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你會失業嗎?

未來10年,你會失業嗎?

種種現象表明,人工智能是互聯網時代的新風口,有人恐慌,有人驚歎。人們通常又會提出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嗎?

- JIMU -

一、

今年的雙十一,有沒有被快遞的發貨速度驚豔?不少人表示還沒來得及退貨就收到了包裹,“中國速度”裡少不了自動化的功勞,物流大提速下它比人力更智能高效。

一線城市,不少體量較大的超市都開始自動掃碼,收銀員這個職業人數銳減,隨著機器算法越來越聰明,很多人都在糾結,自己的職業在某天會不會也被取代?

事實證明危機感是共有的,麥肯錫發佈新報告《美國工作的未來》,顯示未來10年間,美國18歲到34歲間的1470萬年輕工人將因自動化而失業,比例高達40%。

快遞、外賣、最新的5G技術,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提供著最大的便利,但如果沒有預見性的沉溺享樂,重複性的工作被取代也只是時間問題。

未来10年,你会失业吗?

二、

李開復也曾預言:未來10年,50%的人將要失業,而最先淘汰的,就是從事低水平、重複作業的勞動者,比如流水線工人、最簡單的客服或者電話銷售。

只用學習幾個星期,AI就能掌握從業幾十年員工的經驗,它就像辦公室新來的學習能力超強、熱愛加班還會偷師的員工,一開工就有好狀態還全年無休。

同樣的工作它能力強抱怨少,追求效率的老闆當然選它,但是雖然擁有人類無法匹敵的強大數據和算法功能,但它並沒有意識,這就是它和人類最本質的區別。

技術發展會取代部分工作,也會創造更多新工作,工作並不是消失了,而是以一種新的方式出現,我們需要調整的心態不是面對失業,而是習慣新的工作模式。

未来10年,你会失业吗?

三、

怎麼理解科技發展對市場人才的需求,怎麼讓職場人為未來做好準備,很顯然我們需要先理清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人是主體,科技是輔助。

科技的本質是便利生活,為人類服務,代替人去完成單調的工作,讓我們有更多精力去進行新的探索,比如系統為老師判卷,老師就可以花更多時間在教學上。

科技可以將網絡上的知識進行整合,卻難以進行二次創作,因為它只能根據固定的程序運作,不具備審美意識和創新能力,自然就無法取代人類獨有的藝術創作。

人工智能開啟的時代,個人對職業產生焦慮在所難免,在這樣的環境下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將現有職業與人工智能進行整合,擁抱變化抓住機遇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 JIMU -

未来10年,你会失业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