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工荒到低利潤,廣東的製造業老闆終於選擇關閉了多年的工廠

目前,我國大量的中小型製造業企業存在著技術水平低,創新能力低、抗風險能力差的問題。在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埡口,這些企業面臨著“用工荒”、低利潤的難題。他們有些轉型成功,得以重新上場;有些則陷入泥潭,難以自拔,無奈之下只能選擇“關門大吉”。讓我們來看看一個沿海的製造業工廠老闆的親身經歷,看看在他的關門之路上,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連招了兩個月都招不滿工人之後,一位身處廣東的製造業老闆終於選擇關閉經營多年的工廠,將工廠出租了出去。

“我幹這行已經二十多年了。二十年前沿海地區發展得好,我看廣東潛力大,二話不說辭了老家的工作跑了過來。拿著以前攢的積蓄,還跟人借點錢,在廣東開了個工廠,一干就是二十年,終於在這一塊做出了點名氣。本以為一輩子都要辦工廠了,誰知道轉眼間就辦不下去了。本來還想讓我兒子繼承家業的,現在看來是不用了。打算先送他出國去學學金融吧。”

從用工荒到低利潤,廣東的製造業老闆終於選擇關閉了多年的工廠

這位工廠老闆言語中有些無奈。每年開春之後,他的工廠只有一半的工人會回來,大量崗位面臨著缺人的情況,有時候甚至嚴重到無法開工。近兩年這種情況愈演愈烈,今年連招了兩個月,卻還沒有招夠人。

“招不到人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這幾年一直招不到人。我記得08年的時候,工人保底工資只要1800元,那時候招人很容易。如今,工人保底工資開到四千多,並且包住宿,基本的配套設施也都弄得很完善,還是很難招到人。”

老闆神情沮喪。當詢問他為什麼沒人願意進工廠時,他回答道:“現在的工作崗位太多了,滿大街都是工作。餐飲業、服務業需要大量員工,哪裡輪得到我們招人啊。再說工廠裡的工作本來就是體力活,而且還有倒班,有誰願意吃苦來幹這個。你看現在的年輕人,都一個勁往大城市鑽了,有誰選擇進工廠來的。你去看看其他的小老闆,大家都招不到人。”

從用工荒到低利潤,廣東的製造業老闆終於選擇關閉了多年的工廠

“你說多漲點工資?我們也想給工人多漲點工資,工資多工人還願意在我們這多幹幾年。可問題是我的工廠真的不掙錢啊,沒錢怎麼漲工資?我去年一年銷售額是八千萬,你是不是覺得很多?但你知道毛利是多少?六百萬,不到百分之十。這六百萬我還要交稅,城建稅、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再加上銷售費用、物流費用、管理費用,一來二去我到手的還有多少錢呢?”

老闆的表情裡帶了些許怨念、些許頹廢,彷彿一根打蔫的茄子,一隻鬥敗的公雞。

“除了這些,我還要還銀行利息。工廠採購原料進貨時,都得先全額付款後提貨。而在銷售收款時,都需要有較長的付款期,大多是45天至180天左右,工廠要墊付2至6個月的貨款,給企業流動資金的週轉帶來影響。工廠在自有700多萬元流動資金的基礎上,向銀行借款1350萬元,才能保證公司的正常運轉。現在銀行貸款收費有很多名目,去年全年累計支付銀行借款利息約110萬元。這些費用扣除下來,我們廠去年的淨利潤大概只有40多萬元。”

“而且這兩年原材料還在不斷漲價,鋼鐵、煤炭的價格一直在升。可是材料漲了,我們的產品價格不敢漲啊,我們漲了東西可就沒人要了。”

從用工荒到低利潤,廣東的製造業老闆終於選擇關閉了多年的工廠

說到這裡,老闆點了一支菸,看著寥寥升起的煙霧,似乎又想起他那苦心經營二十多年的工廠。二十年風雨如一朝煙散,他不由得重重嘆了口氣,“哎,現在開工廠是一年比一年比難啊。”

對於未來,已經知天命的老闆沒有做過太多打算。他對工廠有著很深的感情,如今的年紀也沒有精力轉型去做其他行業了。工廠關門以後,他打算把廠房租出去,然後回老家去了。

“目前我已經跟一家企業談好了,準備把廠房以月租金的方式租給他們。一年收租金大概在180萬元左右,繳交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後,大約還有130萬元。”說完,老闆露出了不解的神情,只聽他喃喃道:

“沒想到省去了經營工廠的辛苦,一年還多掙了一百萬,這筆賬我實在也算不通啊。”

從用工荒到低利潤,廣東的製造業老闆終於選擇關閉了多年的工廠

中國實體經濟的生存困境,近幾年來是一直存在的,在原材料上漲和市場行情整體都不如意的情況下,許多小微企業甚至表示直接將廠房出租都比辛苦一年掙得多。

關停工廠、出租廠房!一位工廠老闆內心充滿苦衷……

“我幹這行已有20多年,在行業內還算有些名氣,買地蓋房,雖算不上行業龍頭,但起碼也屬上游行列。去年,我們的銷售額做到了8000萬元,毛利632萬元,一般來說,行業的平均利潤率為10%,但去年毛利率為7.9%,這也算是多年的低谷。在632萬元的毛利中,我們還需支出地方稅費、銷售費用、物流費用、管理費用、銀行利息幾大項。

一是地方稅費。有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年度上繳地方稅費合計70萬左右。

二是銷售費用。公司銷售業務員共有9人,包括業務員工資提成和差旅費、通信費、業務招待費等,年度支出100萬左右。

三是管理費用。公司包括財務、辦公室人員、保安等10多名管理人員工資67萬元多,支付全公司50多名員工的各項保險金34萬元,加上年終獎、福利費、廣告費、招待費、水電費、過年過節禮品費、辦公大樓的折舊費等,共計200萬元。

四是物流費用。工廠自有5部貨車貨運物流車輛的總費用,加上僱用外部車輛載貨的所有物流運輸費用接近100萬元。

除了以上四項,還有一大塊是現金流問題。工廠採購原料進貨時,都得先全額付款後提貨。而在銷售收款時,都需要有較長的付款期,大多是45天至180天左右,工廠要墊付2至6個月的貨款,給企業流動資金的週轉帶來影響。

而銀行貸款一般審批週期會比較長,且手續比較複雜,而小雞普惠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在審核週期和審核手續方面都簡便快速許多,這樣保證了小微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資金鍊的穩固!

“扣除上述5項費用,去年我們廠的利潤總額為40多萬元。再繳納了企業所得稅,淨利只有30多萬元。”

“作為工廠主,我們掙到自己口袋的經濟效益確實不多,但在社會效益上不算少,主要是體現在稅收和就業上。全年上繳國稅160萬左右,地稅70萬左右,兩項加起來200多萬。還有解決就業,我們僱用了一般的操作工40多人,還有財務、等管理崗位人員10多人。”

“目前我們已與一家企業談妥,準備將廠房以月租金8元/平方米出租。我們可租廠房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一年可收租金182萬元左右,繳交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後,大約還有130萬元。”

從用工荒到低利潤,廣東的製造業老闆終於選擇關閉了多年的工廠

這位年近60歲的老闆告訴小編,他對工廠很有感情,現在轉型做其他行業也不會做了,出租廠房實屬無奈。“把廠房租出去多掙了100萬,還省去了經營工廠的辛苦,這筆賬我也算不通。”

機器賣了廢鐵價,車間出租比自己開工廠賺的還多!製造業究竟怎麼了?

上面兩位老闆的情況並非個例,哪怕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機械行業,也有很多老闆在堅持數年之後被迫關閉自己經營多年的企業,甚至有很多老闆表示:車間出租比自己開工廠賺的還多!

作為老闆,你需要知道:

1、不是公司業績好才給員工加工資,而是員工加了工資、公司業績更好。員工的薪酬模式與企業要的績效結果是相互融合的,員工賺到了更多的錢,企業獲得更高的盈利。

2、員工過去表現好,不等於未來表現會更好,而且,加工資是持續、固定的薪酬變動結果,並不能保證和激勵到員工在未來持續、更好的表現。事實上,很多員工固定加了工資,只是表示願意留在企業繼續服務,而沒有因此獲得更努力工作的動力。

3、如果加工資只是表達對員工過往表現的認可,卻不能激勵員工在未來創造更高的價值,這樣的加工資很可能會增加企業未來的經營成本。

4、企業、老闆一定要懂得給員工加工資,願意持續為員工加薪,這是大勢所趨,但是構建激勵性的、有創造力的加薪機制尤為重要。

從用工荒到低利潤,廣東的製造業老闆終於選擇關閉了多年的工廠

導入股權激勵有什麼意義?

一是公司方面。實施股權激勵可以有效激勵廣大員工參與的積極性,幫助企業留住人才,增強競爭力;在企業初創時期,通過給予員工股票而減少現金支出,支持企業擴大發展;拓寬資金渠道來源,獲得低成本資金,減輕稅務負擔。

二是員工方面。員工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實現資本增值;可以增加收入,減少納稅費用;將企業的收益與員工聯繫在一起,通過員工直接分享業績增長,有效激勵工作績效、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股東方面。特別是獨資公司的投資者,在自己年老退休時,既可以保留公司不被競爭者收購,又可以收回大部分投資;同時,股東向員工出售股份可以減免增值稅,有效減輕稅賦。

四是國家方面。實行股權激勵可以化解資本主義社會勞資矛盾,有效緩解貧富差距;有利於提高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實行股權激勵的公司與員工一般都達成不裁員的協議,這對降低失業率有一定作用,有利於社會穩定和國家團結。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企業做的久的老闆都知道,10年前我們並不一定要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來留住人才,因為那個時候所有的行業都處於暴力時期,那個時候有人口紅利,我們只用粗放式的管理就可以賺到錢,但是時間過去了,

我們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我們從爆利階段到微利時代,互聯網放大了每一個個體的價值,現在企業用工成本越來越高,我們可以和任何一件事情對抗,但不能和趨勢對抗!

轉發此文後,私信我,立刻贈送《薪酬體系及股權激勵制度》《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模板》《入股股東合作協議書》《股東合作及股權協議書》《股權代持協議》《股權激勵協議書》《股權投資協議》《股東退出機制》《虛擬股權激勵協議》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