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從中國賺走千億,這家美國科技巨頭,5G時代還能“躺贏”嗎?


一年從中國賺走千億,這家美國科技巨頭,5G時代還能“躺贏”嗎?

隨著5G時代的到來,通訊行業面臨重新洗牌。面對聯發科、三星、華為的圍追堵截,美國芯片巨頭高通顯然不願坐以待斃。在日前舉行的驍龍技術峰會,他們推出了驍龍865與765系列芯片,正式將5G芯片平臺歸為其發展的核心層級。

眾所周知,在3G/4G 時代,高通以近乎壟斷性的地位佔據不少行業紅利。不過根據公司2019財年第四季度報告顯示:其營收4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8億美元下降17%,環比上一季度下降50%;淨利潤為5億美元,儘管同比扭虧為盈,但環比還是下降76%。進入5G時代,隨著競爭對手快速崛起,這家科技巨頭能夠維持其霸主地位,就要打上一個大問號。

一年從中國賺走千億,這家美國科技巨頭,5G時代還能“躺贏”嗎?

公開資料顯示:高通(Qualcomm)的名字來自“quality communications(高質量的通訊)”。這家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的無線通信研發公司,如今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有170多個辦事處,並向100多個製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全球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去年在華收入達到151.4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67億元),佔總收入近三分之二。

這家公司每年會將兩成以上的收入投入研發,30多年來已累計投入超過5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80億元),擁有超過13萬項專利。截至目前,他們在全球簽署了300多份技術許可協議,至今獲得高通技術許可的設備數量超過110億臺。全球搭載其5G解決方案的終端設計已經超過230款,其中就包括小米、vivo、OPPO等國產5G手機。

回顧高通的發展歷程,有兩個重要時刻。第一件事便是推廣CDMA技術,也就是現在我們俗稱的通信標準。這還要從其創始人歐文·雅各布斯說起,上世紀60年代,這位年過半百的退休教授決定再次創業。他在家中召集了6位以前的工作夥伴,共同創立了高通。

他們選擇主攻數字通信和無線通信技術,並堅信這項技術將在未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憑藉著超前的技術眼光,高通迅速積累了數千項CDMA相關專利。並在隨後十餘年時間裡,證明這項技術代表未來,從而一手製定出3G和4G的技術標準。

一年從中國賺走千億,這家美國科技巨頭,5G時代還能“躺贏”嗎?

07年的時候,高通做了另一件大事:推出驍龍芯片。現如今,全球幾乎每臺智能手機中都在用其芯片或專利,例如驍龍855就成了安卓旗艦機的標配。公司兩大收入來源中,芯片業務的營收佔據總營收的70%以上,而專利授權收入的利潤率高達60%,是高通最賺錢的業務。

如果想要讓產品支持2G/3G/4G的話,手機廠商就需要向它支付專利費,而且越是高端手機收費比例越高,這就是所謂的“高通稅”。對於這種收費方式,手機廠商們肯定沒有一個是心甘情願付費的。例如蘋果公司,就試圖通過與英特爾的獨立研發合作繞開高通,並拒絕繼續支付高昂的專利費。然而這場爭鬥還是以蘋果的失敗告終,不得不掏出47億美元進行和解。

在3G/4G通訊技術專利方面,沒有一家公司能與高通抗衡,由此也造就其“躺著賺錢”的局面。而到了5G時代,高通頗有些力不從心,華為、中興在標準、產品和網絡建設等領域日益奠定話語權。在芯片領域同樣迎來對手的挑戰,目前海思、三星的雙模芯片已登場,聯發科、展銳也蓄勢待發。彼此間較量日趨白熱化,誰能從中脫穎而出?我們且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