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城雅號趣談,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刺桐城雅號趣談,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刺桐城雅號趣談,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地名來歷和地域變遷

  泉州在福建舉足輕重,在全國也頗負盛名。僅躋於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列,全省頭一個擷取此頂桂冠,就有不少話兒可談。

  泉州這名稱,最早出現在隋朝初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據歷史記載,隋滅陳後,把豐州改名泉州,廢建安、南安兩郡為縣,劃歸泉州管轄。但那時的泉州不是現在的泉州,而是福州。其所轄範圍,相當於福建全省。所以,那時的泉州,實際上就相當於現在的福建。

  泉州這名稱在本土落地生根,是從唐景雲二年開始的,距今也1200多年了。福州之所以叫“泉州”,是因為那裡“地開三尺即見泉”;而泉州呢?據《府志》載,乃因清源山之虎乳泉,“味甘而潔,湛然澄清”,因以得名。可見,這來歷也很有魅力。

  泉州所轄地域代有變遷。概而言之,大抵大時北到閩江下游,南到金、廈等地,連澎湖也曾隸屬泉州,稱“泉州外府”。但此後固定的範圍,大概與原晉江地區相仿。這是明洪武年間定下來的。明代福建有“八府一州,泉州是八府之一;清代福建的“九府二州”,泉州府領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五縣和馬巷、廈防二廳,就與原晉江地區差不多。

所以,泉州更準確地說就是晉江流域一帶。這是歷史形成的。晉江,發源於戴雲山麓,以“晉南渡時,衣冠避地者多沿江而居”得名,全長400多公里,東溪和西溪分別從永春和安溪匯聚而來,在南安雙溪口匯合流入泉州平原,滋潤著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哺育出璀璨的歷史和文化。所以,泉州和晉江、晉江和泉州密不可分,它是述說泉州時不能不首先涉及的。

刺桐城雅號趣談,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鯉魚城的形成

  泉州別名鯉城。這是因為她的城郭形似鯉魚而得名的。

  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泉州之有像樣的城郭,除卻早期的衙城外,傳說始於唐天祐三年(公元906年),距今1000多年了。但那時的泉州城,規模只有三里左右,稱“子城”。其範圍北至北鼓樓(今公共體育場)、南至南鼓樓(今花巷口)、東至東鼓樓(今南俊巷口)、西至西鼓樓(今會通巷口),是南唐節度使王審知建的。

  到了南唐保大四年(公元946年),節度使留從效擴建城郭,規模一下子從3裡增加到20裡,稱“羅城”。這是泉州的第二個城郭。

  泉州的第三個城郭,是宋紹定年間(公元1228-1233年)郡守遊九功建的。但他沒有改動舊城,而是在羅城以南靠近晉江的地方,築起一道438丈的長牆,以保護當時大量來華經商的外國人,稱“翼城”。

  至於將泉州連成形似鯉魚的大城,卻是元朝的事。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監郡偰立玉“擴羅就翼”,就是把羅城南城牆拆掉,將城區擴大到翼城,並把它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周圍30裡的上寬下狹的長形城郭,鯉魚城到了這時,才算形成。

  泉州的城郭幾經滄桑,現在城牆無處可尋了。但其陳蹤遺蹟,還是可以找到的。

  子城的範圍上面講過了。羅城呢?現在橫貫泉州市區,與塗門街、新門街平行的,連接通淮門和臨漳門的濠溝,就是羅城的南城河。其北側的“後城街”,名稱來歷大概與羅城有關,可它現在卻處在市區的中心。

至於整個鯉城,只要看一看古城的七個城門的遺址,就清楚了,它與解放前泉州的舊城區,基本上是一致的。

刺桐城雅號趣談,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名副其實的“溫陵”

  溫陵,是泉州的別稱。其實,它的出現比泉州還早,甚至在泉州還未建城之前,這片土地早就叫溫陵了。因此,與其說它是泉州的別稱,不如說是古稱。

  溫陵,不言而喻,是指這裡的地形和氣候而言的。即氣候溫和,地屬丘陵。

  泉州的確是這樣。它地處清源山之南,背風向陽,又瀕臨東海,惠風和暢,而且地處亞熱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冷暖適度,氣候宜人。所以宋代的錢熙寫詩讚清源山說:“巍峨堆壓郡城陰,秀出天涯幾萬尋。翠影倒時吞半郭,嵐光凝處滴疏林。”不僅如此,清源山的餘脈,還盤桓起伏於市區,形成了四五個小小的山丘,它們分別是:

東北隅的虎頭山,北隅的雲山,東隅的鸚鵡山,西隅的昇文山和峨山。

虎頭山又名松灣,相傳那裡有晉代古松四株而得名。其地即今之崇福寺一帶。雲山就是現在的公共體育場。宋代州治就設在這裡,至今仍是古榕林立,直插雲天,濃廕庇日,嵐氣氤氳。鸚鵡山在承天寺之後,因山上有巨石卓立如鸚鵡而得名,宋王十朋稱它是“泉南傑出一高峰”。昇文山上面多奇石,宋代狀元曾從龍的家就在這裡。明代陳章應“以科第特起泉中”,其後代為豎坊曰“龍頭裡”,所以後來改稱龍頭山。峨山在龍頭山以西,因山上有峨泉而得名。

上述這些小山歷經千年,閱盡人間滄桑,同時也因此而不斷地被刨低剷平,或蓋了寺廟,或廢為民居。到了現在,“山”看不出來了,只留下蜿蜓起伏的地勢,供後人憑弔。

對泉州這種地形和氣候特點描述得最為生動的,莫過於從北方流寓於此的晚唐詩人韓偓了。他在《清源山南臺巖》一詩中寫道:

無奈離腸九日回,強攄懷抱立高臺。

中華地向城邊盡,外國雲從島上來。

四序有花長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

日宮紫氣生冠冕,試望扶桑病眼開。

刺桐城雅號趣談,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刺桐城雅號趣談

  宋代詩人呂造在詠泉州的詩中說:“閩海雲霞繞刺桐,往年城郭為誰封?”其實,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當年泉州那些高大繁茂、花紅似火的刺桐,是五代時節度使留從效擴建城郭時種的,泉州也因此得了個雅號:刺桐城。

  刺桐,原產於印度和馬來西亞,唐宋以來,福建不少地方就引種了它,但種得最多的還是泉州。歷代詩人對刺桐的題詠不少。這恐怕是因為它的美麗和富有獨特的南國情趣,特別容易繚人情思吧。

刺桐城雅號趣談,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宋普濟和尚在《五燈會元》一書中說,刺桐還有這麼個頗為神奇的特性;每年先萌芽後開花,則其年豐,否則反是。所以刺桐又名“瑞桐”。因為這一點,在宋代還引出一場小小的爭論哩。

爭論的一方是作為廉訪使來泉的丁渭,他很希望能先看到刺桐的青葉,使泉州年穀豐熟,於是曾寫下這麼一首詩:

聞得鄉人說刺桐,葉先花發卜年豐。

我今到此憂民切,只愛青青不愛紅。

爭論的另一方是到泉州來當郡守的王十朋,他與丁渭抱有相同的願望,但他不相信先芽後花或先花後芽那一套讖語。為此也寫下了一首詩:

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傘欲燒空。

花先花後年俱熟,莫道時人不愛紅

吟詠刺桐的詩,到元代以後就少了。這大概是因為樹逐步減少的緣故吧。到了現代,這種樹就更少了。所以郭沫若來到泉州,曾發出過“刺桐花謝刺桐城”的慨嘆!黃壽祺先生在遙想當年泉州刺桐花開滿城的景象時,曾留下這樣的詩句:

泉城已渺刺桐花,空有佳名異代誇。

寄語州人勤補種,好教萬樹燦朱霞。

  可喜的是,近年來,在開元寺石欄前,在百源川池靠華僑大廈的一側,已補種了一些刺桐樹。願關心刺桐的泉州遊客,切莫忘記到那裡,一睹它的風采!

刺桐城雅號趣談,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刺桐城雅號趣談,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刺桐城雅號趣談,泉州這個鯉魚城,是怎樣形成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