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與孫承宗的對弈,詮釋了什麼叫“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條路也能多個朋友啊!

魏忠賢在開始反擊東林黨的同時,也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拉攏一些人,以壯大自身實力。

除了拉攏齊黨、楚黨、浙黨等眾多與東林黨對立的黨派之外,魏忠賢還要極力拉攏另一個東林黨的成員。

這個人就是朱常洛、朱由校這兩代帝王的先生,朱由校身邊的大紅人,袁崇煥的授業恩師,鎮守遼東,抵抗努爾哈赤的最大功臣孫承宗。

人太紅就是招風啊!

討好孫承宗

世人常說,為人不識孫承宗,玩轉朝堂也枉然!

魏忠賢與孫承宗的對弈,詮釋了什麼叫“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孫承宗

孫承宗在大明朝廷中資格老,位高權重,資歷也深,最近更是鋒芒畢露,風頭正勁,威望傳遍朝野,稱他為老前輩、長老、元老都不過分。

沒辦法,就是這麼優秀,太牛了!

魏忠賢好打小九九,心裡總有個乘法口訣表,直覺告訴他,對孫承宗要趕緊拉攏,大家都是朱由校身邊的當紅炸子雞,將來少不了打交道,結識他是有好處的。

魏忠賢,你眼光不錯啊!

這是魏忠賢的如意算盤,事實證明,魏忠賢這一次判斷錯了!後來事情的演變告訴我們,這一切都只是魏忠賢的一廂情願。

人啊,一旦有了錢,腰板就硬了!畢竟幹大事最重要的三大因素!錢!錢!錢!,有錢才是最強的!

魏忠賢為了拉攏孫承宗,下了大價錢。

魏忠賢特意派遣心腹太監劉朝、胡良輔、紀用等四十五人攜帶蟒服、白銀以及大量軍用物資前往孫承宗當時所在的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犒賞三軍,希望以此博得孫承宗的好感。

魏忠賢果然是土豪,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送禮還真是很爽,尤其送的還不是自己的東西,那就更爽了!

當時孫承宗並不在山海關,而是到寧遠城去巡視了。

不會那麼巧吧!

孫承宗在寧遠城聽說劉朝、胡良輔、紀用等人要來山海關犒賞三軍的消息後,當時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是要拉我上賊船啊!跟魏忠賢沾邊,搞不好後患無窮!

孫承宗年級大,閱歷豐富,對於魏忠賢的想法,心知肚明。

很顯然,魏忠賢用心險惡,這一舉一動表面上是為了拉攏自己,才犒賞三軍,而實質上是為了贏得軍隊的支持,以便將來他出了事的時候或者是想幹什麼大事的時候,能夠得到軍隊的幫助與支持。

這在封建社會是非常可怕的。

我跟你們沒交情,我不領你們這個情。

孫承宗馬上就上書朱由校:“派遣使者視察軍隊,從古代到現在都是軍隊中的禁忌,希望陛下能夠收回成命”。

可是他的奏摺剛剛送出,劉朝、胡良輔、紀用等人就來到了山海關。

這些人長途跋涉、翻山越嶺,是又累又渴,可山海關守將壓根就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除了派人給他們送了杯茶之外,連飯都沒給這些人送一碗。

這事兒整得,我就知道會這樣,這種工作還真是辛苦啊!打擾了,告辭!

其實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這是必然的。

太陽不會從西邊出來,公雞也不會下蛋!

正所謂“雞不同鴨講,龍不與蛇交”,孫承宗這樣做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不一樣,我們不是一路人,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堅決劃清界線,誓與階級敵人鬥爭到底。

說白了,魏忠賢就是一廂情願,純屬於“想太多”系列!

魏忠賢並不這麼認為。

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

魏忠賢認為孫承宗之所以對他派到山海關的人不冷不熱,是因為自己送的金銀珠寶太少。

魏忠賢,你是不是想多了?

我們也不要怪魏忠賢,以他這樣唯利是圖、見錢眼開的小人只能夠想出這個原因,他根本就不明白這個世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收買,這個社會不是所有人都趨炎附勢。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小不忍則亂大謀,我不生氣,我不生氣,我不生氣,對孫承宗一時的不理智行為要保持態度友好!

為了拉攏孫承宗,魏忠賢一次又一次修改自己的底線。

魏忠賢馬上又派心腹太監劉應坤帶十萬兩黃金到山海關犒賞明軍,並且特意給孫承宗送去了許多金銀珠寶和生活用品。

魏忠賢與孫承宗的對弈,詮釋了什麼叫“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運送軍餉

臨行前魏忠賢對劉應坤千叮嚀萬囑咐,不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拉攏孫承宗。

劉應坤也信誓旦旦地對領導魏忠賢表示,堅決完成任務。

但是這可能嗎?

當劉應坤到達山海關之後,他才知道自己這趟出來是永遠不可能完成任務了。

劉應坤他們看到的景象,與他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你們有錢人怎麼就會這一招?就沒有一點創新精神?

正邪不兩立,此風不可長!面對魏忠賢的極力拉攏,孫承宗表現的非常乾脆,壓根就沒有給劉應坤錶達看法的機會,就將他趕走了!

你們這些傢伙怎麼比賣保險的還要難纏,我不方便,一點都不方便!劉應坤,乘風破浪,後會無期!

孫承宗,你要不要這麼迷之誠實,多少也給我們點面子啊,你這樣一點反應都不給我們,搞得我們好尷尬啊!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劉應坤大失所望,有種主動千里送禮,人家還不稀罕的深深恥辱感,很丟人,很丟人。

又一次不歡而散,魏忠賢,再次竹籃打水一場空!

沒事,慢慢也就習慣了!

縱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魏忠賢雖然是個不完整的男人,但他並不是傻子,這次腦筋終於轉過彎來了。

這一瞬間,魏忠賢真的感覺自己是個賤皮子。

魏忠賢明白了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錢拉得攏的,就像馬雲爸爸,都51歲了,還沒有小子我的電話號碼。

笑點不一致,沒發做朋友啊!自己名聲早就臭大街了,孫承宗這個人從骨裡瞧不起他這個不完整的男人,不是輕視他、鄙視他,就是小看他、不看他。

唉唉唉,魏忠賢的理解能力是不是滿分?又讓他猜中了!

魏忠賢多少也是要面子的啊!

豈有此理!我對你情深義重,你卻視而不見,你是選擇性眼瞎嗎?我暈,這個我能忍?叔叔嬸嬸都不想忍了!

魏忠賢憤怒了,真的憤怒了!

難道我們太監就沒人格尊嚴了嗎?太監怎麼了,吃你家大米了!孫承宗,你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人,這樣會顯得你很嘍知道不?

我用不著你喜歡,也輪不到你討厭,既然你給臉不要臉,就別怪我蹬鼻子上臉。

入京風波

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十一月,孫承宗帶人巡視薊州、昌州,他腦袋突然開竅。

孫承宗想到自己得罪了魏忠賢,從此以後他辛辛苦苦寫的奏摺,就有可能永遠也傳不到朱由校的手上,畢竟魏忠賢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所有傳給朱由校的奏摺都要經過他的手。

孫承宗決定在朱由校生日那天,進京面奏,揭露魏忠賢那狗賊的滔天罪行。

為了表示對朱由校的尊敬,孫承宗還是事先給朱由校寫了一封奏摺,闡述了自己入京的原因與行程,並徵求朱由校的同意。

這封奏摺朱由校還沒有看到的時候,閹黨成員內閣大學士魏廣微就已經知道了。

嗚嗚嗚嗚,孫承宗你想來京師,有沒有考慮過我們閹黨的感受?

魏廣微不敢怠慢,馬上告訴了魏忠賢。

魏廣微為了自己的高官厚祿與身家性命,故意誇大了事實,他向魏忠賢吹噓地說:“孫承宗擁有邊關的明軍多達數萬人,他將率領大軍直奔北京城,清除皇帝身邊的奸臣,而兵部侍郎李邦華將做他的內應,到那時魏公公您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老魏,怎麼辦,你有什麼準備沒有啊?

魏忠賢聽了這句話,頓時嚇得面無人色。

魏忠賢與孫承宗的對弈,詮釋了什麼叫“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魏忠賢

江湖混老,膽子混小!魏忠賢的應變能力,真的差勁到了極點!

咋辦?咋辦??咋辦???

萬物生長靠太陽,想要保命靠皇帝!

魏忠賢連夜跑到朱由校身邊,嚎啕大哭。

心碎碎,求抱抱!

當時朱由校正躺在床上做著他的春秋大夢,突然聽到有人在他床前鬼哭狼嚎,嚇了一大跳,還以為自己撞了鬼。

可是當朱由校睜開雙眼,看到的第一個事物就是跪在他床前痛哭流涕的魏忠賢,要多煩人有多煩人。

朱由校都被魏忠賢的舉動弄懵了。

啥情況這是?又哭又鬧的,不小心踩自己尾巴了嗎?

魏忠賢老老實實把魏廣微告訴他的話原原本本告訴了朱由校,請求朱由校看在主僕之間多年的感情,一定要救救他。

不會吧?!小魏,沒發燒啊,咋竟說胡話呢?

你咋這麼能惹事呢!還讓不讓我愉快的睡覺啦?!

朱由校被說動了,連夜讓內閣擬旨。

內閣次輔顧秉謙奮筆疾書說,沒有得到命令,私自離開駐地,與祖宗定下的規矩不符。

當天夜晚,魏忠賢命令禁軍打開皇宮大門,召兵部尚書崔呈秀入宮,命令他連夜攜帶朱由校的詔書前去阻止孫承宗進入北京城。

魏忠賢又假傳朱由校的旨意,下令駐守九門的宦官:“孫承宗如果抵達齊化門,就將他五花大綁綁了。”

其實孫承宗並沒有帶領大軍前來,只是帶著兩個隨從。

當孫承宗到達通州的時候,就收到了朱由校的詔書,迫不得已只好返回山海關。

這就好,這就好!

魏忠賢長鬆了一口氣,總算把這厲害角色給打發了,終於可以回到床上睡一個踏實覺了。

一定要扳倒孫承宗,這是魏忠賢心裡最迫切的願望!

世間的事往往是會陰差陽錯的!

不久,機會就來了!

致命的錯誤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個關鍵人物挺身而出,登上了歷史舞臺!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五月,“降虜生員”劉伯漒帶著幾個人,跑來求見孫承宗的部下,也就是山海關總兵馬世龍。

劉伯漒丟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聲稱,皇太極此時正在耀州城(遼寧省營口縣西北部的嶽州村),守軍不滿三百人,這些人都很垃圾,如果能夠派遣明軍奇襲,耀州城的漢人則會聞風響應,發動暴動,裡應外合,可以輕易殺死皇太極,奪取耀州城。

不要衝動,不要衝動!

事出反常必有妖!

這小子是不是想套我們啊,看起來不像啊!去?還是不去?這是個問題!

馬世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馬世龍是出了名的有勇無謀之徒,慢慢人生旅途,一直糊里糊塗,沒有啥太大的閃光點。

也別說馬世龍一無所有,他還有病——紅眼病!

馬世龍對劉伯漒十分佩服,I 服了 you,你真牛!

馬世龍,還是你有眼光,謝過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改變人生的機會到了!

九月二十一日,馬世龍兵分兩路,一路由左輔率領向柳河上游進發;一路由右屯衛前鋒副將魯之甲、錦州駐防前鋒營參將李承先,水兵營遊擊金冠、姚與賢等率領,向柳河下游進發。

真是個野心勃勃的傢伙!

當時在柳河附近沒有停泊大明的大型戰船,只有用打魚船往返運送明軍,每次都僅僅只能夠運送十幾人,運了四天四夜都沒有把明軍全部運過柳河。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你運送明軍過河,一天一夜沒有被沒有被八旗軍隊發現,已經是上天開恩了,如果運了四天四夜都還沒有被八旗軍隊發現,那簡直是沒有天理了。

第四天夜裡,八旗軍隊終於發現了正在渡河的明軍。

他們立馬將這個消息報告了守將屯布魯、阿爾岱、茂海。

暈,馬世龍你膽兒可不是一般的肥啊!老虎不發威,你當我們是湯姆啊!

屯布魯、阿爾岱、茂海頗有大將之風,一等一的後起之秀,他們並沒有率領八旗軍隊對正在渡河的明軍展開猛烈的攻擊,他們要關門打狗,全殲這支明軍。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八旗軍隊決定放長線釣大魚,誘使明軍深入,把明軍引入八旗軍隊的伏擊圈,然後全殲這支明軍。

有個豬對手還是挺開心的!主動權盡在我手,不急,不急,慢慢來!

明軍對此一無所知,這一去又怎能不敗!

當半夜明軍到達耀州附近正準備攻城的時候,突然明軍後方喊聲震天、殺聲四起,耀州城裡的八旗軍隊也蜂擁而出。

魏忠賢與孫承宗的對弈,詮釋了什麼叫“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八旗軍隊

等等,好像哪裡有點不對勁兒,不好,中計了!

近在咫尺,猝不及防!

此時的明軍,被八旗軍隊給打了個措手不及,腹背受敵,早已一片恐慌,被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

周瑜打黃蓋,看誰跑得快!

可是後方又被柳河這條大河隔斷了,明軍為了活命,紛紛跳進了冰冷的河水之中,淹死的,凍死的不計其數。

好慘啊!真的好慘!明軍很久沒被人往死裡揍了!

二十六日,馬世龍聽說前線戰事後,立馬率領明軍從右屯衛出發,趕往柳河救援。

明軍剛趕到柳河,就遇到了四處逃竄的潰兵。

亂了!都亂了!

等會兒,說好的奪取耀州城,活捉皇太極,怎麼突然就變成跑路了?

你說嚇人不?

明軍頓時嚇得驚慌失措,哪裡還怕丟臉,逃,要逃,逃得越快越好,要拿出萬米衝刺的氣勢了!

然後就沒影了!

衝動是魔鬼,過後就後悔!

馬世龍心情跌倒了谷底,完了,這下徹底完了,本來想轉個嫖娼的錢,結果連賣淫的心都有了!

柳河戰役,明軍大敗,魯之甲、李承先全部死於八旗軍隊的亂刀之下,明軍死亡四百多人,損失戰馬六百七十多匹,還損失了大量甲冑以及眾多的軍用物資。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請矇住我的眼睛!馬世龍建功立業的美夢,碎成了玻璃渣子!

八旗軍隊勝利了,勝利者是可以慶祝的!

屯布魯、阿爾岱、茂海將繳獲的各種兵器送往盛京報捷,

在這裡表白你們,好樣的!後金名將,後繼有人啊!

努爾哈赤出城十里迎接屯布魯等人,殺牛祭旗,賞賜將士。

這是每次勝仗之後誇耀戰功,顯示國威的必要程序。

孫承宗離職

不怕對手是尊神,就怕戰友是頭豬!

柳河戰役是馬世龍揹著領袖孫承宗,為了多得戰功、升官發財而發起的一次冒險進攻,這不過是一次小得不能夠再小的戰役,此次戰役的勝敗與否都根本不可能對遼東局勢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這一點都不重要!

須知道,高手相博,哪容得半點閃失?這樣一來,魏忠賢便有了向孫承宗發難的理由!

魏忠賢心裡嘿嘿一樂,事情都是真的!機會終於來了!

呵呵,有意思,還真有意思,這下可有得玩了,玩壞了別怪我們啊!

此時不為,更待何時!

風雨已至,矛盾一觸即發!

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緊緊抓住柳河戰役這個有效的武器,向孫承宗發動了進攻。

 人長一張嘴,升官全靠懟!

閹黨團結一心、一致對外,開始圍攻馬世龍,並把矛頭直指馬世龍的領導孫承宗。

上書彈劾孫承宗的奏摺就多達數十道,每道奏摺的內容都大同小異,要表達的中心意思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定要嚴懲孫承宗。

事情越鬧越大,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失衡局面!

氣氛再一次變得凝重起來!

這年頭,上哪裡講理去?

我們的孫承宗也好無辜的啊,心裡叫苦連天,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自己到底是招誰惹誰了啊,這比竇娥竇大姐還冤啊!

別跟我說你很冤,誰讓你和馬世龍有緣。

好虎,架不住一群hello kitty,哪怕孫承宗資格再老,能力再強,也只能接受退休賦閒的命運。

你們不是成心跟我作對嗎?那就你們來好了!

與其等你們逼我下課,還不如自己先拿自己開刀!

孫承宗聰明,懂得進退,主動上書請求朱由校讓自己辭官歸隱。

魏忠賢與孫承宗的對弈,詮釋了什麼叫“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朱由校

這麼,這麼直率的嗎?

朱由校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孫承宗的要求。

孫承宗督師遼東的事業從此結束。

有點小失落!

人生啊,太艱難,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慢慢習慣就好了!

人生無常,孫承宗走好,好人一生平安!

青春沒有極限,而孫承宗的故事沒有終點,以後還會講,這裡就暫且不提他了!

精彩,刺激!

在這場半明半暗的鬥爭中,魏忠賢成為了勝利者!他付出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成功,獲得了“不是佔有,就是毀滅”的快感!

由此可見,中國的歷史總是在反反覆覆地給我們開一個玩笑,幾乎在每一個封建朝代的晚期,一群不完整的男人都牢牢掌控著所有文武官員的升遷貶謫。

經驗之談,血的教訓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