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建議

技經觀察 | 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建議

帶來深刻產業變革的雲計算,除了受到企業關注外,也備受各國政府矚目,全球雲計算市場正在高速增長。

隨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湧現和日益廣泛的應用,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快速擴張。雲計算作為數字經濟最重要的支撐技術之一,正迎來一個黃金髮展階段。綜觀歐美等發達國家,不僅將雲計算看作促進國民經濟和傳統行業升級轉型的重要基礎,大力推動傳統行業上雲用雲,而且還不遺餘力地推廣雲計算在政府治理、軍事和經濟等領域的運用。

我國雲計算技術雖然發展很快,但在產業規模、傳統行業上雲率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找準制約我發展的因素,真正發揮出雲計算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全球雲計算戰略價值和經濟效益凸顯

(一)雲計算已成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

首先,雲計算的出現使數字經濟系統建設成本不斷降低。一是據麥肯錫等研究機構調查,美國、歐盟的傳統企業建設雲平臺所需的成本與三年前相比降低約20%,企業有更多的能力上雲用雲;二是打破了各行業各自為政、分頭建設的“浪費局面”,2018年,美國政府部門、金融、製造等行業上雲率已超過85%,歐盟上述行業上雲率也達到70%左右,集約效益凸顯,給國家和企業節約大量資金。

其次,雲計算給傳統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機遇。雲計算等技術的進步與成熟使傳統行業向數字化轉型成為了可能,尤其在縮減企業成本和提升業務拓展能力等方面效果顯著。

據報道,雲計算使美國製造業產品質量控制、供應鏈管理等環節的成本降低了約30%。2018年美國航空航天等高端製造領域已有60%以上的信息系統遷移到雲平臺,使其生產效率提升約12%。

如今,互聯網和高科技企業均已將雲計算視為信息基礎設施的“標配”,高度重視雲計算基礎能力的搭建與應用。在未來的物聯網時代,雲計算會像“水電”一樣成為不可須臾的基礎資源,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增長點之一。

(二)美歐等發達國家不斷深化雲計算發展戰略,引領全球雲計算發展並推動其在各行各業的落實

自2010年以來,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持續推出一整套雲計算戰略。例如,美國先後啟動了《聯邦雲計算倡議》、《聯邦數據中心合併倡議》、《聯邦雲計算戰略》以及《國防部雲計算戰略》等;歐盟在2012年制定了“歐洲雲計算戰略-釋放歐洲雲計算潛力”;英國於2013年推出“政府雲計算戰略”、德國推出《雲計算行動計劃》;日本總務省提出“智慧雲戰略”,並於2018年發佈《雲計算與日本競爭力研究》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雲計算在交通、醫療等傳統產業的應用。

各國政府頒佈的雲計算戰略均明確了促進本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措施,其中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由政府帶頭使用雲計算技術,加強雲設備和雲服務的政府購買。例如,英國在雲計算戰略中明確提出中央政府

新增的信息技術支出中至少有一半要用於採購公共雲服務。這些落實措施為各發達國家雲計算產業發展壯大起到了非常顯著的影響。

以美國為例,其雲計算企業在全球擁有的強大市場競爭力,使其得以引領全球雲計算產業的發展,其中微軟、IBM、谷歌、亞馬遜、甲骨文等雲服務企業幾乎佔領了全球大部分雲服務市場。

技经观察 |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建议

同時,美國政府不斷深化雲計算戰略,其2018年新制定的“雲敏捷戰略”,明確提出為提高現代化管理能力,各政府機構應採用雲解決方案的要求;2019年,美國國防部發布新版《國防部雲計算戰略》,提出打造全局級雲基礎設施能力,併為建立聯合人工智能中心(JAIC)提供公共數據和基礎設施平臺,以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指揮和作戰中的優勢。同時授權美國國防、安全等部門與商業企業密切合作,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吸納最優質的雲服務。

(三)雲計算使其他顛覆性技術的普及應用成為現實,融合發展起到倍增的作用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正朝著深度融合的方向發展。一項技術的發展往往推動了另一項技術的突破與普及,若干項技術的組合更產生出顯著的溢出效應。

以5G、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的融合為例,5G的高速、低時延等特點,使雲計算的性能大幅提升,亦為人工智能應用提供了更快的數據資源傳輸能力;而基於雲計算的人工智能應用,則能極大地降低企業單位和個人的成本,為各行各業最大程度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了可能。尤其是雲計算與這些先進技術融合而發展的“智能製造”、“智能網聯車”等眾多新興數字經濟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增長起到倍增的作用。

我國雲計算發展現狀及未來的關鍵方向

近年來,我國雲計算產業發展速度較快,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962.8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39.2%。目前,華北、華東、華南是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比較集中的區域,雲計算投資增長顯著。

從應用的領域看,互聯網仍然是雲計算應用的主導行業,交通、物流、金融等行業的應用規模正在逐漸增加。但應看到,我國雲計算產業與歐美等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2018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僅相當於美國的8%左右。而且據中國電子學會調查,當前中國企業上雲率僅為40%,與美國85%的上雲率差距較大,反映出我國雲計算在經濟轉型方面還有巨大的潛力有待挖掘。同時,雲計算在關鍵技術和部件方面,也存在被美國“卡脖子”的風險。

未來我國雲計算發展應著力瞄準以下關鍵方面

(一)大力推動新技術在傳統企業的應用率,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數據顯示,我國政府部門、製造業企業等傳統行業上雲率普遍在30%上下,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上述行業的上雲率都超過70%。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傳統行業的數字化應用水平,對我國經濟結構轉型、供給側改革等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因此,大力推動新技術應用的覆蓋率應是我國雲計算下一步發展的重點。調查顯示,當前制約我國傳統企業上雲用雲的難點和痛點主要是對雲技術缺乏瞭解,存在安全信任以及建設、應用成本過高等問題。而目前大部分制約因素都有解決辦法,關鍵是需要更高層面的政策支持和推動,以及雲服務廠商更好的技術保障與服務。

(二)集中力量全面加強雲計算產業鏈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

當前,國際上多數雲計算核心技術被以美國為主的國外公司所掌握,我國雲計算產業面臨受制於人的風險。儘管近年來我國企業在雲計算產業鏈上、中、下游都進行了積極的研發,在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等產品的自主可控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零部件國產化率不斷提升,個別企業還推出了自有知識產權的雲操作系統。但在產業鏈的核心領域,如芯片、數據庫等關鍵技術方面的自主可控水平仍然薄弱。

特別是上游核心芯片,根據IDC的數據顯示,以英特爾為代表的x86架構芯片在雲計算芯片領域佔據超過96%的市場份額,而且在芯片仿真設計和製造工藝等關鍵環節,核心技術也都被國外企業控制。因此,國家指導、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提升我國雲計算全產業鏈特別是上游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能力,應是下一步發展我國雲計算產業的關鍵方向和著力點。

(三)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國內雲計算服務商的資源整合與技術標準統一

當前,我國各雲服務商的技術互不兼容,給用戶的普及應用和業務部署帶來極大困難。隨著我國各行業為適應新時代、新科技的轉型升級需求快速增加,打破閉關自守、各自為政的“圍牆”,建立全國開放、統一的數據和業務支撐平臺的需求日益迫切。

雲計算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為各行業用戶提供支持異構多雲平臺的技術成為至關重要的方向。當前谷歌公司已推出幫助客戶管理跨雲應用的程序,可實現與亞馬遜雲和微軟雲協同工作。未來,我國應進一步發揮

政府職能作用,推動各雲服務商的資源整合,建立統一技術標準,實現異構多雲平臺的相互兼容,為市場加速發展奠定基礎。

(四)不斷提升雲計算安全水平,為產業轉型發展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雲計算的應用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經濟發展,但隨著各行各業尤其是關乎民生和核心資產的重要行業的核心數據上雲,對雲計算的安全水平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調查,上雲用雲後的安全問題,始終是影響我國各部門和各企業上雲率的最主要的因素。而且這種安全隱患確實存在,例如,2018年美國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支撐供電系統的雲平臺被黑客入侵,造成該市大面積停電,公共設施中斷服務,市民生活、企業運營出現混亂。

因此,不斷提高我國雲計算產業安全水平,是發展我國雲計算產業的核心方面,應從建立國家級安全標準、提高應急響應水平和新興安全技術引入等方面入手,加大國家指導、管理和扶持,切實提升我國雲計算產業安全防護能力。

技经观察 |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建议

進一步推動我國雲計算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持續強化政府推動,設立雲計算產業國家目標,分步提升上雲率

雲計算產業是數字經濟的基礎,是未來國家間核心競爭力之一。綜合世界主要國家發展雲計算產業的成功經驗,起步和前期發展階段無一例外都是採取強有力的政府

主導、政策推動。我國應借鑑這些經驗,強化政府推動,從國家層面建立我國雲計算產業發展戰略,制定明確的國家目標和實現各階段目標的規劃與策略。

建議將提升上雲率按不同層次分解到各個行業和部門,有時間、有要求地分步提升上雲率。通過加強宣傳培訓、強化政府和企業購買服務投入、擴大產業競爭力的激勵措施等,推動我國雲計算產業儘快趕上國際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

(二)打造良好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環境,夯實我國雲計算應用基礎

當前全球面臨阻礙雲計算應用的共性問題是對安全和服務質量的顧慮。因此,要創造我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是解決問題的首要措施之一。

應在完成頂層戰略和規劃的設計基礎上,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制定我國雲計算產業的相關法律,用立法保護用戶安全與隱私;制定雲計算產業的安全和服務質量國家標準;優選和規範基礎設施架構;採取措施支持數據開放,構造開源的生態環境;建設優質的服務體系,使上雲用戶真正體驗到敢用、能用、好用、愛用。

(三)不斷完善、創新、強化雲計算平臺的安全措施

根據IDC、埃森哲等研究機構的調研顯示,在阻礙中國行業用戶上雲、用雲的因素中,缺乏安全的信任度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議應在軟件、硬件和管理三個方面加強安全措施建設。一方面制定針對雲計算安全的分級保密制度,對雲端數據在服務可用性、數據機密性和完整性、隱私保護、物理安全、惡意攻擊防範等形成行業安全標準和使用規範;另一方面強化軟、硬件安全工具的技術創新、開發和應用。

(四)堅持自主可控發展方向,推進產學研用協同攻關

國家應鼓勵龍頭企業和研究機構開放平臺資源,帶動雲計算產業核心芯片、基礎軟件、應用軟件、關鍵設備、大數據平臺等關鍵環節,堅持自主可控前提下的市場化發展。

加快突破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持續支持國外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及用戶單位的合作,實現優勢力量強強聯合;協同推進構建高水平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服務平臺,培育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骨幹企業。

(五)建議按不同層級區別劃分和應用雲計算技術

由於政府和各行業企業信息系統的保密程度和對國民經濟影響的程度不同,上雲用雲的需求也存在差異,如黨政軍等核心部門及一些戰略性涉密企業,其信息系統涉及到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因此在應用雲技術時需要具備更高的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級別;而大部分一般性行業或企業,在保證普通級別的信息系統安全和自主可控的基礎上,主要是追求更高的系統效率和經濟效益。

因此,建議參考公安部《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以及不同行業用戶信息系統對安全和效率的需求差異,由政府主管部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將中國政府和企業用戶劃分成不同的自主可控需求等級,分級按需應用相應的雲計算技術和服務。

者丨雲計算課題組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技经观察 |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