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近日,第16屆迪拜航展盛大開幕。中國航空工業攜多款新型戰機參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首次公開亮相的國產殲-10CE戰鬥機。眾所周知,字母E在我國軍工體系中代表的是外貿產品,比如此次同臺亮相的直10ME、直11E、直9WE等外貿直升機。那麼,我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殲-10是我國自行研製的首款第三代多用途戰鬥機,於1998年完成首飛,2004年開始批量裝備中國空軍。其實,從殲-10首批量產型大量裝備部隊開始,相關部門就已經有了讓殲-10出海的念頭。因此,在殲列裝僅4年後的2008年,殲-10戰機就亮相珠海航展,並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之後的莫斯科航展上,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戰機也首次向國外民眾開放。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經過這兩次預熱,到2016年的新加坡航展上,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展示了殲-10A的戰機模型,並在其後部垂直尾翼印上了FC-20字樣。至此,官方才首次公開確認批准出口外貿版殲-10戰機。但與國內網友的殷殷期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FC-20的外銷之路可謂慘淡無比,到現在也沒賣出去一架。究其原因,固然有政治層面的因素,但客觀來說,殲-10自身的問題才是限制其外銷的最主要因素。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首先就是發動機問題,一直以來,這都是中國戰機的“老大難”問題。由於FC-20脫胎於早期量產型殲-10A,所以其發動機與殲-10A一樣都採用了俄羅斯的AL-31FN渦扇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改進自蘇-27系列戰機的專用動力AL-31F系列,所以有些打孃胎裡帶出的毛病根本就無法避免。例如,AL-31FN是從雙發戰機改為單發戰機使用,所以其發動機部件經過簡化,之後為了進一步減重,又拆去了內外涵道的分流隔板,所以其燃油消耗率和推重比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差距較大。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另外,殲-10A裝備的AL-31FN系列著重提高風扇通氣流量和渦輪前的進氣溫度,並對燃燒室組織燃燒的質量和渦輪冷卻氣流控制系統進行技術改善和參數優化。經過技術升級的新型號與美國普·惠公司的同代產品F100系列發動機相比,在總增壓比、耗油率、控制系統等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在分系統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上始終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可靠性相對較低。同時,AL-31FN需要從俄羅斯進口,容易受制於人,所以這也成了殲-10出口的最大阻礙。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其次,就是它的作戰用途過於單一,難以滿足客戶的多元化作戰需求。作為殲-10的早期量產型號,它採用了矩形二元可調進氣道,最大速度能夠達到2.2馬赫,可以較好地勝任空中截擊、奪取制空權等空戰任務。但它所裝備的機械雷達、早期航電設備以及相對較小的可用載荷導致其對地攻擊能力極為有限,而在國際市場上,強悍的“舔地”能力卻又是不可或缺的。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不過,此次迪拜航展殲-10CE的出現,表明已經解決了此前殲-10出口遭遇到的所有瓶頸。首先,在動力層面,殲-10CE可以換裝國產的WS-10“太行”改進型發動機。其總體性能與俄製AL-31FN系列水平相當甚至在細節層面略有超出。並且,“太行”發動機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根本不用擔心俄羅斯“卡脖子”的問題。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另外,殲-10CE機體有所改進,採用DSI進氣道,增加了外掛點。配合國產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新一代航電火控系統,再加上為其配備的PL-15等新型空空導彈和各種對面精確打擊彈藥,完全可以承擔截擊、制空、電子對抗、對面精確打擊等多種作戰任務,而這正是那些潛在買家極為看重的多用途作戰能力。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然而,雖然殲-10CE已經足夠優秀,但是它的外貿前景依然不夠明朗。未來或許能夠實現出口零的突破,但還是很難達到像美國F-16那樣炙手可熱的地步。而這主要還是因為殲-10CE實在是有些生不逢時。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從全球市場角度來看,在殲-10CE所在的中輕型戰鬥機市場,大部分市場份額都被美國的F-16、俄製“米格”系列、瑞典的“鷹獅”以及法國的“陣風”系列所瓜分。在用戶採購這些戰機後,其整個空軍的使用習慣和標準也不免被塑造成武器出口國的樣子。那麼今後這些國家再採購武器時,就勢必要考慮體系是否兼容、彈藥是否通用、IFF能否識別、數據鏈能否連通等等問題。而在這些方面,之前的武器出口國是有決定性優勢的。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從經濟角度來看,殲-10CE的價格與美、俄等國的競爭對手相比已經足夠厚道。但是畢竟是三代機,其複雜程度已經遠超二代機,大量現代化機載設備和新型武器的使用已經讓採購成本居高不下。如果再加上後期的升級維護和人員培訓,那麼其議價餘地就會極為有限。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而殲-10CE的潛在客戶主要集中於南亞、南美、中東等地區,這些地區國家的軍費支出受限於國內經濟,實在是難以負擔高昂的價格——除非遇上像沙特這樣的土豪。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除此之外,即使像泰國這樣傳統的歐美軍機使用國轉投殲-10CE,就算能夠負擔得起單機採購價格,後期也要面對十分高昂的換裝成本。畢竟泰國裝備的F-16A/B Block15和較新銳的JAS-39C/D要想和殲-10CE進行體系融合,光是改裝數據鏈和敵我識別裝置就已經是天文數字了——這還得是美國同意開放數據鏈參數的前提下,否則直接免談。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更重要的是,軍機出口從來都與國際政治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是起決定性影響的因素。這一點,冷戰時期的國際軍機市場體現的尤為明顯。當時美國的F-5和蘇聯的米格-21各自佔據了冷戰時期小國二代機市場的半壁江山。因此,我國在冷戰時期也因為大量使用蘇系武器而搭上了蘇聯的便車,出口了大量殲-7(米格-21系列)戰機。然而,在我國主力戰機實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後,我們卻也因此喪失了搭蘇聯遺產便車的機會。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更加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是,在未來的四代機市場上,我國產品也同現在的三代機一樣缺乏競爭力。以我國的主力戰機殲-20為例,一方面軍方出於保密等原因可能不願意賣,等什麼時候想拿出來賣了,可能國際市場上五代機已經爛大街了;另一方面,殲-20目前還缺乏在彈艙內掛載對面導彈和重型航彈的能力,這使其任務範圍相對較窄。

中國主力戰機的出口前景到底如何?

而至於FC-31,其充其量算是個某飛心神,除了也不能內掛對面導彈和重磅炸彈以外。還有個更要命的項目進展緩慢的問題。等到其真正成為“型號”(現在看來基本不可能),可能六代機都爛大街了。因此,在未來的主力戰機外銷方面,我們還是應該多多學習美國F-35的經驗,召集一些有需求的國家來共同研發,如此,一方面不涉及保密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直接將這些國家的採購渠道限定死了。這不管是對想要外銷軍機的我國,還是對那些有四代機需求卻沒有研發四代機能力的國家,都是有好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