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下跌50%以上,最先倒下的車企可能是他們

車企優勝劣汰已經開始,這些品牌同比下跌50%以上,比想象中更慘

“中國汽車品牌的50%將在很快一段時間不復存在。”這句話是從長安汽車副總裁譚本宏口裡說出來的。

從2018下半年開始,再到2019年,整個汽車行業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調整,中國增長28年的車市戛然而止,儘管都知道車市不可能無限制的增長下去,但是沒想到在如此快的時間內停止增長。

銷量下跌50%以上,最先倒下的車企可能是他們

根據乘聯會最新統計的數據來看,10月份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184.3萬輛,同比下滑5.7%,而1-10月累計銷量為1662.5萬輛,同比下滑8.3%,整個車市在2019年並未有任何緩解的情況,甚至有業內人士預計未來5年車市依然處於下滑狀態。

銷量下跌50%以上,最先倒下的車企可能是他們

有人也許會說,車市寒冬之下並不是沒有車企實現增長,豐田、本田在車市寒冬之下依然保持強勁的增長。確實,豐田、本田在整個車市寒冬之下是為數不多保持增長的車企,但不是每個車企都是豐田、本田,更多的車企依然處於下滑狀態,尤其是主品牌。

10月份的乘聯會數據顯示,65%的車企屬於下滑,而近30%的車企有一半的下滑幅度,這還是有部分沒有銷量和沒統計的車企沒有計算其中,實際的情況可能更糟糕。

銷量下跌50%以上,最先倒下的車企可能是他們

我們列舉了10月份的車企,上榜的企業基本都是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也有幾個,不過並不多,在不完全統計之下有20個車企,下滑的幅度在50%-100%之間,由此可見銷量下滑幅度多麼大,基本都在腰斬,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這樣的下滑絕對是無法承受之痛。

以合資品牌法系車來說,長安標緻雪鐵龍下滑已經96.1%,10月累計銷量僅僅只有8臺,作為一個大品牌銷量居然只有8臺,靠這樣的銷量如何去支撐整個長安標緻雪鐵龍呢?法系車一直都謠傳要退市,按照這樣的銷量來說,就算不退市也退市了。

銷量下跌50%以上,最先倒下的車企可能是他們

自主品牌就不說了,在不完全統計的情況下還有18個品牌,還有那些未統計的品牌,可想而知自主品牌多麼慘淡。而且自主品牌的下滑幅度相當大,不比長安標緻雪鐵龍差,也有下滑幅度高達100%的。

即便頭部車企,在車市寒冬之下,依然日子不好過,自主品牌的領頭羊吉利、長安汽車不同程度下滑,合資品牌中的大哥大大眾也有小幅度的下滑,至於韓系、美系也是下滑極大,百年福特都得靠全球裁員來止損。

銷量下跌50%以上,最先倒下的車企可能是他們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適用於任何企業,車市同樣如此,部分車企的淘汰也不能完全歸咎於車市寒冬,沒有他日的因,怎會有如今的果。法系車這些年在國內市場的所作所為註定了即將被淘汰的命運,部分自主品牌不思進取也是遲早被淘汰,這些都是自作自受。

合資車中的豐田、本田逆勢之下依然保持增長,自主品牌長城同樣保持穩步的增長,而紅旗更是保持野蠻式的增長,車市寒冬,有漲有跌,車企被淘汰不能完全歸咎於市場,自身也有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