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封巒寺傳說故事

沙河:封巒寺傳說故事

龍口泉的來歷

在封巒寺的南山崖下有一處活水泉,後人稱此泉為龍口泉。此泉天旱不幹,雨天不滿,四季澄澈,清涼甘甜,人如干渴之時,飲上一口沁人心扉,妙不絕倫。

關於龍口泉在當地有這樣的傳說。

有一年的春天,大安山來了兩個一老一小的和尚,他們圍著長蘆草的地方轉了轉,然後隻手向下挖了一下,不一會便湧出了水成了泉眼,於是,師徒倆在距泉眼不遠的地方,選了一塊平坦而能避風雨的朝陽山坳,在此搭了一個窩棚住了下來。

有一日,老和尚到處化緣,留下小和尚在此看守,忽然聽到泉水池處有響聲,小和尚但急忙去看,只見一個女人趕著一頭牛,背上馱著兩隻水桶向西南的雞冠山走去。過了一會,老和尚也回來了,就問小和尚:“今天有沒有人來?”小和尚如實把女人用桶馱水的事告訴老和尚,話還沒有說完,只見老和尚急切的跑了出來,一看泉水已經滴水不流了,水池也見了底。忙站到高處一望,見那個女人已經上了雞冠山頂,只見老和尚快步如飛轉眼間追到了山頂,上前揪住牛韁繩對那個女人說:“我們下山時,師父有言在先,讓我們各選風水寶地謀生建業,為何你來我這裡將泉水偷幹,破我風水,真是無禮。”那女人回答說:“要想好,大讓小,不就是兩桶水嗎?為此師兄難道還不講妹情誼了嗎。”老和尚見這女人花言巧語,便上前去奪水桶,師妹緊揪著不放,急奪間將水桶“嘩啦”打翻在山樑上,桶裡的水一半向南流到北盆水村,一少半向北流到了白莊大安山下的龍口泉,老和尚見此放了手,回來建了寺院。這也就是封巒寺。

而從山樑上流下來的這股水年年歲歲,日日夜夜,祖祖輩輩也沒完沒了的流,至今仍在嘩嘩的流,供寺院僧眾和白莊村民生產生活使用。

千里音神鍾

封巒寺不知修建於何年何代,最早封巒寺的“封”不是敕封的“封、,而是山峰的“峰”。後來到了宋代的時候皇帝敕額為“封巒寺”。

皇帝敕封后,封巒寺在龍王廟和上大殿之間建了一座鐘樓,鐘樓建的很大,也很宏偉,但建好鐘樓之後,卻沒有合適的鐘,因為這麼大的鐘在當地沒有人能鑄。

有一天,來了一個和尚說能給寺裡鑄鐘,於是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沒有多長時間就建起了鑄鐘的高爐,火燒起來,鐵水也溶化了,就是不見這和尚鑄鐘。而是在觀音殿前挖了好大的坑,眾人也不知怎麼回事,也沒有人去敢問。第二天,這個和尚就去觀音殿前上香,也不知是怎麼回事,香爐掉了下來,連同水盂的水扣到了大坑裡,只見那爐鐵水“譁”的一聲也倒入大坑,這時刻殿前一片紅光。鍾鑄好,大家都看呆了,都跪了下來,才知道是觀音菩薩派羅漢給寺院鑄鐘。

大家把鍾掛在鐘樓上,鑄鐘羅漢說:我現在要走了,但是你們不要去撞鐘,等我走遠了再去撞。說完鑄鐘羅漢就不見了。

大家等啊等啊,可是這敲鐘的時間怎麼還不到,此時有個心急的和尚急著想聽新鐘的聲音,於是自作主張敲響了大鐘。

此時,那個鑄鐘羅漢剛剛走到距封巒寺二十里處的石崗嶺一帶,聽到鐘響了知道糟了,心裡想,“千手觀音千里鍾,只是人間不識物。”原來是這口鐘如果等到羅漢和尚回到觀音座下再去敲,鐘的聲音可以傳到千里之外,因為這是天機不可洩漏,人們又急於敲鐘,所以這口“千里神鍾”只能音傳二十里。

後來,在此地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東至石崗嶺,西至小西天,北至奶奶頂,南至塔塔山,封巒寺敲鐘,四處可聽見。”

金香爐的故事

封巒寺自開山以來,傳承有續,有“普悟清淨廣,湛智顯性通,正續能仁慧,寬鎮永維宗。”二十字宗派字輩。到1949年代時已經傳至第十一世。

據封巒寺第十一世正明和尚說:

在清代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先後六次出巡江南,多次過直隸省。第一次南巡時為乾隆十六年(1750),乾隆皇帝過沙河梅花亭,順德府知府徐景增進獻了《順德府志》乾隆皇帝御書宋文貞公《梅花賦》並寫梅一本,制詩二章,刻石於梅花亭內。

據傳說有一次南巡時,跟隨南巡的貴妃病了,御醫們使盡渾身解術,病情不見好轉。後來放出皇榜,說誰能治好貴妃的病,要官給官,要錢給錢,但終無結果。

乾隆皇帝因此憂心重重,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一面讓御醫繼續尋醫求藥,一方面派大臣到封巒寺降香求佛,以祈禱貴妃早日病癒。到封巒寺降香後,天湊巧合貴妃的病不治而愈,,這樣把乾隆皇帝樂壞了,又派大臣到封巒寺還願,並御賜封巒寺純金香爐一個。

這件事讓封巒寺的名聲遠傳中原,古剎香菸繚繞,一些達官貴人來此降香絡繹不絕,四方善信更是來來往往,封巒寺再一次達到興旺的高峰。

妙禪督僧剛的傳說

據說,封巒寺始建於宋代,那是埋葬著一位佛教歷史上的名僧——“督僧剛”。

相傳,督僧剛俗名孬兒,原籍廣平府永年縣界河店人。孬兒幼年喪父,性情頑皮,常喜惹是生非。九歲那年,一次與同伴玩耍,孬兒竟失手將財主家的小兒子打傷。孬兒娘害怕吃官司,又感到自己一個婦道人家,的確無辦法管束好孩子,於是就把九歲的孬兒送到界河店寺廟當了小雜役。誰知,小孬兒在界河店寺廟仍不安分,不到半月,竟動手打傷了寺廟裡的僧人。界河店老方丈見孬兒桀驁難馴,就把他轉送到大安山封巒寺,讓封巒寺主持覺安和尚為小孬兒剃度受戒。從此,小孬兒便在封巒寺做了小沙彌,法號“妙禪”。

佛教中最講一個“緣”字,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如果有緣,攪海蛟龍能為馬,任你騎來任你打;假如無緣,綿羊也會變成虎,咬你吃你難縛住。自從小孬兒削髮受戒作了沙彌後,就像換了個人似的,一改昔日難馴放蕩,頑皮搗蛋的秉性,變的謙和知禮,勤勞肯幹起來。只見他每天不僅早誦夜念阿彌陀佛,還把打掃廟堂,秉燭燃香,生火造飯等佛事和雜役全都承攬下來,做得有條不紊,卻從來沒有喊過一個累字,研修佛經時,小妙禪更加勤奮,日修夜學對佛教經卷常常是過目不忘。為此,他在封巒寺苦修五六年後,不僅能熟背百部佛經,對佛教典籍戒律精通嫻熟,尤其對《金剛經》、《壇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更是神悟其中奧妙。此外,在老和尚覺安和尚的指導下,妙禪還精學了詩詞、法器和真、草、隸、篆等各種書畫藝術。

這年秋天,京城法源寺一位高僧雲遊到封巒寺掛單借宿。這天,作罷晚課,高僧攜妙禪在封巒寺前的三泉和槐碑處散步。是夜,正值中秋,一輪滿月懸掛中天,遠山近嶺在月輝的映襯下,顯得影影綽綽神秘無限。蛐蛐在坡前灌木叢中彈琴,夜鶯在綠槐枝頭啼唱。兩位僧人邁步調角三拱橋頭,靜聽橋下流水叮咚作響,如歌如敘。法源寺高僧不禁詩興大發,遙望中天明月,吟詩一首:

山空秋風涼,古寺融月光。

  佛性如明鏡,揩拭更清朗。

法源寺高僧吟罷,回頭讓妙禪吟對一首唱和。妙禪稍一深思,開口和詩一首:

山空亦非空,風涼亦非涼。

  萬物皆心生,無心何有相。

聽罷妙禪的和詩,法源寺高僧暗知這位小和尚已經具備了禪宗明心見性的品行。不久,這位高僧回到法源寺,便極力向法源寺主持舉薦妙禪擔任僧團組織中專事戒律督察一職--督僧剛。

妙禪當上了督僧剛,曾多次回到封巒寺講經說法,廣結善緣,普度眾生。後來成了全國聞名的高僧。

數年後,妙禪法師圓寂了,永年縣界河店寺廟主持和尚以妙禪法師在界河店寺廟呆過為由,搶先一步趕到長安,將妙禪的法體拉運回界河店,並打算建塔安葬。封巒寺僧人得知這件事後,認為妙禪法師未出家前雖然在界河店寺中當過小雜役,但其剃度出家的寺廟應該是封巒寺。於是封巒寺方丈便率僧眾趕到界河店寺進行交涉。界河店寺的僧眾當然不允。兩寺便將糾紛爭端告到朝廷,讓皇帝給下評判。後來皇帝派大臣查清此事,並頒旨,御批天下僧團:“妙禪督僧剛原籍廣平界河店時為俗,出家大安山封巒寺為僧,僧體應葬佛山,敕令督僧剛遺骸建塔葬於封巒寺。欽此!”有了朝廷御批聖旨,永年縣界河店僧眾自然無話可說,遂同意讓封巒寺僧人將妙禪法體拉走。無奈當時正值盛夏,酷暑連天,封巒寺僧人與界河店僧人為爭妙禪的法體,前後打了一個多月官司,等到皇帝聖旨下來時,法體已開始腐爛,再難長途運送。萬般無奈,經過充分協商,封巒寺僧人同意讓界河店寺僧人將妙禪法體在界河店寺就地建塔安葬。同時,讓界河店寺依照妙禪的真人大小,用黃金鑄成一具妙禪遺像,派專人護送到封巒寺大安山深挖洞穴,掩埋起來。後來,曾有人在當初掩埋督僧剛黃金屍身的地方盜過墳墓,企圖將金屍身盜走,但大都無功而返。

解放後,曾有一個人來此處盜挖妙禪的墓,這個人在墓基處點燃了十幾個裝滿炸藥的炮,但都是啞炮。最後一次,盜墓人親自點燃了炸藥,等他跑出很遠後,卻一直聽不到炸藥的爆炸聲。盜墓人以為又是一枚啞炮,便跑到督僧剛妙禪的墓前,打算看個究竟。誰知盜墓人走近墓穴不到二十米遠時,本來已深埋進途中的炸藥,突然在地面上爆炸了。一時間漫山遍野塵煙瀰漫,炸飛了碎石衝著盜墓人砸來。嚇得盜墓人調轉身子,抱頭鼠竄而去。

白龍洞豎碑

在大安山的半山腰有個白龍洞,洞高二至五米,洞身有五六十米,當年塑成白龍菩薩像後,人們為了記錄這件事要在洞口立一通高大的石碑,碑料選好了,工匠們經過精雕細刻後,碑順利的完工,可以新的難題來了,因白龍洞處於陡峭的山崖的中間,人們平常去白龍洞時還如同登雲梯,而要豎一通石碑上去,這更是難上加難。

這件事難壞了立碑的人,他們四方奔走,遍訪名人,請來了許多人一看,沒有一個不搖頭的。

這一天,正當人們圍著大碑發愁的時候,一位衣服破爛不堪的大漢來到眼前,開口便說:“我是遠途而來,跋山涉水,忍飢挨餓,求求大善人賞口飯吃。大家看到此人,十分同情,便紛紛回家取來各種飯菜讓他吃。這位大漢也不說三四,接過飯菜就狼吞虎嚥的吃起來,吃完了還說不飽,人們又去回家取來飯菜給他吃。直到他吃飽為止。這時,人家看這個大漢紅光滿面,精神頭十足,躬身和眾人施了一個禮,說:“謝謝各位大慈大悲,我看你們愁眉苦臉的,莫非有什麼難處?”眾人忙說:“難處是有,就怕難辦,我們想把這塊碑立在白龍洞洞口,但誰也搬不動,上也上不去,現在正在想辦法呢。”大漢笑了笑,說:“這丁點小事還用發愁?”說罷,只見大漢不慌不忙,挽了一下袖子,緊了一下腰帶,雙手把石碑就挾在腋下,行走如飛,兩腳如走平地一樣登上了白龍洞,然後輕輕的的碑放在洞口,大碑不偏不斜豎在洞口一旁,

山下的人都看的目瞪口呆,感謝的話還沒有說出來,那個大漢已經不見蹤影了。

沙河:封巒寺傳說故事

沙河:封巒寺傳說故事

沙河:封巒寺傳說故事

沙河:封巒寺傳說故事

沙河:封巒寺傳說故事

沙河:封巒寺傳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