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種草自己割草喂牛,每頭牛能夠節省多少成本,是否有可行性?

養牛是一個微利的行業,沒有現在養豬那麼暴利,想靠養牛賺錢只能夠腳踏實。如今養牛不僅是投資大利潤也少,想多掙點錢或者是保證不虧本,那隻能夠控制住成本,而飼料成本是一個大頭,能夠控制住飼料成本的話就能多獲利。

草料自己割,能節省多少成本?

牛需要吃粗飼料跟精飼料,精飼料可以通過自己採購回來加工省一些錢,不過卻不能夠免費獲得,必須要花錢,而粗飼料卻是可以免費得到的。一般來說自己種牧草基本上就算是免費得到了,因為成本非常低,投入幾百塊就能夠得到幾十噸的產量。

不種草自己割草喂牛,每頭牛能夠節省多少成本,是否有可行性?

當然種植還是需要花一點錢的,真的想免費得到粗飼料,要麼就是放養要麼就是自己割草回來養殖了。有一些人不想自己種草,就想著自己每天都出去外面割草養牛,這樣不就能夠節省大量的草料了嘛。

草料自己去外面割回來是可以的,這樣不需要將牛牽出去了,只不過需要一些時間去割草而已。如今一頭牛每天是需要吃幾十斤草料的,要真的算價格的話,一頭肉牛一年吃10噸皇竹草,價值大概就是2000塊錢左右,也就是說自己去割草喂牛,每頭牛能夠節省至少2000塊的粗飼料費用,無疑利潤是增加了不少的。

為何沒有可行性?這三點是關鍵

然而割草養牛聽起來行得通,但是真正去做之後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偽命題,除非只是養一兩頭牛,一旦數量多的話是無法實現的。

1、冬季沒有草料可收割

首先就是外面割野草並非一年四季都有的,在春夏秋季還能夠找得到草料,但是難度會越來越大,進入秋季後外面的野草數量就非常少了,要是等到冬天更是荒涼,還想割草回來喂牛基本上不可能的。

不種草自己割草喂牛,每頭牛能夠節省多少成本,是否有可行性?

2、費時費力,不如直接放養

其次就是喂草養牛太費時費力了,一頭成年的肉牛一天需要30斤的乾草料,如果是鮮草的話數量翻倍,也就是說一頭牛都需要割60斤草回來,要是10頭牛就需要600斤,這個數量可不是隨便就能夠獲得的,需要的時間也是非常長的,可能忙一天都割不夠600斤的,還真的不如直接放養來得快。

3、野草沒有太多的營養

最後就是割草多數都是割外面的野草,這些草可沒有皇竹草鮮美的,拿來養牛長勢會比較慢,並不是太適合,可以說割草養牛並不是太靠譜,節省了飼料卻是延緩了長勢。

不種草自己割草喂牛,每頭牛能夠節省多少成本,是否有可行性?

結語:割草喂牛在一些農村會看得到,然而一般都是隻養一兩頭牛,需要割的草數量不多。再者就是一些養牛戶遇下雨無法放養,所以才是選擇割草養牛。真的沒有全程都是割草養牛的,這樣的做法是不可行的,還不如直接種草養牛還能夠保障草料的供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