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貴為皇子,卻誅殺親哥哥餓死生親,為何後世卻誇他是盛世明君

中國古代最讓人想要的恐怕就是皇位了,成為皇帝可以想要什麼有什麼。許多的皇子、王爺為了皇位可說是爭得頭破血流,不少的皇帝都是帶著親人的命當上皇帝的。比如說,戰國後期餓死父親殺死兄長的趙惠文王,但他被稱為一代明君,這是為什麼呢?

此人贵为皇子,却诛杀亲哥哥饿死生亲,为何后世却夸他是盛世明君

趙惠文王生於公元前309年,嬴姓趙氏,名何。嬴姓據史書記載是秦國跟趙國的國姓,嬴姓有十四氏,其中就包括了的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繆、鍾、費、瞿等姓。趙惠文王的母親是趙武靈王的第二任皇后,名孟姚。

此人贵为皇子,却诛杀亲哥哥饿死生亲,为何后世却夸他是盛世明君

趙武靈王十六年(公元前310年)時,趙武靈王有一天夢見了一個少女鼓琴唱歌。夢醒以後就非常的想見這個少女,他就在宴會上問各位王公大臣,並且詳細的描述了一番這個少女長相。吳廣一聽,這不是我女兒嗎?於是就把孟姚獻給了趙武靈王,孟姚長得好看,進宮之後就很受寵愛。為此,趙武靈王還把原本娶的皇后韓國國君的女兒廢了,把太子趙章也廢了,孟姚就當上了皇后,兒子趙何成為太子。

此人贵为皇子,却诛杀亲哥哥饿死生亲,为何后世却夸他是盛世明君

孟姚去世的第二年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就把王位傳給太子何。因為覺得對不起趙章就給他了一個安陽君,想要一國兩王。趙武靈王先是封安陽君後就給了趙章一個大臣田不禮,然後思考很久想把趙章立為代王跟趙王何一樣,自己就作為主父管理二王。這個計劃被宰相肥義知道了以後極力反對,肥義就把事情透露給趙何。

趙何是個聰明的君主,他把這件事告訴趙王跟田不禮暗示他們起兵謀反。前295年,趙武靈王帶著趙惠文王跟趙章前往沙丘宮遊玩,趙章沒忍住出手了。他讓田不禮假借主父的名義把趙何邀請過來,肥義感覺這件事不對勁,就自己先去,結果不幸在去的路上被人砍死。

此人贵为皇子,却诛杀亲哥哥饿死生亲,为何后世却夸他是盛世明君

趙章一看沒殺對,就帶著士兵去攻打趙何的宮殿,但趙何早有準備,打得趙章逃往主父宮。李兌跟趙成前往主父宮後讓主父交出趙章,但是他不願意,無奈只能動用武力了,混亂之中趙章被誅殺。而主父,沒有人願意揹負殺父殺君的名義,不過為了正統國君趙何的利益,他們想了一個辦法。讓人在宮外大喊:“後出者夷”,宮人一聽急忙都跑了出來,只有主父在裡面不被放出來。

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宮人的趙武靈王想拼命,但李兌跟趙成他們只是圍住他也不動手也不讓他出去。趙何對這件事不聞不問,三個月後才讓人去主父宮處理被餓死的趙武靈王,為他發喪。為什麼說趙何是個明君呢?因為他上任之後的一系列措施。

此人贵为皇子,却诛杀亲哥哥饿死生亲,为何后世却夸他是盛世明君

他任用樂毅跟平原君趙勝為相,樂毅曾經在燕國帶著兵創造了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來趙國是因為他被燕惠王猜忌,而趙何對樂毅十分尊重。平原君趙勝是趙惠文王的弟弟,以賢能文明,之後更是輔佐了惠文王的兒子孝成王,在長平之戰後散盡家財助孝成王解了邯鄲之圍。

另外兩個手下就比較有名了,完璧歸趙與負荊請罪的主人公廉頗跟藺相如,他們之間的和解也免不了趙惠文王的作用。趙惠文王還有一點是他願意聽忠臣的諫言,比如說在秦國要求以城換璧的時候能聽取宦官繆賢的建議,召見藺相如並聽取他的建議。也勇敢的為了國家前往澠池赴一場“鴻門宴”,他在位時期的趙國是當時唯一能跟強秦抗衡的國家。

此人贵为皇子,却诛杀亲哥哥饿死生亲,为何后世却夸他是盛世明君

趙惠文王使得原本弱小的趙國能在很長時間內,與強大的秦國抗衡,能不說他是一個明君嗎?至於殺死兄長餓死父親,也是他不得已的舉動吧,為了皇位能穩定。在歷史上,沾滿親人鮮血的皇帝也不止他一個,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殺死了長兄和四弟李元吉,並逼迫李淵讓位給自己,但能否認他後來的功績,說他不是個好皇帝嗎?

參考資料:《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列女傳》、《廉頗藺相如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