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舞剧院及其郭兰英在蔚县

中国歌剧舞剧院及其郭兰英在蔚县

  1969年4月至1972年3月,中国歌舞剧院150多名演职员在蔚县驻军“接受再教育”。

  据该院负责人张祖寿说:“中央原安排他们去北京郊区小汤山,后因中国京剧院去那里,故而又安排他们来河北蔚县。”

  在蔚县期间,由驻军51056部队管理,派51071(原4646)部队一位副政委具体负责全面管理工作,同地方党政机关不发生任何关系。剧院全部人员编为3个文艺连,分别住在西合营公社的东辛庄村、柳子疃村和北洗冀公社的北洗冀村。

  据当地群众回忆,住东辛庄和柳子疃的主要人员有:

  作曲家:塞克

  剧作家:李波

  舞蹈演员:赵青、陈利文等。

  住北洗冀村的人员有:

  歌唱演员:郭兰英、王昆、王宝珍、沈晓晓、柳石明、柳万雨、周随德、张志青、张扬、王会茹、于连枝、周格、周加福、关金芳等。

  演奏人员:张祖寿、方谱东、王丙炎、王润田、赵居民、邱禄、李树森、侯成达、彭国亮、杨金华等。

  作曲家:梁克祥

  舞美设计:陈赵花

  指挥:曹东旭

  医生:凌庆云

  文艺连驻蔚县的3年中,前段时间没有什么活动,只是同驻军官兵种稻畦定额劳动,行动失去自由,生活异常紧张。后段时间经部队领导批准后,在县城、西合营、北洗冀、东辛庄、东双塔、壶流河水库、辛孟庄炮兵干校等地进行了一些慰问演出,先后演出10场。均以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歌颂“文化大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歌舞节目。诸如《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北京金山上》、《北京有个金太阳》、《看到你们总觉得格外亲》、《老房东查铺》、《南泥湾》、《白毛女》选段、《地道战》主题歌、毛主席语录歌、样板戏选段及舞剧《红色娘子军》、《沂蒙颂》选场等,场场观众爆满,深受欢迎。他们新创作的舞剧《宝莲灯》是出国节目,原计划给蔚县观众演几场,后因上级未批准,没有上演。三年间,来自北京的文艺工作者同驻地群众相处很好,有着深厚的友情。

  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文革”期间,和许多老艺术家一样,难逃厄运,以所谓“5·16”分子被下放到蔚县北洗冀村接受“劳动改造”(后到柳子疃村)。

中国歌剧舞剧院及其郭兰英在蔚县

  郭兰英,山西省平遥县得乐村人,幼年家寒,小名叫凤儿。年仅六岁就到太原一晋剧团学艺,并由师娘起名“郭兰英”,在戏班里饱尝学徒之苦。由于她天赋聪颖勤学好问且悟性很强,十二岁时就能在某些剧中扮演主要角色。年届十四岁被带到张家口同德戏院搭班演戏,虽尚未出徒,但在戏班中已挑起大梁,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主角。

  1945年8月,张家口第一次解放后,郭兰英在革命新文艺的影响下,结束了“台上主人台下奴”的旧艺人生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了华北联大文工团,开始新的艺术征程。在党的春风化雨中,她的思想与艺术都进步很快,1948年在解放了石家庄首次演出歌剧《白毛女》,扮演喜儿,由于她联想到自己的苦难身世,悲愤至极,表演得非常投入,艺术形象生动感人,不仅极大地感染了广大观众,还受到前来观看演出的周恩来副主席的高度赞扬。

  30多年来,郭兰英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竿头再进,刻苦学习坚持练功,一直沿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道路前进。边寨草原、油田厂矿、军营哨所、港口码头都留下她的足迹,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传遍她的歌声,成为人民爱戴的享誉全国名播遐迩的歌唱家。

  郭兰英随团人员来蔚驻到北洗冀村高启慧院(后搬到闫玉荣院)不几天,村民就得知,这次“文艺连”里有在张家口唱过山西梆子的郭兰英,当时她40多岁,中等身材,衣着朴素,走起路来很有精神。来村不久,文艺连即掀起了揪“文艺黑线”人物和“5·16”分子运动,演职员们互相揭发、批判,连部院墙上贴满了大字报,还出现了多幅“打倒‘五·一六’分子郭兰英”的大字标语和揭发郭兰英“罪行”的大字报。在这种环境中,她仍坚持早起调嗓子,练基本功,后来连部对她这些最基本的活动也被阻止。就这样,郭兰英失去了人生自由,不但不能唱歌练功,而且夫妻近在咫尺也不能见面。她只能强压着心中的苦怨,默默地接受“批斗”和“劳动改造”,饱尝农田的劳作之苦。淳朴的驻地群众,从没有把她视为“另类”,人们出于对艺术家的同情和爱护,暗暗地予以关照。特别是房东闫玉荣大娘对她的照料更是无微不至,经常为她做些可口的饭菜,避开监督替她去购销点买白糖,并把自家的母鸡煎好,让她补身子。霜降过后接连降温,衣着单薄的郭兰英难以御寒,闫玉荣悄悄买上棉花,给郭兰英缝上棉衣过冬。一次,郭兰英想给北京有关领导写封信通报情况,但军管很严,不允许寄信。正在愁苦之际,社员郝仲宝(闫玉荣之子)甘冒风险,步行将信送到西合营邮局。

  人民群众对艺术家的关怀,使身陷困境的郭兰英深为感激,同时也激励了她在逆境中战胜困难、正视人生的坚强意志。

  春节前,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以私人名义给郭兰英寄来贺卡,使她倍受鼓舞。之后,境遇逐渐有所好转,她终于历尽艰难挺了过来。

  在两年多的“劳动改造”期间,郭兰英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在心中时时涌动着对乡亲们的深深感念,同时尽心尽力地给乡亲们以回报:她接济过房东,她看到邻居马存前家孩子多、女人有病、生活困难,就将自己的一些衣服送给他们,并送给40元钱……当时一些激进分子知道后,说马存前参加过黄天道,郭兰英帮助了有问题的人,被批斗了好几个晚上。

中国歌剧舞剧院及其郭兰英在蔚县

  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郭兰英于1972年重返北京。生活上虽有改善,但还不能登台演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回京后的郭兰英,没有忘记在危难中帮助过她的乡亲,没有忘记北洗冀的恩人。她经常给房东闫玉荣写信问候,曾给闫玉荣捎来路费,将闫接到北京,给予热情款待,并多次带她游览了首都名胜,还为她买衣物。北洗冀村的村民去京办事,只要郭兰英得知,她就要抽时间看望,为他们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方便。

  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同志们来到蔚县后,当地群众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能看到他们精彩的演出,尤其是想听听郭兰英的歌声。群众的期望,逐级反映,竟成为大家强烈的要求。1970年秋,经上级批准“文艺连”在北洗冀举行一场慰问演出,并批准郭兰英登台表演,以满足群众的要求。消息不胫而走,迅即传遍壶流河沿岸的村庄,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

  演出那天,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们还未走上舞台,台下的观众已摩肩接踵满满当当,足有2万余人。演出虽无完备的乐队伴奏,也没有应有的化妆,但每一曲唱完,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尤其是郭兰英的演唱更受欢迎,郭兰英第三个出演,她一出场就迎来了雷鸣般的掌声,她从《忆苦歌》开始,一气唱了4支歌,那悠扬的歌声,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优美动听,她唱出了情感,唱出了精神,声声扣人心弦,句句给人以美的享受。她的歌声一次次博得观众喝彩。因为她的出演是经上级特批的,故还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唱完后依依留连地向观众致意,人们从内心里迸发出对这位歌唱艺术家的赞颂与感谢。

  那天,台下的观众,来自壶流河南北的四面八方,路程最远的有壶流河北的白草窑和壶流河南的九宫口一带的群众。

  演出已经结束,人们留连忘返,迟迟不愿离去。有的群众还编了顺口溜抒怀。

“听了郭兰英一声唱,浑身有劲心亮堂!”

郭兰英简介

中国歌剧舞剧院及其郭兰英在蔚县

  郭兰英1929年12月生于山西平遥,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晋剧表演艺术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

  1982年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6年在广东番禺郭兰英艺术学校任校长。1989年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等。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2016年2月,参加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歌曲《回声嘹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