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最新发现的一块石碑,昭示了两千年前大汉国威

2017年,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与内蒙古大学专家组成联合考察队,对蒙古国杭爱山南麓一处汉字摩崖石刻进行研究。


一个多月后,联合考察队公布了研究结果,这处摩崖石刻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

塞外最新发现的一块石碑,昭示了两千年前大汉国威


说起班固,我们都知道他的《汉书》,是后世断代史的典范,但与《封燕然山铭》相关联的,是他的一段抗击北匈奴的经历。

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班固的母亲去世,班固悲痛欲绝,决定辞官护送母亲的灵柩返回老家,留下来继续在老家守孝。

而就在班固回乡料理母亲后事之际,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也促成了班固塞外立功的夙愿。

一切都源于侍中窦宪这位大人物的作。他因担心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哥哥齐武王刘縯的后裔都乡侯刘畅争权,竟派刺客杀死了刘畅,结果导致群情激愤,在窦太后的包庇下,才以征讨北匈奴的任务躲过一劫。

班固得知窦宪成为攻伐北匈奴的主帅后,立即修书一封,向窦宪表明了自己疆场立功的心愿。

窦宪很快同意了班固的请求,并任命他为中护军,参与军中谋议。窦宪为什么会这么给班固面子呢?

原因就在于,窦宪是安丰戴侯、大司空窦融的曾孙,窦融则与班固的父亲班彪有旧,两家算世交了,窦宪对班固的才华早有耳闻,他也需要这么一个人,于是一拍即合。

窦宪率军出击,与北匈奴军队在稽落山作战,北匈奴大败,士卒四散逃离,北匈奴单于狼狈不堪,仅率数十名亲信逃走。

窦宪没有放弃,迅速整合军队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才停下脚步。

塞外最新发现的一块石碑,昭示了两千年前大汉国威


这一仗,窦宪大军共斩杀北匈奴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同时受此战影响,来投降的有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

窦宪意气风发,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命班固写下了著名的《封燕然山铭》: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在这篇赞文中,班固将窦宪率军大胜北匈奴军队的燕然山大捷,详尽铺陈描述了一番,表达了对窦宪由衷地敬仰。窦宪对此也非常满意,班固更受器重。

由于《封燕然山铭》写得太过精彩,以及燕然山大捷的辉煌胜利,后世便以“燕然勒功”,作为建立或成就功勋的典故。

北匈奴单于落败逃窜后,北匈奴开始人心离散,窦宪派出司马吴汜、梁讽等人,携带金帛追寻北匈奴单于,企图招降他。

吴汜、梁讽等人一路宣扬大汉国威,前后有一万多人投降。在北海西北的西海,他们追上了穷途末路的北匈奴单于,劝说他仿效当年呼韩邪单于归汉的先例,归附东汉朝廷,这样才能保存国家安定国人。

北匈奴单于本来担心汉军会穷追不舍,彻底消灭北匈奴,见吴汜、梁讽等人言说归附东汉王朝的好处,一下子就放松了,于是率领他的部下与吴汜、梁讽等人一起回到私渠海。

此时,窦宪已经班师回国,驻扎在五原,他的声望再次高涨起来,大臣们纷纷为他道喜,盛赞他的功绩。

窦宪不动声色,又请了一个人担任主记室,并告诉班固,这是他的故人。

班固有些迟疑,他似乎有一种预兆,等窦宪带着那人进门的一瞬间,他乐了:“武仲,真是你!”

“孟坚兄,我们又见面了,这一别已是6年。”来人正是傅毅,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窦宪也很高兴,他对着班固、傅毅说道:“两位先生都是大才,这是我窦某的福气,我们要好好地喝一次。”

说罢,吩咐手下准备宴席,众人觥筹交错,一醉方休。

塞外最新发现的一块石碑,昭示了两千年前大汉国威


汉和帝对窦宪的战绩也很满意,不久下诏任命他为大将军,封爵武阳侯,窦宪因此权震朝廷。

窦宪随后又任命傅毅为司马,仍然与班固一起在自己麾下效命。

北匈奴单于听说汉军已入塞,就派他的弟弟右温禺疑王随吴汜、梁讽等人到京师洛阳,向东汉朝廷进贡,并留下来侍奉汉和帝。

窦宪见北匈奴单于没有亲自到洛阳,认为他还缺乏足够的诚意,便奏请朝廷把右温禺鞮王遣送回北匈奴,准备再次出征。

这时,东汉和北匈奴算是强弱关系易位,班固也期待着在新的历史时刻,立下属于自己的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