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周圍神經損傷,請一定要注意

明顯的外傷導致的神經損傷相對容易診斷,但是,周圍神經的慢性損傷表現不典型,常常被臨床醫生誤解,也不被患者重視,可是,一旦等到症狀嚴重時,神經損傷已經到來晚期,治療效果不佳,甚至功能完全喪失。這些常見的周圍神經損傷有下列幾種:

  一,腕管綜合症。這是由於正中神經在手腕部受到慢性損傷所致。原因包括反覆的屈伸手腕,手腕關節炎、腕關節骨折後遺症、腫瘤等。主要表現是不明原因的手指麻木感,發生在拇指食指中指和環指橈側半,根據神經損傷的嚴重程度不同,手指麻木的程度不同,容易被忽視,而非專業醫生有不能準確及時診斷,因而常常延誤病的治療,嚴重時會出現手掌大魚際肌萎縮,拇指不能做対掌運動,即手無力感。此時即使手術治療,效果也有限,如果能早期及時手術治療,可以完全治癒。當然,手術者必須是專業手外科醫生,因為手術不當,不僅不能完全解決神經損傷的問題,還可能造成新的問題,即發生神經掌皮支神經瘤,患者疼痛不已。

常見的周圍神經損傷,請一定要注意

  二,肘管綜合症。這是由於尺神經在肘部內後側神經溝內反覆磨損受壓所致,俗稱“麻筋”。神經損傷早期,病情隱蔽,不容易早期發現,患者主要出現的是小指和環指的麻木感,或者只是感覺手指無法捏起一根針等。到醫院檢查,醫生常常診斷為“頸椎病”,相關的治療往往沒有效果,一直到突然發現手掌背側的肌肉開始萎縮,手像一個枯骨手,此時才引起重視,可是,此時即使手術,手部的功能恢復的幾率很小了。我接診的很多患者就是這種情況,早期沒有引起重視,或者找的醫生沒有幫助診斷清楚,等通過其他人推薦找到我們時,已經是晚期了,非常遺憾。

  三,胸廓出口綜合症。這是臂叢神經在頸部胸廓出口部受壓產生的神經損害。這個病是最容易與頸椎病混淆的一種周圍神經損傷。因為受壓部位正好也位於頸部,而此處的周圍神經還沒有完全分成各自獨立的神經支,因此,神經損傷後的臨床表現非常不典型,即使是專業的手外科醫生,也不容易診斷,需要經驗豐富的高年資醫生來鑑別診斷。胸廓出口綜合症有特殊的檢查方法,但這些方法並不是高端的儀器,而是醫生的經驗,臂叢神經和血管走行在同一個間隙內,當神經受壓時,血管同樣受壓,因此,間接地通過血管的變化來判斷神經損傷的部位,這是其中的一個方法。

常見的周圍神經損傷,請一定要注意

  四,梨狀肌綜合症:這是坐骨神經在臀部過坐骨大孔時受梨狀肌等結構的慢性磨損卡壓所致。俗稱“坐骨神經痛”,這種周圍神經損傷特別容易和”腰椎間盤突出症”混淆。在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兩種疾病混淆的情況,最常見的是醫生一股腦把所有腰腿痛全部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當然,按照“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梨狀肌綜合症也會有效果,比如:臥硬板床,靜臥休息,避免彎腰搬重物,退步走,口服消腫藥物和消炎止痛藥物,以及神經營養藥物的治療,部分患者也採用針灸理療的方法治療,也會取得效果。但是這種疾病有其特殊的情況,腰間盤突出症患者是不能久坐,當症狀好轉後要進行腰部肌肉的功能鍛鍊,而梨狀肌綜合症患者卻要慎重,因為不當的鍛鍊方法會加重神經的卡壓和損傷,再次出現症狀加重,由於坐骨神經是四肢最長的神經,一旦損傷,恢復效果差,遺留的後遺症多。要特別重視。

  五,橈管綜合症:這是橈神經在肘部掌側橈神經管內受壓所致。橈神經從上臂外側經肘部前側向遠端走行,分為深支和淺支,深支經Frose弓穿旋後肌進入前臂背側,支配手及腕的伸肌腱。臨床常見的情況是,患者睡覺醒來突然發現手腕不能抬起,即發生垂腕的表現,自覺前臂無力腫脹感。也有的患者開始發生手腕或手指伸直無力,逐漸出現無法伸直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對於前者,可以觀察2-3周,如果沒有任何恢復,要及時手術,而對後者來說,儘早手術是神經恢復的最佳方法。一般來說,手術後神經功能並不能馬上恢復,仍然需要一段神經的修復,甚至嚴重者無法恢復。在眾多的橈管綜合症患者中,我們只有一例女性患者在術後第二日便完全恢復正常,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神經損傷的治療原則。

常見的周圍神經損傷,請一定要注意

  六,跗骨綜合症:這是下肢脛神經在內踝部受壓所致,主要表現是足底和足內側麻木感,部分患者會出現疼痛的情況。需要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相鑑別。

  七,腓管綜合症:這是下肢腓總神經在小腿上段外側腓神經管處受壓所致。這個部位比較特殊,用手摸膝關節外側最突出的骨頭,他的下面即是腓總神經穿過的地方。此處,神經緊貼的骨頭從後方繞到前外側方,因此,神經不僅自身容易收到周圍結構的卡壓磨損,也特別容易被外面的外力所損傷。其中,如果石膏託位置不合適,也會因反覆卡壓導致神經損傷,我們也救治過這種情況的患者。這個神經損傷也是最常見的醫源性神經損傷。需要引起醫生的重視。同樣,對於老百姓而言,自身對此處的保護要尤其上心。腓管綜合症的主要表現就是足下垂,即行走是踝關節無法抬起,容易摔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