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传》章君榖,一个背靠租界的小混混,被国人捧上了神坛

《杜月笙传》:章君榖,一个背靠租界的小混混,被国人捧上了神坛

《杜月笙传》章君榖,一个背靠租界的小混混,被国人捧上了神坛

杜月笙何人,想必人人都知道。旧时代的经历者,无不听说过上海滩杜老板的威名。或者,在新政权成立之后,杜月笙的一切所作所为都会被当局作为旧社会的累累罪恶来教育人们,反复让人们忆苦思甜。你瞧,人民政府雷厉风行的铁血政策,将延续千百年来的地下帮会江湖一举摧垮,而这个庞大的组织代表着旧社会里暗无见天日的一面,孳生着遍布天地的蚊蝇虫蛆。

当杜月笙已经成为野史写作的一个热点对象时,阅读者们对他形成了一个新的共识,流氓为非作恶的形象退场,他的发家史成为中国特色的成功学一个活生生案例。人们更是羡慕他作为枭雄叱诧风云的一面,尤其是在多种强权势力之间进出自如,平衡好各种关系。章君榖的三卷本一登场,有屠龙宝刀亮相武林的味道,其他跟杜月笙有关的传记,都倏忽成为浮云。

《杜月笙传》章君榖,一个背靠租界的小混混,被国人捧上了神坛

最不寻常的难处在于,杜月笙门下,包括他自己,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甚至很多人大字不识一斗,这注定他们无法留下日记、书信等文字物件。恒社中的健将,在孤岛台湾上几乎只能见到万墨林有像样的回忆文字出产。所以,身为新闻记者的章君榖,他搜集材料的唯一之道只能是提着收音机穿大街走小巷,耐心倾听别人的回忆。同时,帮会之事很多是见不得日光的,不像政府政策有公开的报道和记录,于是录音带成为了孤证。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并称上海滩流氓三大亨,黄金荣为首,亦是杜、张二人的长辈、带路提携者。张啸林在抗战期间因为附逆,被戴笠除掉。黄金荣早早退隐江湖,剩下杜月笙在抗战期间可圈可点的表现。杜的作为,从组织别动队配合军统在日军后方骚乱行刺,到退至重庆后主持红十字会工作,算是为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门下的青年徒子徒孙们,在接受短暂仓促的军事训练后,就在上海南市和苏州河两岸与日军交战,乌合之众对抗精良的正规军,自然是以伤亡惨重彰显了民族气节。

《杜月笙传》章君榖,一个背靠租界的小混混,被国人捧上了神坛

抗战胜利后的国民政府,并没有就此卖脸面给他。以为上海市市长或者副市长职位顺理成章归自己的杜月笙,兴冲冲回到上海时,他吃惊地发现约好的欢迎仪式被撤销了,代替旗帜和花环的是“杜月笙是黑势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标语。后来,当黄金荣相应新政府的号召,亲自扫大街以示悔改姿态,并且不断地公开声称后悔、要改造、重新做人、将功赎罪的时候,杜月笙已经咽气归去了。

但中国朝代更替的吊诡之处在于,当一个阶级被打倒清算时,位于顶端的人物往往能成为统战对象,被拉上一个无关轻重的座椅上赋予闲职,苦的是旧势力中的中下层人士。所以,黄金荣过得不算最惨,在他扫马路之前,尚有惨淡的体面。但作为活埋汪寿华,杜月笙门下的两位执行者马祥生和叶焯山,在大军进城后很快就被押到沪西进行公审、枪决。

《杜月笙传》章君榖,一个背靠租界的小混混,被国人捧上了神坛

躲避在香港的杜月笙,在国共两边都不得好,在个人私交之外,国共双方从骨子里都是反感杜月笙的,这边,新政权甫一建立成型,就开始清理反动会道门,其实“反动”这个词完全是个修辞上的累赘,因为一切会道门、一切官方之外的社会组织力量,都在清算的账单上。

杜所领导的帮会势力,是对政府当局的一大挑战,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在挑衅政府的权威,在现代化的国家政治治理日渐成熟时,这样的非国家行为共同体面临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黄金荣和杜月笙的坐大,得益自他们身处多种势力犬牙交错的环境中,当国民政府收回上海租界后,欲图大一统的的中央权力开始将杜月笙视作绊脚石,而非大革命时期的得力助手。

《杜月笙传》章君榖,一个背靠租界的小混混,被国人捧上了神坛

杜月笙,连同他的江湖时代,就此一去不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