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中產家庭,其實也不堪一擊

昨天,胡潤研究院發佈了《2019胡潤財富報告》後,

中產家庭喜提兩個熱搜。

富裕的中產家庭,其實也不堪一擊

報告中顯示,截至2018年8月,中國大陸中產家庭已達3320萬戶,其中新中產1000萬戶以上

富裕的中產家庭,其實也不堪一擊

“新中產的崛起正成為我國新經濟下的突出現象,作為社會生產和消費市場的主力軍,新中產的崛起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整體質量和潛力,也在重塑各行各業的競爭格局。新時代下,只有深刻洞悉新中產圈層的需求,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消費升級的需求,才能抓住經濟新週期的發展先機。”

——恆創集團、金原投資集團董事長 盧兆慶

哪些人屬於新中產呢?

《2018新中產白皮書》中總結得出,新中產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擁有大學本科或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比例超過90%,是“知識改變命運”的代表。他們注重教育,子女教育費用均被排在第一位,超過住房和養老。他們有一定的精神需求,在文化藝術、休閒放鬆、社交應酬等方面“捨得消費”。他們沒有生來富足,也沒有一夜暴富,在用時間和耐心換來人生的蛻變和跨越。

富裕的中產家庭,其實也不堪一擊

新中產通過工作成績收穫了享受高品質生活的權利,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選擇,既有慾望也有恐懼和焦慮。

《智聯招聘2017年新銳中產調查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高達 95% 的新中產會感到經常焦慮或偶爾焦慮。

富裕的中產家庭,其實也不堪一擊

新中產在焦慮什麼?

子女教育是新中產人群最普遍的焦慮,高達 93% 的新中產父母們有計劃甚至已經著手準備子女未來出國留學等一系列規劃。

收入低於預期也是新中產的主要壓力來源,有 40% 的新中產表示對收入水平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僅有 13% 的人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

對未來子女教育問題的擔憂,對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感,對未來財富縮水的焦慮構成了新中產的真實生存狀態。新中產的焦慮源自於對未來的不可預知。

新中產人群是靠知識和努力,在時間的沉澱中一步步邁向中產階級的,但是,未來的一場重大疾病或者意外就可能使得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們“一夜返貧”。

富裕的中產家庭,其實也不堪一擊

風險從來都是客觀存在的,無法受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但是同樣的風險,對有些人來說是大風大浪,對有些人只是毛毛雨,這中間的差距就是風險承受能力。所以,努力提升抗風險能力,是新中產人群刻不容緩的事情。

如何提升抗風險能力?

擔心今天所從事的工作,明天會不會被辭掉?

-不安於看似安逸的現狀,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拓展更多的技能,積累更多經驗,抓住一切能夠向上的機會,要對自己充滿信心。

擔心今天健康的身體,明天會不會因一場大病而致貧?

-想要保持健康的身體,預防疾病的到來,以下四點非常重要:均衡營養、充足睡眠、適量運動、良好心態。(具體內容可參考文章《為事業拼搏的前提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但是,即使做足了預防準備也不能夠保證疾病它一定不會到來。因此,我們需要一份合理的健康保障規劃。任何重大疾病,一旦發生,便可能讓家庭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中產階級,需要優先保障,且保額要充足。其次要為配偶、子女、父母也配置適當的健康險,防止因疾病風險造成的家庭經濟危機。

富裕的中產家庭,其實也不堪一擊

幾十萬的投資如何才能保證安全?

-投資前提前做好風險測評,確定自身的風險偏好再進行投資操作。將資金合理分散到各個投資產品中,通過分散投資,將風險進行分散,一旦某個產品出現虧損也不至於全盤皆輸。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可以有效的對沖不同產品的單一風險,從而降低整體投資風險,提升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

擔心將來資產縮水,負擔不起日後孩子的教育費用?

-孩子的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為了能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教育條件,需要為孩子準備一份年金保險。年金保險的強制儲蓄功能,能夠保證資金的專款專用,防止因過度消費造成家庭過度開銷,從而影響孩子受教育的條件。

擔心退休後的養老金不足以保持原有的生活質量?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質量提高,為了能夠在退休之後依然保持原有的生活質量,減少收入落差,應該趁年輕給自己規劃好年金保險作為退休後的養老金補充,減少中年壓力,更能擁有美好的晚年生活。

富裕的中產家庭,其實也不堪一擊

當你提前為將來可能面臨的風險做好保障規劃時,你的抗風險能力便會提升,焦慮感也會大大下降。越早規劃,越早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