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30年後本金36萬,如今只給4000多元?吉林85歲老人質疑工商銀行“賴賬”……

11月18日,二三里資訊接到吉林市民楊女士反映:父親30年前在工商銀行花“鉅款”購買了的教育儲蓄,當時承諾30年後本金36萬,如今到期後去取時,銀行工作人員稱只能給4000多元?


承諾30年後本金36萬,如今只給4000多元?吉林85歲老人質疑工商銀行“賴賬”……

85歲老人30年前花1000元“鉅款”在工商銀行購買了教育儲蓄
楊女士說,1989年9月29日,父親楊先生在延邊黃泥河林業局工商銀行儲蓄所購買了這款教育儲蓄,面值1000元,利息13.14%,當時還印發了宣傳單,分別說明10年、21年後本金多少,30年後本金36萬。當時有不少人花1000元“鉅款”,買了這筆教育儲蓄。

楊女士說,父母把這勒著褲腰帶口挪肚攢的1000元存了30年定期,從這以後,就開始了這期待的生涯,“媽媽經常把這紙包紙裹的存單拿出來看看,再算一算還有多久才能到期,就這樣母親2010帶著遺憾離世了,到今年(2019年9月29日)整整30年到期了,父親也已經85歲高齡了,依然記得提醒我不要忘了取錢。”

老人女兒取錢時被告知只能取4000多元
楊女士說,“當時的黃泥河林業局儲蓄所已經不存在了,我找到敦化一家工商銀行,工作人員指引我去敦化工商銀行總行。”可是,當楊女士去敦化工商銀行取錢時,工作人員告訴她只能取出本息4000多元。

承諾30年後本金36萬,如今只給4000多元?吉林85歲老人質疑工商銀行“賴賬”……

為什麼不是當年承諾的36萬呢?

楊女士說,該敦化工商銀行總行工作人員解釋稱,很多年以前就有人對這事起訴了,當時工商銀行敗訴,判給原告在當時的時間算起,之前的按法院判的計息,之後的按活期計息,以後的人無論何時取錢,都按那個標準。具體的可以諮詢工商銀行延邊州總行。

承諾30年後本金36萬,如今只給4000多元?吉林85歲老人質疑工商銀行“賴賬”……

工商銀行工作人員給出的回覆

11月20日,楊女士帶著問題,聯繫了工商銀行延邊州總行一位李姓工作人員,李女士回覆稱:“1989年,工商銀行延邊州銀行出了這款投資產品,當時經過當地州人民銀行批准的,但是發行之後,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通過電報發來一個通知,讓各個支行停止發行這個產品,我們馬上進行了清理。但因為1989年時信息不通暢,有一部分人是聯繫不到的。”

這位工作人員稱,到2004年,一位存儲15年到期的客戶將銀行告上法庭,他當時持有兩張1000元的存單,客戶存單上利息是13.14%,當時州人民法院對此事做了判決,認為銀行敗訴,按5年和10年的最高貸款利率支付給客戶利息,也就是19.26%的利率。

怎樣給這些客戶支付本息呢?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從1989年開戶日那天開始,到這天為止,給他按19.26%算,那個時候,關於後期沒到期的客戶,和沒找到的客戶,這些客戶我們一律都從開戶日到公告日截止,這個時間段全部都按19.26%來算利息。公告日應該是2006年的4月15日。從2006年(截止日)開始,後期的(客戶)享受的就是活期利息了。

發出公告的時候,那段時間我們也是通過報紙找過這些人,但有些人是確確實實找不到。”

李女士表示,如果楊女士認可,就可以來取錢,如果不認可,銀行建議楊女士去諮詢法律。

楊女士認為,之前公告的事情,父親並不知情,她認為銀行不履行當初的承諾,是在賴賬,這種行為是一種“欺騙”。對於銀行的回覆,楊女士並不認可,她說,“4000元和36萬的差距太大了,我想要爭取這36萬。”
二三里資訊將持續關注事件最新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