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錢一直漲,做半天收入300元,不少農民不願做,唯有老人在堅持

“青磚白瓦,雞鳴狗吠”不少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腦子裡還深深印著這些兒時農村的美好印象。然而,這幾年來隨著農民進城打工的人越來越多等,農民的日子一天一天好起來。讓農村的變化也越來越大,而最明顯的就是,老房子越來越少,現代化的樓房越來越多。

工錢一直漲,做半天收入300元,不少農民不願做,唯有老人在堅持

隨著老房子越來越少,以前每家每戶都有人懂的一個工作,現在卻很難找到會的人了,那就是撿瓦匠。雖然這些年撿瓦匠的工錢一直漲,做半天工錢300元,但是越來越少的人,能做得來,也很少人敢去做了。

可能很多人說,撿瓦匠的工作也不難啊,就是清理屋頂上爛掉的瓦片,清除掉瓦上雜物,重新擺正下屋頂上的瓦片,防止屋頂漏水而已,這樣簡單的工作為什麼還是很多人不做呢?

工錢一直漲,做半天收入300元,不少農民不願做,唯有老人在堅持

其實撿瓦匠的工作,雖然看起來不難,但是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做,首先,時機的把握要好。收拾屋頂上的瓦片是需要看好時機的,撿瓦的時間不能下雨。一旦下雨的話,那裡都會淋溼不說,撿瓦的工作也得停下來。因為瓦片溼了之後很容易壞掉,拿起來都可能碎了,沒辦法收拾。

其次,瓦片疊放有技巧。如果細心觀察過瓦片的人會發現,瓦片是一端厚一端薄的。瓦片蓋在房頂上的時候,凹下去水槽用的瓦片叫母瓦,蓋在上面的瓦片叫公瓦。公瓦和母瓦的排列方式是不一樣的,母瓦是後的一端在上面,薄的一端在下面,而公瓦正好相反。這樣的疊瓦片方式才能讓瓦片穩固,否則隨便疊瓦的話,撐不到半年就出現漏雨了。

工錢一直漲,做半天收入300元,不少農民不願做,唯有老人在堅持

最後,導致工錢不斷上漲的主要原因,撿瓦匠工作比較危險。隨著年限的增加,大家都知道如今的老房子,年代比較久遠而老舊,而瓦片上面的房梁越來越舊。隨著房梁的老舊,甚至被蛀蟲啃食,房梁可能已經完成老化不行了。撿瓦匠到房頂上撿瓦,很可能會踩斷房梁,從房頂上掉下來,這是十分危險的。

工錢一直漲,做半天收入300元,不少農民不願做,唯有老人在堅持

現在即便很富有的地方,都不可避免的,可能還有一些老房子。特別是一個村的,祠堂之類的地方,由於種種原因,不少地方往往還是蓋瓦片。這種老式蓋瓦片的房子兩年不檢修就很容易出現漏水,檢修就需要撿瓦匠,但撿瓦匠真的難找了,一般村裡都是少有一兩個年紀大點的老人會接活,也可能幾個村找不到一個。讀者們,你們上一次看到撿瓦匠修屋頂是什麼時候了?對於還是堅持做撿瓦匠的朋友,你又如何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