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催熟”區塊鏈應用,11月中國落地項目量環比大增110%

“1024會議”全面激發了中國區塊鏈應用市場的活力。

根據互鏈脈搏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19年11月,全球共披露區塊鏈應用項目86個,其中中國披露區塊鏈應用項目57個,環比增長約110%。

政策“催熟”區塊鏈應用,11月中國落地項目量環比大增110%

相比較之下,海外市場則顯得極為冷清。11月份,區塊鏈應用項目披露數量僅次於中國的是美國和日本,二者分別有9個和4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泰國緊隨其後,三國各有2個披露項目。


政策“催熟”區塊鏈應用,11月中國落地項目量環比大增110%

從項目主體類型來看,11月份86個應用項目中,政府部門數量最多,尤其是中國各地政府的積極性最高。互鏈脈搏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86個應用項目中,主體類型為政府部門的有33個,其中中國各地政府部門多達28個,佔比超八成。


從行業分佈來看,11月份披露的區塊鏈應用項目覆蓋了16個領域。其中,55.8%的應用項目集中在金融和政務領域,有近22.1%的應用項目集中在供應鏈管理、能源和公益三大領域,剩餘22.1%的應用項目分佈在醫療、物流、貿易、航空航天等11個領域。


政策“催熟”區塊鏈應用,11月中國落地項目量環比大增110%

互鏈脈搏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月,金融和政務兩大領域披露的應用項目數量分別為25個和23個,佔比分別為29.1%和26.7%。


在金融領域,11月份新增項目主要集中在跨境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以及徵信數據共享等方面。


比如跨境金融服務方面,由中國銀行業協會牽頭,11家頭部銀行和4家科技公司共同參與的中國貿易金融跨行交易區塊鏈平臺實現了實現國內信用證、福費廷業務上鍊;國家外匯局山西分局推進的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正式進入試點;光大銀行聯合中國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等銀行機構搭建的跨行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BCFT)正式上線。


在供應鏈金融方面,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推出了品牌商、經銷商、平臺服務商、銀行的四方合作模式——“天貓經銷商供應鏈融資產品”。而在徵信數據共享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由迅雷鏈提供技術支持的廣州市地方金融區塊鏈徵信共享平臺正式啟動。

政策“催熟”區塊鏈應用,11月中國落地項目量環比大增110%

在政務領域,11月份區塊鏈應用項目主要集中在稅務、電子證照及司法等方面。如在稅務方面,深圳市交警局開具了首張首張區塊鏈財政電子票據;深圳南山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推出了能開具區塊鏈電子發票的的自動售貨機;另外,泰國消費稅部門則即將為石油出口商建立基於區塊鏈的退稅系統。


而電子證照方面,深圳市統一政務服務APP“i深圳”上線了“區塊鏈證照”服務;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實現了區塊鏈電子證照+實體證照同步頒發。


在司法應用方面,北京朝陽法院上線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在線平臺;天津市人民檢察院自主研發的減刑假釋信息化辦案平臺也於11月份正式上線運行。


除了金融和政務,11月份在供應鏈管理、能源和公益三大領域也出現了較多的應用項目。互鏈脈搏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供應鏈管理、能源和公益領域分別有10個、5個和4個區塊鏈應用項目。


其中供應鏈管理應用項目多集中在食品、醫藥溯源以及汽車製造及銷售方面。典型的應用如廣州黃沙水產品交易市場試點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食品溯源暨銷售憑證系統;上海國際醫藥供應鏈信息服務平臺揭牌上線,該平臺為進口醫療器械和藥品等行業上下游企業提供從源頭到消費的“端到端”、“可視化”供應鏈信息服務。


在汽車製造及銷售方面,美國區塊鏈公司HashCash Consultants開發一個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網絡,以追蹤用於汽車和電池生產的礦物(如鈷、鎢和鋰)的來源;蘭博基尼則將在其供應鏈運營中試用區塊鏈技術。

在能源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海外,如澳大利亞區塊鏈能源公司Power Ledger與電力零售商Powerclub合作,將基於區塊鏈的能源交易應用虛擬電廠(VPP)整合到Powerclub商業產品中;另外,Power Ledger公司還與印度北方邦(UP)合作試點了一個P2P太陽能貿易項目。而加拿大國土安全局則利用區塊鏈技術跟蹤從北部邊境進入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運輸。

最後在公益領域,廣州首個互聯網+智慧圖書館公益計劃啟動,其利用區塊鏈技術連接捐贈者,與受捐者信息互動,讓捐書公益更透明,更溫暖可信;而南京建鄴區桃園居社區則試點在支付寶裡存儲公益時間、兌換養老服務,且整個流程被記錄在區塊鏈上。在美國,AGC基金會正式發起區塊鏈環保公益平臺,鼓勵全民參與垃圾分類。

互鏈脈搏研究院分析認為,“1024會議”的政策加碼,在極短時間之內“催熟”了大量區塊鏈應用項目。但這種政策“催熟”實質上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它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推動了區塊鏈產業發展及區塊鏈技術應用試水,但另一方面,在當前區塊鏈落地應用仍在“投石問路”的階段,大量區塊鏈應用項目一哄而上,如果應用落地成效與預期相差甚遠,熱潮過後,整個區塊鏈行業或將重回低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