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们怎么过冬?

关心婷


在当今社会,虽然冬天天很冷,但是我们现在有羽绒服、貂皮大衣,保暖的衣服很多,保暖效果也非常好。在我国北方,冬天都有暖气,屋里能保持到二十三四度,暖洋洋的也非常舒服。而南方有些寒冷的地方也会开空调,保暖效果也不错。

在寒冷的冬季,古代人们怎么过冬呢?这个问题得分别来说,对穷人来说是一个样子,对皇族和达官贵族来说是另一个样子。

一、古代穷人们冬天怎么过冬

对古代穷人们来说,冬天基本上没有取暖的措施。穷人们大多住在土坯房子里,但是唯一的好处是,特别是在北方,屋里会盘一个火炕。火炕连着烧火做饭的灶,在做饭的同时,燃烧柴火所产生的热气会在火炕里循环,使火炕发热。

这样,人们就在火炕上睡觉,身子下面暖暖的,虽然上边盖着被子也是有些发冷,但是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即使是白天,如果有亲戚或者是朋友串门的时候,由于冬天的天比较冷,主人会盛情地邀请客人上火炕暖和。

外出的时候,古人们会裹上厚厚的棉衣。在寒风呼啸的冬天一样冻得瑟瑟发抖,所以手和脚,还有耳朵,腮部都容易冻烂,甚至留下疤痕。

但是古人会储存一些过冬的食物,比如白菜和萝卜。因为冬天食物少,必须做好准备。这样能填饱肚子,也能保持足够的能量,对过冬有一定的好处。

二、古代皇族和达官贵族怎么过冬

对古代有钱有势的人来说,大约从秦代开始就有类似壁炉的取暖措施了。那就是在墙里挖个洞,然后烧柴火,让烟通过墙壁循环,来保持屋里暖和。

而到了清朝,直接考虑到了冬天的取暖问题,把墙做成中间空的夹层形式。然后留一个取暖的口在里面烧火,就像类似今天的暖气片一样,效果特别好。

而且通过看清宫剧,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还有炭炉,手炉,脚炉等等,当然,炭火盆也是有的。而且达官贵族还有裘皮大衣,有非常暖和的帽子,他们能想着法子的保暖。

一部《红楼梦》,我们就能看到古代贵族的生活都多么的奢靡。贾宝玉、林黛玉等人身边伺候的人多不说,而且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琼浆玉液,穿的是绫罗绸缎和裘皮大衣。冬天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事,通过各种取暖措施,屋里是温暖如春。

但是对一般老百姓来说,冬天却冻得是瑟瑟发抖,走路快如马,因为实在是太冷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点也不错,非常形象。

相比古人,我们现在一般人都能享受古代达官贵族的生活,真是幸福极了。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过好每一天,让生活更加阳光、幸福!


校书郎工作室,柒月夏


历史漫谈君


古人如何度过数九隆冬呢?我们不妨自《唐诗》、自《诗经》里寻找。

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我们置身在信息时代,反而惶惑和无知。古人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空调,而他们的冬天也能过得虎虎生风。

范成大的《冬日田园杂兴》一定是表现的南方冬天,他的诗极其贴近南方的农村生活: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

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首句便是修葺房屋,只有让栖身之年不再透风才能想别的超脱于生活的事:阴风怒嚎,如玉箫声;燃松节膏当灯笼,挂在屋外,凝烟如墨;等晚上擦亮窗纸,看上去如同斜阳。你要是在关外、又或河湟,挂的灯笼早就让那“北风卷地白草折”的狂风吹到爪哇国去了。


1、怀人,《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2、谈恋爱,《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缝衣服,《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4、打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豕从),献(豕开)于公。

5、修葺房屋并搬家,如范成大诗云,《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土堇)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6、劳役,《七月》:我稼既同的,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7、凿冰,《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

8、饮酒欢庆,《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9、兵役,《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10、出征归来,《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再从诗词中寻找:

1、钓鱼,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赏梅,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请人喝酒,白居易,晚来天欲雪,欲饮一杯无?

4、归家,刘长卿,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赏雪,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流放,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7、从军戍边,李颀,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9、战争,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听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前月如霜。

……

还有《水浒传》中林冲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等,那是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西游记》四众一马,十六个甲子,一番番春秋冬夏,那是取经,或称之为漫游;

《三国演义》刘关张三顾茅庐,正好下雪;

《红楼梦》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那是家破人亡、树倒猢狲散,在这个时候,大家想的就是怎么保住性命、怎么摘除嫌疑、怎么对付余生,哪还有心思想过冬的事啊!

——————完———————

这是以前我的一篇头条号,正好看到这个题目,就顺手用到这里了。知识是应该共享的,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及关注,不胜欣喜~~~~~


王事情


古代虽然没有空调和暖气,但是聪明的古代人想出来了各种各样的取暖用具:

皇宫贵族:

秦朝使用壁炉和火墙,多为土制。

汉代使用炉灶,称为“温室”或者“椒房”。

普通人家:

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加上一个箱形秀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掉进别的东西。


到了唐代,人们又用铜制成手炉。手炉呈椭圆形,里边放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面暖手。

宋代还有暖足瓶,俗称汤婆子,里边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类似于我们今天用的暖水袋。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明清时取暖用的设备多了起来,如,暖炕、熏炉、手炉等,其中,手炉在很多古装剧中都有出现,是帝后妃嫔几案上常备之物,多圆形或椭圆形,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用不同的工艺制作和装饰。内胆一般为铜制,架于外壳的口沿之上,以备燃炭。热量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进行传导,使外壳既温暖又不烫手。


彦姊情感观


冬天最考验人的就是严寒,因此古人过冬要有冬衣、买木炭等取暖之物。木炭是将树木放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制成的,以断面有光,声音清脆如同金属,烧时无烟为佳。

《唐会要》中记载,天宝年间:“侍御史杨钊,充木炭使”。可见木柴木炭在古代是过冬的大宗用品。清代陈梦雷所著《官常典太常寺部》中则有工部支取木炭木柴的记载,木柴、木炭动辄以千百斤计数。手炉、脚炉等取暖用品对于炭的要求则更高,《清稗类钞》记载,京城西山窑产的银骨炭无烟而不易熄灭,是皇家御用之炭。

冬衣也是冬天必备的物品,官员、兵丁往往会有朝廷统一发放冬衣,不仅是自己用,家人也能受益。比如《大明会典》中就记载有赏赐布匹、棉花给调边守备兵丁的家小,守边正军的布、棉则单独发放。草原民族则过冬用品又有不同。《岭北纪行足本校注》记载,牧民搬家时会带着毳幅毡车,毳幅是木结构的,覆以羊毛毡的蒙古包,夏天一层毛毡就够,冬天则要加上两层保暖。

除了保暖问题,冬天食物缺乏,腌菜就是解决方式之一。清代就已经有腌制大白菜的风俗。《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霜降后腌菜,除瓜茄、芹芥、萝卜、擘蓝、箭干白、春不老之外,有白菘菜者,名黄芽菜,乃都门之极品,鲜美不减富阳冬笋。又出安肃者,每棵种至数十斤,为安肃黄芽菜,更佳。”《岁华忆语》则有南方金陵人家在小雪前腌菜的习俗,据说味道脆美绝伦,“唐人小说谓金陵士大夫家嚼齑菜,响动十里人”。(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太常吸猫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古人也是人,其实现代人怎么过冬,古人也就怎么过冬,需要解决的问题无非是取暖和食物生计两个问题。


第一,取暖问题。现代人可以用空调、电炉子、暖气、木炭火炉等各种方式来取暖,看看农村是怎么取暖的,我知道的南方大部分人都还是用烧火烤火的火炉来取暖。其实在没有电的古代,古人也是用火炭取暖的。还记不记得卖炭翁的故事?现在人还可以通过迁移的方式来取暖,比如东北人跑到海南去过冬,这也是过冬的一种方式。天气冷了,多穿点儿衣服!这难道不是以一种取暖的方式呢?

(貂皮大衣过冬!网图侵删)


第二,食物生计问题。古代的人特别注意贮备粮食过冬,尤其是北方的人群。冬天的蔬菜没有生长,古人为了解决冬季的吃饭问题,发明了各种储存粮食和蔬菜的方式,比如腌菜、榨菜、晒香肠、腊肉等等,稻谷也会被很好地储存在干燥粮仓中,以备随时取用。

(过冬的食物,网图侵删)


解决了生存问题和吃饭问题,过冬就很容易了!


别人家的博士


在科技较为发达的现在,人们在冬天都喜欢窝在家里开着空调或者暖气。即使要出去也是全副武装,最起码要穿件厚厚的羽绒服。

古代的冬天可要比现在的冬天冷多了,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

在古代,过冬是分阶级的。就过冬来讲,和平民相比,皇帝老儿和皇宫里的妃子等等可以说幸福得很了。

皇宫里不缺钱,不缺人,能变着花样地取暖。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壁炉这种东西。古代的这种壁炉比较简单,但是设计的也很巧妙,构造上基本和现在的壁炉没有太大差别。

都是在墙上开出一个洞,用来燃烧木材来获得热量,另外挖出一条排气管道通往房间外排除废气防止窒息。

西汉还出现了“椒房”,据记载,未央宫皇后所居之处,在建造时,墙体里掺入了大量花椒,用来保暖,因此被称作“椒房”,也称“椒室”。

现在一般认为之所以用花椒来掺入墙体是因为花椒是“纯阳之物”,“性温热”,而这些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


随着不断的发展,后来慢慢地还出现了类似于现在暖气地暖一样的设施。清朝时,紫禁城的墙壁就是中空的,墙下有火道,屋檐外设置炭口,烧火来加热墙壁内的空气。

空气有很好的隔热作用,所以中空的墙壁本来就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更不必说再将这些空气加热了。小些的家伙什就更不必说了,炭炉手炉脚炉等熏炉更是间间房都备着。

这些熏炉都是上等工匠精心制作,烧的也是上好的檀香。皇帝老儿能那么享受,他手下那帮达官贵人也没差哪去。

封建时期的地主阶级不能像皇帝那样大兴土木,建造非常保暖的居室。就拿“椒房”举例子,别说古代,即使是生产力极度发展的现代,造一间房子掺上个几百斤花椒谁也扛不住啊,这玩意也就皇帝老儿享受得起。

所以古代的大官、地主们大多从小器物上下功夫。有钱有下人,最起码的暖炉、炭火甚至是火炕还是可以保证的,晚上也能盖的上上好的缎面棉被。


《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进贾府时有这么一句话“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从中可以看出大户人家冬天不至于太舒服,但是最起码冻不死。

至于出门,古时候有钱人最起码也是披毛穿貂,到现在应该还有很多人记得老版《红楼梦》电视剧中有贾母带着一群小姐丫鬟穿着貂皮大衣站在雪地中的样子。

俗话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冬天对于贫苦老百姓来说还是很难熬的。稍微强一点的人家还能穿得上棉衣,平时捡点柴火在家里烧个火炉火盆之类的取个暖。

特别贫苦的人家甚至连火也烧不起。很多人都要穿着麻布单衣撑过整个冬天。他们晚上盖的被子也是破棉絮,很多都是千疮百孔。

炕对于北方偏冷地区的人们来说就是御寒神器,但是可能对很多平民来说“三亩田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真的只是一种奢望罢了,毕竟地,牛、老婆和孩子就算是家家都有,炕也不一定家家都有。


贫苦人家的悲惨境地和富贵人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而言之,古代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的生产力,人们也没有像现在一样好的生活条件。

但是古代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最后迎来温暖的春天。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和地主阶级永远占有着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这使得平民百姓期望的美好生活遥遥无期。

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和这个美好的国家。


史之策


在生产力和技术非常落后的古代,严寒的冬天可以说是对人类生存最为严峻的考验。但古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也想出了不少应对办法,也有很多聪明才智,关于古人在冬天的取暖方式,我试着从基本生活的衣、食、住、行几个方面介绍一下:

一、衣。

由于棉花种植自从明代以后才较为广泛普及,所以之前,蚕丝丝绵和麻料一起混合成的纤维所做成的袍子是百姓主要的御寒衣物,但一件冬季棉袍也是昂贵的物事,所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就是战友情谊的写照。

而达官贵人们御寒的衣物主要是动物皮毛,其中狐裘、貂裘、貉裘最为名贵,又轻薄又保暖美观,而羊皮裘则便宜得多,多为北方游牧民族和戍边将士所穿的日常防寒保暖的衣着。

二、食。

入冬之后,万物凋敝,可吃的东西比平日里大大减少。古代过冬缺乏新鲜蔬菜,古人很早就开始制作腌制蔬菜。先秦的周王室甚至有专门从事腌制食品的女奴和宦官。

作为冬季吃货们的最爱,上层人士和宫廷之中更少不了火锅。清代宫女回忆吃火锅时说到,“从十月十五起,每顿饭添锅子,有什锦锅、涮羊肉,东北的习惯爱吃酸菜、血肠、白肉、白片鸡、切肚混在一起。我们吃这种锅子的时候多。”

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是超级“火锅控”,一年吃火锅竟达200多次,入冬之后,更是顿顿离不开火锅。

三、住。

我国是最早用煤炭生活取暖的国家。春秋时期,位于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宫廷中就使用做工精巧的铜炭篓,上下分为三段,有镂空的龙纹,木炭在篓内燃烧后能将热量源源不断的散发出去。

秦汉时代宫廷中出现了所谓“温调房”,以壁炉燃烧木炭后,排出浓烟,同时又建造有火墙,使热量在房间内保持住,再配上帷幔和地毯,使得室内温暖如春。

而到了明清时代,故宫这座庞大的皇家宫殿拥有当时最为先进,最为奢华的中央供热系统——火道。紫禁城近万间房屋却一个烟囱也没有,烧炭产生热能都由“中央供暖中心”,也就是“火膛”产生,无数小太监在地下深达1米的坑洞里烧火,热浪就沿着四通八达的火道送到每一间屋子和房间的炕床之下。明清历史中经常说到的“暖阁”也是这样来的,真可谓是穷极人力物力,极尽奢华。

而北方民间百姓所用的土炕,基本原理与此类似,只不过是通过灶台加热炕头的取暖技术,也反映古代中国人的智慧。

 四、行。

那么,在户外和行走过程或者旅途中如何过冬保暖呢?

宋代时期,“汤婆子”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冬日的取暖神器。一般是铜或者锡制的椭圆形的瓶子,灌进热水,能持续散发热量。

而明代晚期开始出现的手炉才是贵族和富家女子心爱的掌中之物。它的结构分为外壳和内胆。外壳造型多姿多彩,十分精致,内胆则为铜制,用来燃炭,温暖又不烫手,可以随手提动,十分方便。

总之,古代人们过冬也有很多的智慧,不过依然是,富贵阶层自有享受生活的很多方式,平民百姓还得苦熬寒冬。





北溟四海


我们现代人过冬,有空调,有暖气,有电热毯,还有我们一直畏之如虎但在冬天又能多少享受一丢丢福利的“厄尔尼诺现象”。

而我们的古人,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对于古人而言,冬天往往是一年里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光,是已宋代的诗人虞俦才在冬至这天有“向来水旱民何罪,此去流移天盍怜。逗晓阳乌升若木,摧颓病鹤亦蹁躚。”这种悲怆苦闷的情感。

宋人尚且如此,清朝的人们的感受,无疑会更为强烈。

因为,他们恰好赶上了气候史上臭名昭著的小冰河期。这段有人类记载以来地球上最冷的时间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

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种宫廷剧的主角:清代康雍乾时期的后宫娘娘、小主们,就恰恰赶上了小冰河期最冷的那些岁月。

娘娘和小主们在后宫里,怎么过冬呢?

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宫廷管理制度最为严格,等级最为鲜明的时代,宫廷之中,大到朝服的规格,小到太监宫女的粮饷制度都有严格的分供,不同等级的后宫妃嫔,在吃穿用度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而这些差异对她们寒冬岁月里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首先,是俸禄,也就是薪水上的差异,看过《甄嬛传》、《宫锁心玉》的朋友们都知道,后宫是一个看脸看钱的地方,俸禄高的娘娘和小主,无论太监、宫女还是御医,都会给很好的脸色,反之,就只能屈尊下去,体会一下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感觉了。

清代后宫里嫔妃的俸禄本来就不太高:皇太后年列20两黄金,2000两白银;皇后1000白银,依次递减,到了后妃中等级最低的官女子和答应的品级,年薪只有可怜巴巴的50两白银。

50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呢,《红楼梦》刘姥姥帮贾府算过一次账,贾府一次聚会吃螃蟹的钱就得花二十多两银子,够庄稼人过一年了!

后宫中有那么多关系需要上下打点,50两银子基本上是办不成什么事儿的。

其次,看身边伺候的宫女的数量。

皇后身边有使唤宫女10人,皇贵妃、贵妃身边有使唤宫女8人,依次递减,到了答应的品级身边只有使唤宫女1人。

过冬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在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古代,答案毫无疑问是炭火和衣服。

在清代,不同等级的后妃每天得到的炭火数量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皇后每日可以得到红箩炭夏10斤、冬20斤,黑炭夏30斤、冬60斤。

皇贵妃和贵妃每日可以得到的红箩炭和黑炭的数量相当。

越低等级分配到的炭不但数量越来越少,而且质量也会下降。有些等级的妃子甚至没资格使用质量较好的红箩炭,只能使用黑炭了。

到了答应的等级,每天只能得到可怜巴巴的黑炭夏5斤、冬10斤。

而且,不同等级的人因为能分到的炭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烧炭取暖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像皇后、皇贵妃和贵妃等级的主子,他们的宫殿下面修建了一些地道,而这些地道专门是用来取暖的火道,宫里的人只需要在这些地道当中点燃炭火就行了。然后热空气就会流通到紫禁城的各个地方。

而如果您一直混在答应常在这种级别的位置上的话,就只能像我们部分农村地区现如今还在做的的那样,在屋子里放个炭盆,艰苦度日了。

没有足够多的炭火也就罢了,做衣服用的布料,特别是冬天做衣服必须的棉花,不同等级的主子能够分到的数量和种类,差距也同样大的离谱。

皇后、皇贵妃等级的高级后宫女主,可以分到各种森罗棋布、质量上乘的布料,比如蟒缎,补缎,织金,妆缎,倭缎,闪缎,金字缎,云缎,衣素缎,蓝素缎,帽缎,杨缎,宫绸,潞绸,纱,里纱,绫,纺丝,杭细,绵绸,高丽布,三线布,毛青布,粗布,金线等等。

而她们冬天会分到的可以用于做御寒衣物的衣料种类也很丰富,有绒,棉线,木棉,以及名贵的里貂皮,乌拉貂皮等等。

而到了最末等级的答应就十分寒酸了,他们能够分到的衣料只有云缎,衣素缎,彭缎,宫绸,潞绸,纱,绫,纺丝。冬衣的衣料只有三斤木棉。

三斤木棉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你一直混在答应这个层级上,一年只能做一件新的冬服,平时可能就只能捡着旧衣物来穿。

这样一来,在寒冷的冬天里,一些小主只能穿着单衣,守着炭盆,靠情怀过冬了。

臣妾做不到啊!

这就是清代后宫鲜明的等级差异,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些后宫女子豁出性命去争宠爱,争晋级了,混的太差冬天都没法过啊!


煮酒君


古代贫民过冬,烧煤的甚少,基本都烧柴,所以有打柴的,担到集市上售卖!


和先生23


古代的人,跟现在的没啥区别吧。现在人冷了,知道该开空调,供暖气。古代肯定有取暖方式啊。我能想到的,他们肯定有土炕。会烧炕。屋里也会有火盆,火炉。至于烧的是什么?无非是砍的柴,或者是煤(煤在汉代就有了,有些朝代称之为石碳)还有就是买的木炭。大概就是这些吧。现代的这样,除了科技取暖,大部分都是从古代发展过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