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良堡(大田縣)

安良堡(大田縣)

桃源鎮的東坂村山高林深,是名符其實的偏僻、邊遠山村,四周碧綠掩映,一座古褐色的老土堡——安良堡矗立其中。這是山民們為了防衛盜匪的騷擾,按照中原的傳統建築藝術,營造抵禦的營壘住居,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安良堡是不規則半圓形土堡。左邊大半圓弧形,右邊兩角略圓,前方脊屋平直,左右各分15棟,包括前後共由32棟組成,從上而下像魚鱗似的重疊著,為懸山式頂結構。前樓最高處12米,後樓外圍高10米,內圍與地面垂直高度20米,前後落差10米左右。樓後雖是座大山,但離土樓處卻較平坦。

土樓前有一小河,過小河左轉上六級臺階便到大門,大門前有一小平臺,石拱門上風剝雨蝕的牆上影綽可見建樓時尚有堡匾,但現已辨認不出字跡。整座土樓剛建時牆上都刷有白灰,現外觀已有不同程度脫落。

此樓建造時雖沒有現代化的建築技術和材料,但在防衛、抗震、抗風、採光、通風、隔熱、禦寒等功能不亞於現代化建築物。建造前依照實際地理環境,在陡峭的山腳下掘下三丈來高的土方,把後方圍牆基選擇在土坡的頂端。據考證,當時營造此樓是先建前樓再建後樓,為的是節省工日而採取的一種科學方法,使堡內挖出的土方不要反覆搬運,當夯好前樓的土牆時,堡內的土方亦已挖除。然後才砌後樓石基,再從後山花臺處採土,既省工,又減少了後方逼迫山勢和隱患。當我們站在堡內後方向上觀望,高達十幾米的石基、牆體連在一起,似有高聳入雲之感。石基是不規則的自然石塊交叉砌起,大石之間小石墊,後樓石頭砌立面面積達200平方,隨歲月流逝,任風吹雨打,平整如故,未顯凸凹。從這一點說明了當時砌石防震水平相當之高,這一大膽的省工設計方法和精湛工藝實屬少有。

土樓石基三至四米不等,隨山勢逐級升高,底基厚達四米,斷面呈梯形,土牆內側高約5至6米之間,外圍約7至8米,這樣厚的土牆是採用二次裡外夯牆法,待牆幹後填上牆與牆之間的空間,用木捶實。夯牆時還用石灰、糯米湯做粘合劑,如今想把一枚大鐵釘敲進牆體也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可見其硬度之高,此外,還以本地特產毛竹和杉木條做筋骨,即為了加固牆與牆之間的拉力和以後粉刷牆壁之方便,工匠們在夯好一圈後挖下一小溝,安上直徑約十五釐米左右的木樁,中間埋在雙面牆裡,兩頭露出外,每支木樁的距離在二、三米之間,每升高一米左右就安上一根,使以後粉刷白灰時不須另行搭腳手架。

大門內,左右各一石砌梯子通向土堡,樓梯間雙簷木結構,高出前樓一米餘,增加了柔感,又提高了實用功能。大田土樓不像外地土樓以居家為主要目的,而是以躲避匪災而營建的,因此實際只有一層樓房。安良堡牆體為實心,堡牆上外側為外圍厚80釐米的土牆,牆上分佈著50餘個瞭望窗,另在不同角度安上竹筒射擊眼,方向不一,使樓下的人捉摸不透方向,處處被動,使樓下每個地方都不成為死角。堡基中間通四面環廊,寬僅米餘,是防衛場所和走向樓間的通道,裡側為木質結構僅五六平方米的小開間,為了提高開間面積,建造時每開間增設一個吊柱,從下向上望去,露出樓房高懸於牆上。堡上有五十多間小室,全為木質結構。前後房間較小,正中略大,作為議事及小聚之用。這種房間全為封閉式,有些不設窗,也有設小窗的。

堡內木建築分前後2座房屋組成,皆歇山式,左右對稱,佈局平穩。前廳淨深10米,後廳較淺,為8米,後廳高出前堂五尺許。前堂為中高旁低出簷,長為25米,前有書院,對一個防禦色彩特濃的大土樓來說,儲備糧食,積蓄柴火是首要事情,建內房以住居,樓上小開間為亂時棲身之處。此外,水井是土樓必不可少的生活設施,一旦被困,生活用水及唯一進出口——大門若被火焚燒急救都離不開水。在石拱門上安放幾眼水洞作為防火水洞,預防彈箭從水洞傷人,還把滅火眼銼成彎曲,流得出水而射不入彈箭。大門是用硬雜木製成,外還訂一層鐵皮。

安良堡採用堡間吊柱增大空間,內房二座上下排列,左右扶厝等顯得錯落有致,富有變化。無論佈局,結構、通風、排汙、防盜等都十分科學合理,是大田土堡的代表作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