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匡衡,當上丞相後又為何被貶為庶人

小時候,我們都聽說過匡衡的故事。說的是匡衡家裡非常窮,點不起燈,但他學習非常刻苦,於是在鄰居的牆上偷偷鑿開一個洞,藉著微弱的燈光開始讀書。這個故事非常勵志,那麼,長大後的匡衡究竟怎麼樣了?想要了解這一點,我們只有追隨匡衡的成長軌跡,一窺究竟。

匡衡,字元稚,東海郡承縣人。生卒年雖然不詳,但我們可以得知其主要活動於漢元帝、漢成帝時期。匡衡沒有顯赫的家勢,祖輩靠務農為生。所謂“寒門出貴子”,小時候的匡衡勤奮刻苦,因此承載著全家人的希望。由於家貧無以為學,所以他不得不勤工儉學來賺取學費。漢代雖然沒有科舉制,但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只要書讀得好,能夠通一經,就能做官。

按照《漢書》的說法,“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讀書人如果能夠通曉經術,想要取得高官厚祿就像拾取地上的小草一樣簡單。漢武帝時期的公孫弘,就是因為通《春秋》,最後以布衣的身份位列三公。這便顯示了當時朝廷對學問的重視,也說明了讀書人只要學問做得好,是可以有上升路徑的。

“鑿壁偷光”的匡衡,當上丞相後又為何被貶為庶人

上圖_ 匡衡,字稚圭

而匡衡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生的,所以他才拼了命的讀書。因為這是他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為了學習,匡衡遍訪名師。最後,拜當時的博士為師,學習《詩經》。由於他非常的努力,又勤于思考,所以對《詩經》的理解非常透徹。當時便流傳一句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即是說只要聽匡衡解說《詩經》,就能夠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匡衡對於《詩經》的理解之深。

我們知道,漢武帝時期立“五經博士”,規定了博士弟子只要能夠通一經,通過考試後便能為官。如果考中甲科,可為郎中;考中乙科,可為太子舍人;考中丙科,則只能補文學掌故。說來也奇怪,有些人天生就不適合考試。雖然很有能力,但就是沒有考運。匡衡便是這樣的人。他一連考了九次,最後才勉強中了丙科,所以被補為太原郡的卒史。話說,匡衡的前途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鑿壁偷光”的匡衡,當上丞相後又為何被貶為庶人

上圖_ 劉奭(前74年—前33年),即漢元帝

人生若有貴人相助,自可平步青雲。但前提是自己得有兩把刷子,所以貴人才肯扶。漢宣帝駕崩後,兒子漢元帝即位。這位漢元帝非常喜歡儒學,即位前就聽說了匡衡很有才,對《詩經》理解非常透徹,再加上博士們老是稱道他,所以在漢元帝心裡留下很深的印象。剛一即位,漢元帝就提升匡衡為郎中,不久後又遷為博士、給事中。此時,京城一帶恰好發生了地震、日食等災異。匡衡便趁機上書皇帝,讓他“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並且能夠“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慾之路。”然後又在百姓之中,倡導禮讓謙和之風。此舉深得漢元帝好感,於是再次決定給他升官。這次,匡衡一下子做到了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之後,元帝每有閒暇之時,便讓匡衡講授《詩經》。元帝越聽越覺得好,認為匡衡確實是個人才,能夠擔當重任,於是讓他做了御史大夫。

“鑿壁偷光”的匡衡,當上丞相後又為何被貶為庶人

上圖_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建昭三年(前27年),丞相韋玄成去世。一下子,丞相的席位空了出來,元帝便讓匡衡暫時代理丞相之職。不久後,又封他為安樂侯,輔佐皇帝,署理全國政事。匡衡的確有才能,處理政事得心應手,深得元帝信任。任職期間,兢兢業業,經常上書陳述自己的意見,積極參與到國家大事的討論當中。每次討論政務,他都援引《詩經》,認為“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故審六經之指,則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蟲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

元帝后期,由於寵信宦官石顯,使得他結黨營私,胡作非為。憚於石顯的權勢,大家都敢怒不敢言。等到成帝即位後,匡衡收集了大量的證據彈劾石顯,一舉將其黨羽殲滅。

此時的匡衡位居丞相,又被封侯,可謂是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此,不免膨脹起來。元帝封他為安樂侯,食地本為三十一萬畝。但他貪慾太大,利用郡圖的漏洞,私自多佔了四萬多畝。等到成帝時,司隸校尉駿等告其“專地盜土”,於是被貶為庶人。說起來,真可謂是黃粱一夢。想想當初,自己不過是個在地裡種地的農民,經過一番努力後終於封侯入相。

“鑿壁偷光”的匡衡,當上丞相後又為何被貶為庶人

上圖_ 鑿壁偷光 連環畫

  • 但是最後呢,又被打回原形,身敗名裂。原因出在哪呢?

表面看起來是由於貪慾,這倒是也沒錯。但仔細深挖根源,還是由於小時候家庭太過貧困,缺乏安全感。而長大後呢,雖然位極人臣,一輩子不愁吃喝,按理來說完全沒有貪汙的必要啊。但為什麼要貪呢,無非是缺什麼補什麼。其實匡衡缺的不是財富,而是安全感。而財富不過能是能夠給他提供安全感的東西。這和我們聽過的很多貪吏一樣,雖然貪很多錢,但一分錢也沒花,自己的生活反而過得很艱苦。

其實,我們再深入挖掘,從匡衡的身上也能印證一個道理。我們常聽說過一句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們在看到匡衡的勤奮好學的同時。也別忘了還有一句話——“小時偷針,大時則可能偷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