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李源祥揮別平安,友邦保險高薪攬才

友邦保險給予的李源祥的薪酬,已遠高於原本以高薪在業界著稱的中國平安,加之鉅額補償金,引來不少業界同行的驚歎。除了想以李源祥的經驗進一步發掘內地市場,平安模式也引發了友邦的某種期待

老將李源祥揮別平安,友邦保險高薪攬才

李源祥

文 |《財經》記者 俞燕

距離上次高層人事調整未滿一個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平安”,601318.SH,2328.HK)11月22日再次宣佈了一則高層調整:三名聯席首席執行官(CEO)之一李源祥辭去在中國平安的所有職務,首席信息執行官兼汽車之家董事長陸敏則改任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接管原由李源祥分管的保險業務及個人綜合金融業務板塊。

中國平安表示,李源祥因為個人工作安排原因將辭去中國平安所任的執行董事、聯席首席執行官、常務副總經理及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等職務,並在中國平安的工作將於2020年1月31日結束。中國平安首席信息執行官兼汽車之家董事長陸敏將接替李源祥出任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分管保險業務及個人綜合金融業務。

同日,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友邦保險”,1299.HK)發佈公告稱,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黃經輝(Ng Keng Hooi)已向董事會遞交了自2020年5月31日起退任在友邦的所有執行職務的意向。李源祥將自2020年3月1日起候任友邦保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並自三個月後正式接任。

這是中國平安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發生的第二起高層變動。近一個月前(10月24日),中國平安發佈公告稱,董事會進行改選,聯席CEO謝永林和陳心穎分別接替資深副董事長孫建一和首席人力資源執行官蔡方方,獲任執行董事。同時謝永林兼任中國平安總經理,原總經理任匯川接替孫建一改任副董事長,而孫建一則調任監事會主席。

此次變動後,李源祥將揮別待了16年的中國平安,而屆時到屆的黃經輝則亦揮別待了十年的友邦保險。

此番職務變動對於陸敏來說,則意味著其在十年後再次迴歸保險領域。就在本月,陸敏剛剛調任中國平安集團首席信息執行官,此次接替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成為其一個月之內二度任職。

27年前,友邦攜第一批保險代理人在中國保險市場捲起一場颶風,對中國平安以及國內保險業未來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27年後,經由中國平安引進並培養的高管則反向輸送給友邦保險。

據一些保險業人士分析,李源祥加盟友邦保險,亦或是友邦保險意欲進一步加大中國市場開拓的考慮。

在金融業進一步開放的大背景下,在多家外資保險巨頭紛紛借政策紅利力拓中國市場之即,曾經的先行者友邦保險,下一步能否在高薪請來的李源祥帶領下,拓出一片新天空?

李源祥平安十六年

當23歲的新加坡青年李源祥第一次來到中國,揹著旅行包遊歷山水的那一年,一家名叫平安保險的公司在深圳蛇口工業區成立。彼時的李源祥大概想不到,16年後他的命運會與這家公司聯繫在一起。

在2004年加入中國平安之前,劍橋大學財政金融碩士出身的李源祥,曾在英國保誠集團歷練多年,先後在香港、臺灣等分公司任職,2000年起任原信誠人壽(現為中信信誠人壽)總經理。四年後,李源祥作為“外腦”加入中國平安,出任平安人壽董事長特別助理。

2005年3月起,李源祥擔任平安壽險總經理約五年,2007年1月起任董事長,亦在該職位任職五年。在此期間,李源祥與即將接替其出任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的陸敏,在平安人壽期間產生交集。在2002年至2009年,陸敏任職平安人壽副總經理。

2008年,時任平安壽險董事長兼CEO的李源祥,在平安大學召開的深圳壽險主管大會提出“五年超人壽”即所謂的“超人計劃”,開始追趕壽險業老大中國人壽。彼時平安人壽的保費收入僅是中國人壽的三成多。

與中國人壽比拼規模之時,平安人壽先於行業開始調整業務結構,壓縮銀保業務,強化個險,到2010年5月時,其個險首年規模保費首次超過了中國人壽。

自2011年1月起,李源祥調任中國平安常務副總經理、副首席執行官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自2013年6月起,李源祥出任中國平安董事。

2018年12月14日,時年53歲的李源祥,與其新加坡老鄉陳心穎,以及中國平安的本土派高管謝永林,共同成為聯名CEO,共同輔佐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管理這家總資產近7萬億元的金融集團。此時他已加入中國平安已有14年。

根據中國平安董事會的規定,李源祥的本屆董事任期將至2021年換屆時到期。李源祥離職後,亦意味著中國平安的董事席位亦需補缺。

雖然作為“外腦”來到中國平安,經過16年的浸潤後,李源祥已成為帶有平安深刻烙印的平安老將,亦是目前中國平安現有高管團隊裡為數不多的留存“外腦”之一。

“在平安工作的16年間,我見證了改革開放大潮下中國平安的一路奮鬥和發展奇蹟。在平安的16年職業生涯,是我個人職業生涯中最重要、最寶貴的經歷,也是我最值得驕傲的職業歷程。”即將揮別中國平安之即,李源祥在“官宣”中如是表示。

在李源祥看來,其在中國平安的成長,“得益於平安優越的體制、專業的管理機制和開放、包容的文化和富有進取精神的團隊。”

本次接任平安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的陸敏,是平安培養的土本老將,自1997年就加盟平安,在平安長達22年。

公開信息顯示,陸敏曾在中國平安多個崗位和領域歷練,期擔任集團董事長特別助理、集團戰略發展中心主任。歷任平安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平安人壽副總經理、平安健康險公司董事長兼CEO等職。

2014年起的三年間,陸敏重返中國平安集團任戰略發展中心主任。2016年中國平安收購汽車之家後,陸敏兼任汽車之家董事長至今。

陸敏執掌汽車之家時,出並升級了汽車之家“4+1”智能汽車生態圈,帶領汽車之家進行轉型。在其任內,汽車之家淨利潤實現三年增長1.5倍,股價漲幅超300%。

本月,陸敏剛剛調任中國平安集團首席信息執行官,此次接替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成為其一個月之內二度任職。

對於陸敏的新職務,中國平安評價為其“對保險業務非常熟悉、專業,具有豐富的職業履歷,良好的國際視野,傑出的商業敏感度及變革管理和突破能力,是平安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的最佳人選。”

陸敏在十年後迴歸保險領域,亦被中國平安許以“更好地推動保險板塊業務數據化經營、智慧化轉型,推動保險及個人綜合金融業務邁上新臺階”的重任。

友邦高薪攬才

據知情人士透露,李源祥深耕內地保險市場十餘載,並深得平安的管理精髓,這正是友邦保險以高薪延請其加盟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平安發佈公告的同日,遠在香港的友邦保險發佈的一則公告,“揭示”了李源祥的“下家”。

根據友邦保險的公告,其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黃經輝(Ng Keng Hooi)已向董事會遞交了自2020年5月31日起退任在友邦的所有執行職務的意向。由李源祥自2020年3月1日起候任友邦保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並自三個月後正式接任。

根據友邦保險的公告,李源祥的任期為三年,獲得的年度總薪酬高達702.53萬美元,包括846.6萬港元、198萬美元的短期激勵目標和396萬美元的長期獎勵目標。此外,李源祥還將獲得因從中國平安離任而失效的未歸屬獎金和延期付款所獲補償金約2815.11萬美元。

友邦保險給予的李源祥的薪酬,已遠高於原本以高薪在業界著稱的中國平安,加之鉅額補償金,引來不少業界同行的驚歎。

公開信息顯示,友邦保險現任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黃經輝自2010年10月加入友邦保險。1989年起任職英國保誠有限公司,2005年起任保誠集團亞洲有限公司保險業務董事總經理,負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及菲律賓,2008年12月起曾任大東方控股有限公司的集團行政總裁兼董事。

與李源祥一樣,黃經輝亦出身保誠集團,兩人算是同門舊同事。

2017年3月,友邦保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Mark Tucker)轉任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集團非執行主席後,由時任友邦保險區域首席執行官的黃經輝接任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同時12月,中國平安舉牌匯豐,在2018年2月和2018年11月兩次增持後,最終成為匯豐的第一大股東。

此次平安老將李源祥加盟友邦保險,亦被一些金融業人士感嘆 “金融圈子真小”,兜兜轉轉間總會產生各種交集。

對於友邦保險來說,此次引入李源祥,亦被業界認為是其有意進一步拓展中國保險市場。據一位熟悉李源祥的保險業人士表示,李源祥非常熟悉中國保險市場,被中國平安評為其是“將國際先進保險理念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加入平安之前,李源祥在香港和東南亞亦駐紮多年,亦熟悉當地市場。

對於友邦保險來說,李源祥的加盟被一些業內人士評為將為其注入新的動力。

作為首家進入中國內地保險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27年前友邦保險引入的保險代理人制度,不僅對中國平安,亦對內地保險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彼時作為保險業開放的首批受益者,友邦保險獲得先機,成為唯一的獨資壽險公司,坐鎮外資壽險公司首席至今。

在中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幾大市場中,中國內地市場一直是友邦保險最倚重,亦是增長最快的板塊。不過,隨著保險市場主體的增加和中資保險巨頭的崛起,友邦保險當下面臨的市場格局已非往日。

受香港目前局勢的影響,友邦保險今年三季度的新業務價值出現兩位數下降,而內地市場依然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自2018年以來,隨著金融業進一步開放,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德國安顧保險集團、美國安達保險和法國安盛集團等保險巨頭亦借開放政策東風,紛紛在中國內地市場發力,成立新的市場主體或施以併購。

作為首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友邦保險目前僅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莊市開設了營銷服務部。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友邦保險亦有計劃在內地註冊成立一家新公司。

一位保險業人士指出,友邦不惜以重金請來李源祥,除了想以李源祥的經驗進一步發掘內地市場的考慮,或許出於看好中國平安近年來的發展模式。

李源祥帶領下的友邦保險,未來將和中國平安譜出一則什麼樣的龍虎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