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帶來“七煤”之變

是什麼帶來“七煤”之變

劉金奇(中)與建設煤礦負責人探討生產工藝。孫國祥攝

黑龍江日報12月2日訊冬鎖北方。一場寒潮和大雪過後,龍江大地意外地出現了幾日暖陽。是日,煤城七臺河,白天溫度回升到零上。人們走在街上,如沐春風。

進入寒冬又得暖意,人們當然雀躍。而這樣的“雀躍”,恰恰是4月以來逐漸在“七煤”人心裡滋長的一種良好情緒的反映。他們在企業連年跌入低谷的困境中,終於看到了一些“變”的實據和“贏”的希望。

今年一季度公司虧損2.5億元,二季度一舉實現盈利,煤炭產量環比一季度增加64萬噸,二季度實現經營利潤1.1億元。

員工的錢包變鼓了——一線採掘工人月工資從3000~5000元,提升到8000元到1萬元,有的人月工資達到2萬元以上。

有人主動來礦上求職了、幹部職工心氣變足了——多年招工難的新立礦近8個月吸引26人前來應招,其中還有些難得一見的年輕面孔,幹部職工腰桿挺直了。

“七煤”即龍煤七臺河礦業公司,這個曾經號稱“千萬噸局”的企業,近年來產量和效益不斷下跌:規模下滑、虧損持續加大;採深增加、災害日益加重;效益收窄、資金入不敷出;資源枯竭、發展後勁不足。雪上加霜的是,這裡的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幹部職工的心被傷得冰冷。而今,經過2019年從春又到冬的時間洗禮,這裡的一切“突然”發生了向好的變化。

是什麼力量給“七煤”帶來如此的改變?是什麼人正在引領“七煤”走上扭虧增盈的高速跑道?記者幾天來的採訪,將這些問號一一打開。

龍煤集團:大膽“點將”搭平臺用能人

11月21日,一個小型座談會在七臺河礦業公司舉行,參會者有礦黨委書記、礦長、生產技術部長、安全監察和機電裝備的工程師等。在他們的講述中,記者深切地體會到,一直到今年4月之前,“七煤”的產量和效益走過了一個怎樣的“凜冬”。

“七煤”,這個擁有國家保護性開採的三個稀有煤田之一,以煤質優良著稱,以煉焦煤為主,肥煤、1/3焦煤、焦煤等煤種齊全,一直到2016年還保持著連續26年煤炭產量都在1000萬噸的好成績。然而,最近幾年受生產準備滯後、延伸工程不到位等因素影響,產量下滑嚴重,企業虧損額度增大。今年一季度只產煤137萬噸,虧損達2.5億元。

有著60年光榮歷史的企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幾近垮塌,咋辦?“七煤”人說:“除非派來個像劉金奇那樣的能人!”

“七煤”人呼喚的劉金奇,就是那位35年紮根礦山井下,憑藉著對工作的熱愛和勤學肯幹,從一名掘進工成長為隊長、區長、礦長、公司副總的好乾部;就是那位多次臨危受命讓煤礦生產起死回生的礦山“奇人”;就是那位先後榮獲全國及省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感動中國的礦工“十大傑出人物”稱號的優秀企業家。(黑龍江日報曾於2019年1月25日起刊發《一塊“黑金”,一部傳奇》等關於劉金奇的連續報道。)

幸運的是,“七煤”人的呼聲,恰好和龍煤集團謀劃實施的一項新舉措完全契合,這項新舉措,就是要通過對企業用人機制的改革,打破“七煤”僵局。

今年4月,龍煤集團積極落實2018年底省委第六巡視組提出的問題整改意見,將龍煤七臺河礦業公司作為一個改革突破口,全面按照現代企業用人制度配備公司管理層,任命張長山為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另設總經理一職,將“七煤”人呼喚的優秀企業家劉金奇破格提拔,擔任七臺河礦業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4月8日,七臺河礦業公司召開幹部大會,宣佈了龍煤集團黨委關於七臺河礦業公司相關領導幹部任免職的決定。

劉金奇又一次臨危受命,離開他奮鬥30多年並託舉他成長的雙鴨山礦業公司,在“七煤”走馬上任了。他將如何把七煤公司這個失去了信心的團隊集結起來,他將怎樣握緊並使用這根新的指揮棒?

劉金奇:不唱獨角戲奏響協奏曲

“好一個劉金奇,上午宣佈上任,下午就下井,隔天就讓全公司提高煤炭產量0.3萬噸!”七煤公司專職黨委副書記李建國,面對記者這樣感嘆。

原來,4月8日劉金奇下礦井後,很快就發現礦下運煤車皮存在週轉不暢的問題,他立刻提出解決辦法。4月10日,“七煤”產量就發生了變化,從日產煤1.7萬噸提高到日產2萬噸。

4月19日,七煤公司新班子上任後11天召開二季度黨委書記聯席會,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長山提出“換思想、算細賬、抓管理”的企業發展思路。他說,劉金奇是國有資產的忠誠捍衛者,公司黨委明確提出:“跟著金奇學,跟著金奇幹,跟上金奇步”,號召全公司黨員幹部學習劉金奇精神。

“七煤”出好煤,但是井下采煤面十分艱苦,是極薄煤層,工作面都在0.8米左右,最低處不足0.6米,工人採煤只能跪著、趴著。而50多歲的劉金奇下礦井,就常常是在這種相當於桌子底下那樣的高度中匍匐前進,走走爬爬,磕頭撞腰難免。但也正是這種十分到位的實地調研,讓劉金奇對“七煤”的井下現狀有了全面的判斷:要以減少失誤為切入點,充分挖掘企業現有的資源和優勢,激活安全、質量、效益、效率、科技、結構、資源、隊伍等各個要素,使各個要素達到最佳的配置。

“欠產是眼前最大的問題,那就重點解決這個問題。”

重樹井下工人現場交接班制度,抓“工時利用”,每個小班多出50噸煤;工作對錶,一改一個月才看收入賬“一揭兩瞪眼”為日曬成績單,建立全公司管理層微信群,每天通報生產報表,讓完不成任務的幹部臉上掛不住;工資對標,“採10000掘8000”,鼓勵多產多賺錢。

錢往哪裡走,人往哪裡流。今年二季度前兩個月,七煤公司拿出200萬元,重獎超額完成生產目標的煤礦,有的職工工資達到2萬元以上,有的一線班組隊長月工資拿到3萬元。同時,煤礦產量實現了恢復性提升,在5個半礦停產整合的情況下,七煤公司用其餘的幾個礦支撐起原來10個礦的產量,產量效益均超過上年同期水平。

幾個月內,七煤公司湧現出千尺井下采煤隊“楊家將、“侯家軍”,湧現出為抵抗洪水26小時盯在井下的掘進礦長杜文斌和喊出“我是黨員我先上”的礦工黨員桂殿友等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出現了袁安家、劉金生、王建秋等18個創新勞模工作室,他們創造的100餘種創新項目成為企業困難時期扭虧創效的“孵化器”。

“劉金奇精神”在七臺河礦區落地見響,“七煤”的人和礦都真的發生了改變。

“七煤”變奏引行業共振

“七煤”的變化,有目共睹。

新興礦黨委書記董自生說,他未接觸劉金奇本人就聽說他的“傳奇”,但自己心裡還是總嘀咕,能有那麼神奇嗎?僅僅過去幾個月,說起他們的金奇總經理,董自生用了“顛覆”這個詞。他親眼見證了一個個“奇蹟”的誕生。

11月22日一大早,七煤公司建設礦一處煤倉外的傳送帶因天氣寒冷而凍住,礦機關工作人員30多人臨時接到支援搶修任務,二話不說驅車前來增援。

建設礦黨委書記楊立軍說,這樣的“臨時任務”其實經常有,自從龍煤集團提出弘揚“忠誠、實幹、創新、有為、乾淨”的劉金奇精神,幹部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建設礦礦長王東海說,跟金奇總經理下礦一走4個小時,自己都跟不上趟兒。金奇不咋批評人,完不成任務就一勁問“有啥問題”,只要我說出來,他就能解決。對他,我是一百個服啊!

令王東海們信服的還有劉金奇提議設立的“工傷考核獎”。“七煤”人工傷多全龍煤都出名,跟採煤環境有關,更大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工人經常性磕手、碰腳、傷半月板、骨折,工傷人數是龍煤集團其他3個公司工傷人數的總和。

“不如把這些賠償和治病的錢獎勵給工人,讓大家少出工傷、不出工傷還能多拿錢!”“七煤”新班子上任,董事會拍板同意劉金奇的提議,設立“工傷考核獎”,專獎無工傷班組。反之,一人出工傷就影響全班組人收入。9月、10月,七煤公司拿出460多萬元現金,在總結大會上當場讓各礦礦長抱走。

“這一招真靈,連續兩個月了,‘七煤’的工傷人數直線下降。擱以前,一個礦的工傷者都比現在全公司多啊!”七煤公司安監局主任工程師李長春對此十分歎服。

給企業減負,又保護了工人安全,這樣人性化又能讓企業管理良性循環的好政策接連出臺。

然而,“七煤”如今的變化還只是一個序曲。新班子上任後的二季度,七煤公司環比增產64萬噸,盈利1.1億元,可經過8月份一場30年不遇的洪水侵襲,七煤公司三季度環比減產25萬噸,虧損1073萬元。為企業面臨的危機,劉金奇急;為企業謀出路,他晚上不吃安眠藥睡不著覺。如今,劉金奇和公司班子成員開始謀劃一項挖潛增量增收的舉措,利用充填採礦技術,置換保安煤柱、邊角殘煤等煤炭資源。如果投產,每年每個礦能增加20萬噸產量,人們期望這一技術在今年12月底為“七煤”創收顯效。

劉金奇說,“七煤”走出了一個困難的時期,雖然扭虧,但遠未脫困,改革脫困的任務還很艱鉅。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優化存量、引導增量,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引領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推進企業的改革和創新,讓幹部職工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提振信心。

今年7月,省國資委向所屬企業下發通知,在全系統開展向黨員先鋒劉金奇同志學習活動。省國資委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劉金奇信仰堅定、對黨忠誠、愛企愛民的政治品格;學習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腳踏實地的務實作風;學習他尊重科學、鑽研技術、善解難題的企業家品質;學習他不負使命、無畏無懼、履職盡責的擔當作為;學習他心靜身正、乾淨幹事、淡泊名利的清正本色。

改革攻堅,未有窮期。在引領礦山高質量發展的舞臺上,劉金奇和他的“七煤”團隊正在合奏一支昂揚奮進的交響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