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幸福雁江 脫貧路上一路創新一路歌

寒冷的冬季,行走在資陽市雁江區,隨處可見各種脫貧產業蓬勃發展,這裡人居環境大變樣,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家換了新顏:房屋新貼了瓷磚,廁所變得寬敞明亮,一個個豬圈、羊圈打掃得乾乾淨淨,庭院裡種滿了各種瓜果蔬菜……


  近年來,雁江區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捷報頻傳,湧現出一個個創新之舉。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刺之年,雁江區把2019年作為全區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年”,全力推動26個貧困村、4300名貧困人口脫貧工作,50個已退出貧困村、5萬已脫貧人口持續穩定達標。截至目前,雁江區76個貧困村已全部退出,53399名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7.1%下降至0。
  創新,成為了雁江區脫貧攻堅的靈魂和主要抓手,雁江區正靠著它,在脫貧路上一路高歌猛進,譜寫動人樂章。

資陽:幸福雁江 脫貧路上一路創新一路歌

陽光百果園。

大手筆搭配“土辦法” 創新推進脫貧產業大發展
  脫貧攻堅,發展產業是重中之重。雁江區將產業扶貧納入“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實施貧困村產業提質、新型主體培育、農業品牌創建、支撐體系建設和集體經濟強村“五大工程”,確保全區80%以上的貧困戶在產業扶貧鏈條上長期受益。雁江區在脫貧攻堅中,既有統籌規劃、連片發展的大手筆,也有基層幹部群眾從小處著手、因地制宜、創新舉措搭配的“土辦法”,一個個創新之舉既幫助貧困群眾增加了經濟收入,又推動了當地鎮村經濟和產業大發展。
  創新實施“飛地抱團”模式,解決脫貧產業發展難題。面對部分村民的戀土情結和不願出租自家土地,導致產業不能相對集中連片發展,集體經濟發展受阻的困境,雁江區鎮村三級聯動,創新推出“飛地抱團”模式。“飛地”就是“飛”過因各種原因不能流轉的土地,使貧困村集體產業相對集中、連片發展,解決貧困村產業用地規模化發展難題;“抱團”則是通過“龍頭企業+聯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人人有股份,人人可分紅,最大限度保障貧困戶利益。


  在雁江區迎接鎮的前豐村、東庵村、龍家村3個貧困村、12個插花式非貧困村和剩餘村通過“抱團聯村”發展方式組建鎮級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參與率達100%,鎮級專業合作社與陽光百果園公司簽訂了建設聯村集體經濟產業扶貧示範園投資合作協議。2019年,三個貧困村集體經濟依靠百果園的合作項目,實現集體經濟收入8.916萬元,貧困戶也靠在合作社務工和分紅,增收明顯。正如迎接鎮黨委書記賀利勇所說,“飛地抱團”發展模式可行性高,既能跨村實施,又能充分實現集體增收、企業增效、幫扶增力、脫貧增速的“四增”目的。
  創新實施“變棄為寶”,集體經濟開出幸福花。雁江區老君鎮大溪村是典型的貧困村,許多貧困戶家由於缺少勞動力,只能把較好的田送給鄰居種,剩下的基本撂荒。為了把閒置土地集中起來變棄為寶,村“兩委”決定利用穿村而過的桂林河這一豐富的水利資源開展“稻鱉”綜合種養。2017年10月,合作社在大溪村11社、12社承包水田72.4畝發展稻鱉產業,取得了初步成功。截至目前,全村已發展“稻鱉”綜合種養150畝,預計2019年將實現集體經濟純收益2萬元。

資陽:幸福雁江 脫貧路上一路創新一路歌

葡萄產業強力助農增收。

創新“項目打捆”和資金監管 增強扶貧資金監管力度
  創新實施“項目打捆,沿線佈局”,花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2018年,雁江區老君鎮大溪村、新橋村、普光村、龍山村4個計劃退出的貧困村,為加強村級陣地、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資源、服務群眾”的原則,採取了項目打捆,項目隨道路沿線佈局的方式,最大程度節約了人力和資金成本(節約資金約20%),做到了風格統一、實用。目前,4個村共整合資金110餘萬元,建成了集辦公議事、黨員活動、教育培訓、便民服務、文體娛樂“五位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
  創新扶貧資金使用監管模式,多措並舉加強財政扶貧資金監管。為規範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和脫貧成效,雁江區完善了資金監管制度,並相繼出臺了《雁江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雁江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縣級財政報賬制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扶貧資金管理規定,從源頭上保證扶貧資金監管有據可循。同時在人民銀行開設了財政扶貧資金支出賬戶,並制定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撥付制度》,加快了預算執行進度。此外還編制出臺了《雁江區扶貧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度的實施意見》,完善了信息公示公告,並繼續強化人員的技能培訓,加大資金監管力度。


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中和鎮明月村,一個個農家小院乾淨整潔、文化廣場設施齊全,處處呈現出美麗鄉村動人的畫面,而這一切都得益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雁江區將繼續深入推進農村村莊清潔、廁所革命、廚房改造、汙水處理和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等“五大行動”,著力解決村莊環境“髒、亂、差”問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村裡的垃圾沒了,乾淨清爽了,我們心裡也亮堂多了。”隨著整治活動的開展,群眾的滿意度越來越高,幸福感越來越強。明月村以幹道沿線、田間地頭、村莊邊際、房前屋後、林間、溝渠等部位為集中整治重點,全區域覆蓋,全面徹底做好陳年積存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廢棄秸稈雜物的清理,做到無暴露垃圾、無衛生死角。
  近年來,雁江區通過改善人居環境,村容村貌更加靚麗。目前,已初步完成多個示範村莊的規劃建設,供排水、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廣場、公廁、文體設施、汙水處理等公共設施配套齊全,完成了農村庭院綜合整治,初步實現了農房整潔美化、院落設施完善、村莊美麗宜居。接下來全區還將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短板,打好鄉村振興第一仗,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資陽:幸福雁江 脫貧路上一路創新一路歌

風景如畫的中和鎮明月村。

勠力同心脫貧致富 智志雙扶譜寫大愛樂章  
“只有廣大幹部群眾勠力同心,才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只有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幹,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脫貧致富。”這是雁江區廣大扶貧幹部在開展扶貧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迎接鎮龍家村第一書記劉率,從2016年駐村扶貧以來,就帶領村民們發展榨菜、葡萄、柑橘等致富產業 2000多畝。為了扶貧工作,劉率很少回去照顧才剛剛小學畢業的女兒,很多時候只好叫女兒自己去食堂吃飯。“劉率書記,好!”是不少貧困戶發自內心對他最好的評價。


  “我不僅僅要駐在‘村裡’,還要駐進群眾的‘心裡’。”丹山鎮胡家祠村第一書記唐亮,已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四年。他充分利用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優勢和資源,在他的帶領下,全村已流轉土地面積1240畝,其中藤椒專合社840畝,村集體經濟合作社230畝,蓮藕種植業170畝。
  “我們絕不能‘等、靠、要’,只要大家擼起袖子一起幹,就沒有辦不到的事。”雁江區石嶺鎮二龍村五社社長羅利君,在兒女雙雙患病屢受重創的情況下,仍然堅守脫貧攻堅工作崗位,努力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富。在他的帶領下,村民們不但辦起了養豬場,還種植了120畝的晚紅血橙,硬是把廢棄的荒山變成了晚紅血橙的種植基地。
  這些讓人感動的脫貧幹部和致富能人,是眾多貧困戶的領路人和榜樣。扶貧,必須智志雙扶。雁江區以“文化+”模式為抓手,在貧困戶中開展文明家庭、致富能手、孝道之星等評選活動,並策劃舉辦“歡樂院壩、幸福鄉村”等惠民文藝活動。此外還進村入戶開展實用技術培訓,進一步提升貧困群眾的精氣神,同時通過典型引領,營造你追我趕的良好風尚。
  創新不止,戰果不斷。雁江區在決戰決勝奔小康的大路上,正凱歌高奏奮勇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