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的人,何时要健脾,何时要化痰,何时要祛湿

长期脾胃不好的人,在试过了很多办法之后,应该都知道,脾胃不好的时候,需要健脾、和胃、理气、祛湿、消导、化痰等等,但是你知道何时要健脾,何时要化痰,何时要祛湿吗?只有明白了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思路,才能真正的事半功倍:

益气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能食不能化,以致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面色不华、肌肉消瘦、腹胀痞闷。

温阳适用于:脾阳不足,寒从内生,畏寒肢冷,脘腹冷痛,下利清谷。

脾胃不好的人,何时要健脾,何时要化痰,何时要祛湿

升阳适用于: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泻,湿困脾土,或阳气抑遏于中焦,中气下陷、大便滑脱及脱肛等。

生津适用于:热病伤津,口干喜饮,不思饮食。

养阴适用于:胃阴不足,舌质干红,甚则舌光如镜,心烦不寐,大便干结等。

燥湿适用于:用于湿困脾土,口淡纳减,脘闷腹胀,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象濡软等。

芳化适用于:用于湿困脾土,升降失司,脘腹胀闷,大便溏泄,腹痛呕吐,或有寒热身痛。

渗利适用于:湿聚为水,溢于肌肤而肿,水走肠间而腹泻,口淡不渴,小便不利。

涤饮适用于:脾阳不足而痰饮内停,肠鸣便溏,纳食减少,或兼心悸短气,呕吐涎沫。

化痰适用于:脾湿生痰,咳嗽痰多,痰呈泡沫清稀。

消食适用于:用于饮食停滞,不思饮食,吞酸嗳腐,或兼发热,或兼便泻。

消瘀适用于:用于血瘀成积,胁下痞块,脾之积名曰痞气,肝之积名曰肥气,即于左右肋下痞块。

温通适用于:脾阳不足,阴寒内结,大便不通,或腹中冷痛。

脾胃不好的人,何时要健脾,何时要化痰,何时要祛湿

寒下适用于:邪热犯胃,热甚化燥,燥结肠间,大便不通,腹痛拒按。

泻火适用于:胃火上攻,牙龈肿痛,面颊发热,或牙龈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口腔溃疡,或口臭便秘。

清热适用于:阳明胃热,大渴,大汗,大热,大烦,脉大,或消谷善饥,渴而无热。

苦辛法适用于:脾胃俱病,脾湿胃热,湿热蕴结中焦,以致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口黏呕恶,饮水不多,大便黏滞不爽。

温通适用于:脾胃气滞,胃脘寒痛,喜热喜按,或气滞不通,矢气全无,腹痛且胀。

凉散适用于:气滞热痛,喜凉畏热。

降逆适用于:胃有热邪,不降反升,胃气上逆而呕吐酸苦,或见呕逆,可用橘皮竹茹汤。胃有寒邪,或夹痰气上逆,呕吐嗳气,口淡不渴。

脾胃不好的人,何时要健脾,何时要化痰,何时要祛湿

由于脾胃病还可由他脏引起,或是脾胃发病以后影响他脏,因此除调理脾胃以外,有时还兼治他脏:

如肝气郁结乘于脾胃,则疏肝健脾或疏肝和胃;

脾气不足,化源亏乏,以致心血虚损,则宜健脾养心;

脾阳不足日久而肾阳亦亏,宜温补脾肾;

脾虚可以引起肺气不足,肺虚也可导致脾虚,化源匮乏,肌肉瘦削,皆宜健脾补肺,等等。

总之,改善脾胃问题的思路千千万,但是并非所有的都适合你,因而一定要分清哪种思路才是最适合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