第一线参加战斗,但首长们说,战区没有前沿和后方的区别,一旦仗打起来,哪里都有危险,到哪里都一样。 不过,在一次为我所坚守的140高地送补给时,促使光华改变想法,提出了坚决到前沿阵地的要求。 那是上阵地的一个月后,那天,乘着朦胧的夜色,他带着一个战士给我的阵地送了一箱压缩干粮和一桶水。在窄小的连翻身都很难的猫儿洞内,我和通信员、报务员等4人招待他俩吃了一顿饭。当时,我拿出了平日里舍不得吃的一个回锅肉罐头和一个桔子罐头,说:“王排长,今晚不要走了,我要请你美餐一顿”。 顿时,他惊呆了:“怎么,两个罐头对你们来说很奢侈吗?”我说:“是呀,这是连队的前沿指挥所。到战士的哨位上,不要说吃饱饭,就是水还要分着喝,每餐每人只一勺子。” “呀,这么艰苦!我想像不到!在营部,大家除了稀罕一些肉罐头外,这些桔子罐头,战士们连动都不动。” 这一夜,他没有走,拿出一盒大重九香烟,我们整整啦了一宿,从他的父母双亡,到当兵搞训练改革,一直到找对象、到自己主动来前线实习的动机,可以说是方方面面,无话不啦。 回到营部,王光华立马向赵树铁营长、高敬宝教导员提出到我的140阵地来,说:“只有到徐副连长的阵地上,才算是真正的前线。” 在他的软缠硬磨下,上级批准了他的请求,10月底的一天,他到了140阵地最前出的2号哨位。这是140阵地最危险的哨位,位置非常重要,是整个阵地的屏障。往下30多米,就是越军的屯兵洞,越军经常搞偷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伤亡。王光华带领2个士兵,日夜坚守,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歼敌多人。 1985年12月2日,越军出动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对我发出大规模的反扑,这一天,双方的炮火向雨点一样砸在对方的前沿阵地上,爆炸声连绵不绝,双方的步兵打得也是难解难分,最后,我军英勇地击退敌人的进攻。但是,前沿的哨位都被炮弹炸得七零八落,难以遮身蔽体。

1985年12月4日,他,在老山战斗中牺牲!迟浩田专门为他题词……

(598团团长谈文虎与陆军学校见习学员队队长、副团长安绍连在阵地上)

3日这天的晚上,趁着夜色,王光华悄悄加固猫儿洞,整修工事,他担心两个战士生命安全,就让两个战士在洞内修,自己整修外部,整整忙碌了2个多小时,即将大功告成,突然间,“咚!”敌人的一个照明弹在漆黑的夜空升起,接着,“咣”得一声,一发炮弹在他十米处爆炸,王光华重重地倒下去。 “排长”,“排长”,两个战士哭喊着扑向光华,为他经过简单的包扎,匆匆往后方急救所输送。经过我的猫儿洞时,他好像是半清醒,半昏迷,不住地呻吟着:“哎呀”、“哎呀”! 宁静的夜晚,这声音传得很远。我突然情不自禁,厉声呵道:“别出声!” 瞬间,光华没有再出声,而是无声息地配合着2个战士将他往后抢送。 令人遗憾的是,光华伤了头部。从140阵地往连部野战急救所,先要下100多米,还要爬200多米几乎是直上直下的嶙峋石山,平时一个人要牵着绳锁方能安全通过,不落入山沟。而背着一个生命垂危的重伤员,上上下下的艰难是不可想象的,数数次次地跌到、爬起,当经过6-7个多小时地折腾,把光华送至急救所时,光华早已停止了呼吸。 而我终生悔憾的,是在被重伤疼痛折磨而呻吟的光华通过我的猫儿洞上方时,我为什么多了那句话!

1985年12月4日,他,在老山战斗中牺牲!迟浩田专门为他题词……
1985年12月4日,他,在老山战斗中牺牲!迟浩田专门为他题词……
1985年12月4日,他,在老山战斗中牺牲!迟浩田专门为他题词……

(济南陆军学校训练大队的安绍连大队长统筹组织捐款为王光华专门修建了一个亭子,亭子的一侧,是时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的题词,以及捐款人员名单等) 后来,王光华烈士被集团军追记为一等功,1987年,济南军区政治部专门拍摄了5集的电视剧《闪光的年华》,以纪念这位雷锋式的钢铁战士。 光华烈士不朽!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死难的烈士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