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感觉年味变淡了,是什么原因,是阳历年的作用力大?还是现在的人的价值观变了?

1西楚霸王


临近春节,总能听到很多人说这节是越过越没意思,年味越来越淡,没有小时候年味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小编作为一个80后尾巴上的人,小时候过春节,小朋友的爸爸都会做一个手工简易小灯笼玩,大家聚在一起比比谁的最好看。晚上时候三五成群的小伙伴挨家挨户的找平日里最好的朋友出来,一起去商店买好吃的,放烟花,做游戏等等等等,好玩的太多了。快到8点钟了就赶紧回家,等着看春晚直播,小时候的春晚是真好看啊,也是过年里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忙着包饺子,洗菜做饭,边津津有味聚精会神的看春晚节目。一家人那叫一个乐呵!而现在呢?其实现在看来那时候的春晚绝没现在做的精致,可那会的春晚却总是好评如潮,正月里聚在一起还会讨论谁的小品有意思,谁的歌唱得好。可如今,春晚花费再多心思,请多大的腕来,多好的导演策划安排,也是毁誉参半。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娱乐节目太少,人们的可选择性几本没有,所以春晚这道大菜才如此受追捧。


而如今,平日里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充斥荧屏数不胜数,歌曲段子都听腻了,讲腻了,没有新意可言,人们的口味也变得越来越刁钻,可选择性也极大,所以春晚的吸引力就越来越小。

以前春节是一个一家团圆的节日,那时候交通不发达,联系方式只有书信捎口信,电话在那会还是个稀罕物,一个村里有一两家有个电话都了不起的。在较远地方工作的人甚至只能在春节才能放假回家。而现在随着手机电脑,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打电话,发语音,开视频,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对方的消息,听到对方的声音,春节团圆也就失去了部分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条件与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与以前那种只能在春节吃饱吃好的状况相比,几乎可以说天天在过年,那春节的吸引力就又少了很多。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那时候的人们基本处于温饱阶段,现今人们基本处于小康阶段,富裕阶段,春节那种解决温饱阶段问题的特性对当今社会已不存在吸引力。而因为时代发展引起的问题则会在春节放大。社会发展飞快,某些行业在春节尤为繁忙,甚至无年假。在快节奏生活中,每个人都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干工作外别的事,造成极大的压力,一旦到节假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旅游购物使自己得到放松,那么春节自然而然成为旅行者和购物者的狂欢节。

红包是春节的一项传统,具有镇压邪祟,让晚辈平安度过一年的寓意,如今却逐渐成为一种经济负担。曾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晒自己一个红包就有好几万,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极其羡慕的,而对大人来说只能苦涩一笑了。每个人都在说年味淡了,仔细说了年味是什么呢?一家人围坐一团热闹的氛围?穿新衣吃年饭的喜悦?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每代人都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春节对我们的含义也在变化,那么相对的年味是不是也在变化,我们总不能那以前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春节,那样年味永远在变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