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系列解讀之七——從三個維度理解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大部署。今天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系列解讀帶大家一起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行詳細瞭解。

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系列解讀之七——從三個維度理解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決定》的說明中指出,中央政治局決定這次中央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第一,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任務”“第二,這是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的根本要求”“第三,這是應對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的有力保證”。

因時而進:適應時代之變的必然選擇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站在“強起來”的時代節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選擇、是始終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旺盛生命力的必然選擇、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必然選擇、是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必然選擇。

因事而舉: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要求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著眼於時代舞臺,又著眼於世界舞臺;既著眼於繼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歷史底蘊,又堅持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自信,是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要求。

因需而新:創新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國家治理能力

一是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工作導向。始終把人民放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落實在制度安排與治理實踐中,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作為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是要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三是要依靠人民智慧。人民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力量源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緊緊依靠人民,把人民作為勝利之本、力量之源,提高人民群眾依法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能力,發揮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和歷史發展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