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0萬股強制拍賣 譽衡藥業債務違約業績下滑何時止?

8600萬股強制拍賣 譽衡藥業債務違約業績下滑何時止?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11月20日晚間,譽衡藥業發佈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譽衡集團因涉及債務違約事宜,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在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上對譽衡集團持有的8600萬股公司股票進行公開拍賣。

公告披露,2019年11月18日10時至2019年11月19日10時,譽衡集團持有的86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91%)公司股票最後被天風證券以2.3億元拍得。

此次股權拍賣導致了該公司的權益發生了變動,譽衡集團和譽衡國際持有譽衡藥業的股份分別下降到了37.77%和11.32%。

譽衡藥業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產生影響。上市公司與譽衡集團、譽衡國際為不同主體,在資產、業務、財務、人員、機構等方面保持獨立;因此,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然而,儘管譽衡藥業希望給投資者吃一個“定心丸”,但是,公司股權被強制拍賣的直接原因就是近年來該公司的一系列的經營不善。

事實上,此次拍賣不是譽衡藥業股東所持公司股份第一次被拍賣。早在今年7月份,譽衡藥業就曾發佈公告稱,譽衡國際持有的公司6200萬股股票、6170萬股股票將分別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司法拍賣平臺上拍賣,上述佔譽衡國際當時持有譽衡藥業股票的33.2%,佔譽衡藥業總股份的5.63%。

最終,顧斌以最高應價約1.84億元拍得譽衡國際持有的公司6200萬股股票。許小萍以最高應價約1.74億元拍得譽衡藥業6170萬股股票。截至11月20日,譽衡國際累計被拍賣數量為1.237億股。

為什麼譽衡藥業的股票被頻繁拍賣?這要從該公司近年來的業績說起。Wind金融終端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譽衡藥業的業績增速一路走低,從2017年開始甚至出現了大幅下滑,2016年至2018年,該公司扣非後淨利潤的增速分別為6.27%、-60.11%和-99.62%。

《電鰻財經》注意到,業績大幅下滑與該公司的大規模併購有一定的關係。自2010年上市以來,譽衡藥業頻繁地進行了大規模併購。併購數量高達20多次,交易金額超百億元,形成了鉅額商譽值。

鉅額商譽的存在會因標的公司經營稍有不善而發生大幅減值,這也為該公司後來危機集中爆發埋下了伏筆。

從2018年開始,,譽衡藥業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股權屢屢被司法凍結/輪候凍結、債務危機不斷、公司屢次重組失敗,隨著股價一路下跌,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質押股份更是屢屢被平倉。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譽衡集團所持公司股票(持股比例42.3%)全部被凍結,第二大股東譽衡國際所持公司股票(持股比例14.14%)大部分被質押、被凍結,實控人朱吉滿所持公司股票(持股比例0.45%)也全部被凍結。譽衡集團因與武漢信用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一筆1500萬元左右的債務問題,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這就導致了上述強制拍賣一幕的發生。

然而,譽衡藥業這樣的日子好像還沒有到頭。該公司10月28日發佈的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前三季度該公司實行營業收入39.8億元,僅增長了0.38%;扣非前和扣非後的淨利潤分別為3.1億元和2.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和-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