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均論英雄,廣寧“小而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畝均論英雄,廣寧“小而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2年,廣東裕豐威禾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廣寧結緣“肇慶金秋”; (下稱“裕豐威禾”)

2013年,廣寧製造的裕豐威禾覆銅板成功投產;

2016年,裕豐威禾成為廣寧首個掛牌“新三板”的企業……

如今,蟄伏山區多年的裕豐威禾已成為肇慶的“明星企業”,以30多畝的“小身板”,在今年1-10月實現工業總產值2.09億元,同比增長32%,創稅546.13萬元,同比增長270.6%.

“我們希望打造‘小而美’企業,要達成目標必須堅持品質觀念,以創新做支撐,專注做頂尖技術。”該公司總經理楊偉明說。

亩均论英雄,广宁“小而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破難題,穩腳跟

30畝地育出“金鳳凰”

“一起來廣寧創業吧。”

2012年,廣寧股東陳詩國,憑藉在當地傳統工業多年曆練及企業家敏銳的直覺,感覺到輕質複合新材料擁有廣泛應用前景,便向該行業的好友跑出了橄欖枝。

楊偉明第一個響應,辭掉了耕耘十餘年的工作,帶著技術與經驗,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在廣寧成立廣東裕豐威禾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覆銅板、粘結片和高端環保絕緣材料,以覆銅板為中心,向上以玻璃纖維、環氧樹脂、銅箔,向下以印刷電路板垂直整合生產所需原料,使之形成產業鏈。

當時,廣寧山地多連片發展土地較少,因此裕豐威禾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是用地問題。

“工業發展沒有土地,一切無從談起。”楊偉明回憶到,當時廣寧當地工業用地緊缺,他們多次考察也找不到合適的地塊。大家一籌莫展時,廣寧相關部門主動協助,成功牽線另一家企業轉讓其30多畝土地。土地面積不大,但對楊偉明等人而言彌足珍貴,裕豐威禾得以落地生根。

企業落地後,興建廠房、購買設備,幾乎花掉了4500萬元創業資金。於是,缺乏生產流動資金,成為困擾企業發展的第二個難題。

辦法總比困難多,恰逢廣寧大力推進企業普惠金融服務,設立“助保貸”融資平臺,通過評估裕豐威禾成功貸款1000萬元流動資金。

同時,該公司與銀行對接,不僅憑藉固定資產100%的評估值貸到1280萬元流動資金,還獲得400萬元信用貸款。“政府部門與銀行實實在在地為企業破解融資難的問題,及時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楊偉明告訴記者。

“除了交通區位優勢和較低的生產成本以外,當地融洽的政企關係更是我們所看重的。”楊偉明向記者分析當時選擇廣寧的原因。

據介紹,自2014年起,廣寧縣領導班子開始掛點企業,各職能部門可及時瞭解企業訴求,既解答企業對政策方面的疑問,又解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對企業訴求“一管到底”。

亩均论英雄,广宁“小而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讓創新因子遍佈企業的每一個環節

創業之初,裕豐威禾主要生產覆銅板產品。此時,剛剛起步的裕豐威禾月產值僅為5萬張覆銅板,而行業領先的企業月產值已經超過百萬張。

在充分的市場調研以後,企業及時調整了產品結構,轉而生產電子產品材料。“生產覆銅板和輕質複合材料的生產工序差不多,企業可以快速作出調整。”楊偉明說,因應市場變化,企業考慮的重點就是如何達到客戶所需的技術要求,還有如何按時按質完成訂單任務。

“客戶對我們的要求是,輕量再輕量。”楊偉明表示,一家企業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關鍵是兩點,一是產品要有“賣點”,二是技術要有“鴻溝”,別人在短期內無法仿製相關產品。

建立之初,裕豐威禾生產的輕質複合材料每立方厘米重2 .1克,後來逐步降到1.3克,再到0.8克,如今主要產品均在0.7克左右,輕質複合技術始終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這一技術的關鍵在於如何在生產過程中,確保液體材料能與固態輕質填充材料均勻分佈。楊偉明表示,為了做出質量更輕的產品,他們與高等院校進行產學研合作,不僅在生產線上進行多次試驗,完善生產流程,還要對整條生產線進行重新設計。“買回來的設備都要經過我們重新改造,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手裡,別人很難模仿。”近年,公司投資8000萬元,在原基礎上新增2條輕質複合新材料生產線,已在去年9月份建成投產。

目前,裕豐威禾獨立開發的無鹵素低密度輕質複合材料技術已獲多項發明專利,該技術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平板電腦、手提電腦、手機和高鐵車箱上。

對產品的極致追求,促成了樂於鑽研企業文化,也讓創新的因子遍佈於每一個環節。“在其位,謀其職,每一個崗位我們都要求其在本職工作中創新,以‘每日’為單位,不斷精進,反省總結。”楊偉明介紹,公司每年從銷售額中拿出5%作為研發經費,僅去年就拿出500萬元研究最新技術。

【記者】施亮

【通訊員】凌傑 馮鐵成

【作者】 施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