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譽衡藥業股權質押再遭強平 實控人質押比例超99%曾計劃轉讓

資金壓力下,朱吉滿“失控的”控制權。


譽衡藥業股權質押再遭強平 實控人質押比例超99%曾計劃轉讓


因股價跌破股權質押平倉線,譽衡藥業的控股股東又一次爆倉導致被動減持。

9月17日,譽衡藥業發佈公告稱,6月4日至9月14日,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累計減持2729.1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24%。

具體為,實際控制人朱吉滿持有的《雲南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盛錦16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簡稱“盛錦16號”)減持687.2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1%。此外,2018年6月4日至2018年8月22日期間,大股東譽衡集團、一致行動人譽衡國際質押給質權人的公司股份出現被動減持,累計減持公司股份2041.9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93%。

被動減持公告前兩個交易日,譽衡藥業股價連續暴跌,9月13日跌9.48%,14日跌停。9月17日已經是譽衡藥業股票連續六個交易日下跌。8月復牌以來,短短一個月時間,譽衡藥業股價已近腰斬,從6.18元跌至3.16元,市值蒸發66.4億元。

根據譽衡藥業半年報,譽衡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譽衡國際、ORIENTAL KEY STONE INVESTMENT LIMITED累計質押的股票分別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9.96%、99.65%、99.99%,三者質押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為63.87%。

連續的暴跌是否再一次觸發股東股權質押的強制平倉,公司有什麼挽救措施,時間財經採訪譽衡藥業,截至發稿未獲對方回覆。

在17日的公告稱,譽衡藥業則表示上述減持行為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影響,也不會導致公哈爾濱譽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司控制權發生變更。目前,譽衡集團、譽衡國際正與質權人就上述事宜積極溝通協商,儘快化解平倉風險,但不排除日後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再次遭遇被動減持的風險。

譽衡藥業成立於2000年3月,是一家以醫藥大健康產業為主線,以製藥業務為核心,涵蓋科研、生產、營銷等領域的高科技企業集團。主要產品藥用領域包括心血管系統藥物、糖尿病、肌肉-骨骼系統藥物、全身用抗感染藥、抗腫瘤藥及免疫調節劑等。

不止實控人股權質押平倉危機,今年以來,譽衡藥業還遭遇控股股東股權被司法凍結、債務危機、屢次重組失敗等。作為曾經的中小板明星股,譽衡藥業正在遭遇一場危機。

股權質押屢次遭遇強制平倉

9月17日的減持公告顯示,譽衡集團的減持價格在4.25~6.03元;譽衡國際的減持價格在4.37~4.63元;盛錦 16 號的減持價格在3.28元。


譽衡藥業股權質押再遭強平 實控人質押比例超99%曾計劃轉讓


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被動減持的價格均較9月17日譽衡藥業3.16元的收盤價高出不少。

近期經歷幾天的連續下跌後,譽衡藥業的股東們將再次面臨強制平倉風險。不過,譽衡藥業在公告中那減持規定作了擋箭牌。

譽衡藥業稱,朱吉滿先生、譽衡集團、譽衡國際承諾自本公告披露日起連續六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系統主動出售的股份低於公司股份總數的5%。如譽衡集團、譽衡國際質押的股票出現平倉風險,公司將督促其在減持計劃實施期間嚴格遵守《證券法》等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的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譽衡藥業實控人朱吉滿的危局持續已經有一段時間,最早要從今年2月份說起。2月8日,譽衡藥業股票停牌,原因是股價暴跌,譽衡藥業控股股東譽衡集團及一致行動人譽衡國際有6.04億股觸及平倉線,爆發危機。

6月8日,控股股東譽衡集團無力補充質押,被江海證券強制賣出股票平倉。

隨著股價持續下跌,近期平倉情況愈發嚴重。譽衡藥業8月15日公告表示,譽衡集團的質權人申萬宏源於8月13日、14日先後強制賣出譽衡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24.6萬股、23.85萬股股票。8月15日,申萬宏源又賣出23.07萬股、中國銀河證券賣出81.9523萬股、第一創業證券賣出840.62萬股,造成譽衡集團被動減持。

為減輕控股股東債務壓力,8月17日,譽衡集團擬將譽衡藥業15%的股權出售。根據公告,譽衡集團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將其持有的公司3.30億股股份(合計佔公司股份總數的 15.00%),作價12.75億元,分別轉讓給蘇州譽通衡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蘇州翼樸蘇榆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博裕三期(上海)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交易對方”),交易對方各自的受讓比例均為 5.00%。


譽衡藥業股權質押再遭強平 實控人質押比例超99%曾計劃轉讓


對於轉讓原因,公司表示,譽衡集團可將獲得的資金用於償還負債,降低其財務壓力。同時,可為公司引入優秀的戰略投資者,使公司的股權治理架構更優化、更合理,進而為公司戰略的落地奠定基礎。

控股股東股權全被司法凍結

除了股權質押爆倉,譽衡藥業控股股東譽衡集團所持公司股份還全部被司法凍結,逾半數已被輪候凍結。

輪候凍結簡單理解就是被多個債主輪流討債。

根據譽衡集團8月20日發佈的股權司法凍結公告。截至2018年8月17日,譽衡集團直接持有譽衡藥業9.3億股。譽衡集團本次被司法凍結的股數為4.65億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1.16%,累計被司法凍結股份數為9.3億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42.30%。本次被輪候凍結股份數為4.99億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2.71%,累計被輪候凍結股份數為5.17億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3.52%。


譽衡藥業股權質押再遭強平 實控人質押比例超99%曾計劃轉讓


對於凍結及輪候凍結原因,惠譽藥業當時公告稱,因譽衡集團的股票質權人申請財產保全,譽衡集團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被法院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

公告同時稱,譽衡集團針對8月17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公司股份事宜,與相關質權人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協商並已達成初步意見,該質權人近期將會辦理解除凍結及輪候凍結的程序。不過截至發稿,譽衡藥業還未發佈解除凍結及輪候凍結的公告。

這也是譽衡集團所持股票今年第三次被司法凍結。

4月10日,譽衡集團和譽衡藥業實控人朱吉滿因同樣的原因,兩者持有共計9.47億股譽衡藥業全部被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司法凍結。

6月8日,譽衡集團因股票質權人申請財產保全,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該次被凍結股份為1.98億股,佔譽衡集團直接持股比例的21.14%。

瘋狂收購後遺症?

上市以來,譽衡藥業持續通過外延式收購做大規模。

譽衡藥業股權質押再遭強平 實控人質押比例超99%曾計劃轉讓


2012年8月,譽衡藥業斥資2.1億元收購哈爾濱蒲公英藥業;緊接著在2013年11月,以6.98億元收購上海華拓;2014年12月,以23.9億元收購山西普德藥業;2015年4月,收購湖北多瑞藥業;2017年12月,擬以16億元收購上海瑾呈70%股份。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譽衡藥業上市以來,共實施資本併購案27宗,其中成功完成併購14宗,涉及併購金額約129億元。

2015年6月,譽衡藥業砸下1個億,在深圳前海設立譽海金服,正式涉足互聯網金融;設立譽衡基因,從事基因檢測服務和基因大數據運營。

併購業導致商譽大增,在2017年年報中,譽衡藥業表示,近年來,公司實施了多個併購項目,公司商譽不斷擴大。截至報告期末,商譽金額為36.41億元,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的比例為87.24%。

2017年,譽衡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0.4億元,同比增長1.95%;淨利潤3.1億元,同比大幅下滑56.79%。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4億元,同比暴增100.53%;淨利潤2.26億元,同比僅微增3.09%。

2017年,譽衡藥業主要子公司及對公司淨利潤影響達10%以上的參股公司為:上海華拓、普德藥業、西藏陽光、奧諾(中國)、譽衡製藥,去年淨利潤分別為1.25億元、2.2億元、1.16億元、1.27億元、3319萬元。


譽衡藥業股權質押再遭強平 實控人質押比例超99%曾計劃轉讓


商譽風險也隨之而來。收購時,普德藥業承諾,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實現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89億、2.08億和2.29億,但2017年僅實現了1.91億,未達承諾業績,商譽減值4379萬。然而,上海華拓和西藏陽光2017年淨利潤同比同樣出現大幅下滑,但公司並沒有計提任何商譽減值。

今年以來,譽衡藥業仍多次嘗試併購重組,均無果。6月10日,譽衡藥業與合肥生命科技園簽署重組意向協議,擬收購天麥生物不低於35%的可轉讓無負擔股權,取得標的公司控制權。兩個月後的8月11日,譽衡藥業宣佈終止本次收購。


譽衡藥業股權質押再遭強平 實控人質押比例超99%曾計劃轉讓


此前,譽衡藥業先後終止了跨界收購上海瑾呈信息和引入戰投事項。

難以理解的是,收購的同時,譽衡藥業還在將此前收購的公司出售。根據公告,譽衡藥業擬以不超過55億元剝離或出售上海華拓、西藏譽衡、普德藥業3家子公司股權,目前暫無新進展。三家公司均是近5年之內收購而來。


譽衡藥業股權質押再遭強平 實控人質押比例超99%曾計劃轉讓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今年一季度,譽衡藥業的資產負債率高達53.53%,遠高於製藥行業上市公司28.73%的平均資產負債率。譽衡藥業總負債49.9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34.65億元。債務壓頂之下,今年5月譽衡集團籌劃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健投資控股,後者擬以39.4億元獲得譽衡藥業不低於35%的股權,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將發生變更。


譽衡藥業股權質押再遭強平 實控人質押比例超99%曾計劃轉讓


但在一個月之後,這宗交易終止,譽衡集團解釋稱因中健投資內部審核流程時間長,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債務問題。(北京時間財經 曾福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