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農民辛苦掙錢,回村後,花錢卻很大方,咋回事?"

現在的農村,發展越來越好,變化越來越大,農民朋友也不再靠種地為生,更多的人把目光轉移在打工、經商上,很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因文化和技術受限,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基本都是靠賣體力賺錢,尤其是那些在工地上班的農民工,賺錢異常辛苦,每年除了春節或工地沒事做之外,大多數時間都在幹活,辛辛苦苦一年,能攢下來的錢也不多,孩子上學,贍養父母都要花掉一大半工資,如果家裡有老病號的話,想攢錢買車、買房就更難了。

雖然說農民在城裡賺錢很辛苦,也很節約,但他們從來不虧欠妻兒父母,只要家裡需要錢,都會提前借支,保證家裡的老人和妻兒有錢花,這樣自己也很幸福,不過,在近些年,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很多農民在城裡辛苦掙錢,但只要回到農村老家,在花錢方面卻很大方,尤其是農村的年輕人,花錢更痛快,一晚上花一兩千都不覺得心疼,這是為何呢?是怕丟面子嗎?咱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關於這種表現,相信農民朋友已經有所察覺,不管是過年還是平時,很多從城裡回來的村民或親戚都有這種表現,有的甚至可以用“土豪”來形容,花錢大手大腳,穿著也很高檔,抽的都是好煙,在牌桌或酒桌上也很豪爽,親友聚會,都會提前去買單,那麼問題來了,農民進城打工賺錢本來就辛苦,回家後,花錢卻這麼痛苦,這是為何?經分析,筆者認為是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是為了維繫好周圍的人情圈和關係網

大家都知道,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也是一個人情社會,生活圈就那麼大,回到農村,每天都要面對熟人和親人,在外面混得好不好,村民的看法也不同,如果你混得差,有些人會看不起你,也會讓父母丟掉面子,但如果你混得好,別人會另眼相看,在父母面前也會誇讚你,說你有本事,所以,有些人回村後,花錢很痛苦,也是為了面子,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好周邊的人情圈和關係網,這樣一來還能給農村的父母帶來許多幫助。

第二是因為回村花錢不大方會被人說閒話

在農村,每個人都想出人頭地,為家人爭光,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表現,在外面掙錢雖說辛苦,但回家後,要面對的都是自己的親人和族人,如果回家都捨不得花錢,那麼別人會說你小氣,不會做人。再說很多農民都是過年回家一次,這個時候花錢痛快,也是為了讓家人能開開心心的過年,如果連過年都捨不得花錢,親戚和村民來串門,看到你這種生活狀況,也會在背後說你不是,所以,很多農民回到自己的家鄉後都會痛快花錢。

當然,這個現象也不是說農村地區才有,在城市也一樣,更不是說每個人都會這樣做,有些農民朋友回到村裡卻很低調,有錢也不會攀比顯擺,因為他們都知道其中的利弊,所以,這些人回家在花錢方面不會大手大腳,都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花錢,只要把周邊的關係網維護好即可,錢基本都花在了刀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